《人再囧途之泰囧》告訴我們, 只有接地氣才是喜劇的制勝法寶!

當影院里不斷綻放出幾個小孩的天真但尖銳的笑聲時,我由衷的羨慕那些孩子,在人生中最天真的年紀,能看到讓自己放聲大笑的電影,是某種教育環境下異常寶貴的幸福。儘管和我們大多數人的童年相比,他們錯過了周星馳和成龍用無厘頭和功夫喜劇帶來的歡樂,卻在不同的時代,收穫了不同的快樂,當然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為此,還得感謝徐錚,即便《春光燦爛豬八戒》沒能為多數零零後製造歡樂記憶,也能用《人在囧途之泰囧》為他們的童年烙下笑得噴出爆米花的歡樂記憶,這是一個創作者最大的榮耀,比多少億票房都更具價值。

網絡上早已形成了一種近乎癲狂的亢奮狀態,甚至有人以每天統計最新票房數據為其一天的主要追求,而多數人,都在為《泰囧》黑得不行的黑馬成績而亢奮不已,彷彿那是屬於自己的黑馬,跑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神奇天地。這當然不難理解,作為一部近乎「草根」的電影,能夠在短時間內斬獲如此令人掉口水的成績,當然能激起一陣又一陣洶湧的激情。屌絲的逆襲從來都會是最能激蕩人們亢奮的勵志波濤,像林書豪捲起的林風暴一樣,《泰囧》的超級大逆襲,捲起的,何止是一陣風暴,那已然是一河勢頭兇猛的洪水波濤,將國產片的神話記錄越沖越高。

有人在網上徵求「《泰囧》成功的原因分析」,儘管看起來挺滑稽,卻從另一面反映了這部電影的兇猛勢頭。當一群看起來很理智的人因為某個人某個事或某個東西而變得瘋狂或者變得愚蠢的時候,就足以說明這個人或事或東西已經具備了非常了不起的影響力。《泰囧》的成功,製造了一種瘋狂,也映射了不少愚蠢,但無論怎樣,一個很鮮明的結論應該被得出,那就是它確實成功了。至少在票房上看,是那麼回事。

那麼究竟是怎樣的因素,促成了《泰囧》的成功?作為一個有自知之明的屌絲,萬不敢貿然去分析總結,只能從個人角度去表達一些個人觀點,正確與否,自有判斷。從電影本身的意義上來講,《泰囧》並不具備十分優秀的條件,而在電影製作水準來看,它也不具備多麼突出的亮點。但電影的有意思之處就在於,在優秀的定義上,沒有死板的標準來約束,有時候,只要這部電影能給觀者帶來某種最直觀的感受,它就是一部不錯的電影了。而在貢獻這種直觀感受方面,笑和哭往往是最重要的表現。《泰囧》作為一部喜劇,它讓觀看它的人們笑了,體驗到了最直觀的感受,於是,它成了。世界看起來是那麼複雜,有時候又是那麼簡單,而《泰囧》在奉獻這種簡單的過程中,讓它最終脫穎而出的不是范冰冰女神一般的魅力,而是它貫穿始終的接地氣。

關於喜劇的這種接地氣所帶來的巨大影響,我情不自禁的聯想到《宿醉》,同樣製造了不少票房神話的美國喜劇。有人甚至將《泰囧》套上了「中國版《宿醉》」的稱號,這不能說完全不對,但顯然完全不同。《宿醉》和《泰囧》兩者最大的共同,在於其接地氣,而最大的不同,也在於其接地氣,前者接的是美國地氣,後者接的是中國地氣,兩者文化上存在的差異,使得笑果也不同。但是不容否認的是,《泰囧》的成功,顯然要歸功於創作者樸實而認真的創作理念,正是這種創作理念所帶來的接地氣,讓這部賀歲喜劇能夠輕易的走進觀者的心,並讓他們樂不可支。

《泰囧》中的每一處喜劇橋段,每一句台詞,每一個動作,都能夠在生活中某個十分湊巧的情形下發生。不管是關於職場間的滑稽鬥爭,還是關於旅途中的奇妙相遇,還是關於婚姻中的美麗誤會,抑或是關於審美角度上的內外差異,還是關於利益追求過程中的愚蠢,都能夠在我們扎紮實實的生活中接觸到。我所理解的接地氣大概就是這樣,電影是電影,但電影源於生活,並且觀眾能走進電影,電影能走進生活,人們看電影像在看生活,看生活像在看電影,兩者有差異,但兩者能接通。這樣的電影,是生活的一部分,因此變得親切,變得熟悉,於是,每一處明知是編造出來的喜劇橋段,都能帶來最會心且爽朗的一笑,因為,生活可不就是這樣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