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上演「大電影」, 《少年的你》呼籲拒絕屏攝

10月28日,《少年的你》官博呼籲觀眾拒絕屏攝。「留住美好,不需要舉起手機對準銀幕。和身邊的人,在黑暗中達成默契。不錄不拍,一起守護電影《少年的你》。」

雖然有網友質疑《少年的你》在原著小說有融梗抄襲嫌疑的前提下,呼喚觀眾保護版權,拒絕屏攝,屬於雙標行為。但針對「屏攝」行為來看,《少年的你》這一呼籲理應得到尊重。

業內人士發聲,觀眾始終「任性」

據公開資料顯示,電影屏攝,是指一種包括錄像、錄音、拍屏在內的影院盜攝行為。通常,影院紙質電影票背面的「觀影須知」中,都會明確印有「影廳內禁止攝影」的圖標提示,而這一點卻往往被大多數觀眾忽視。

拿相機錄製視頻,用手機拍照並分享至微博、朋友圈,在各類社交平台上隨意傳播,這種現象屢見不鮮。

4月份,《復聯4》選擇在內地全球首映,然而零點場便出現手機屏攝現象,或片段或全片在微博、微信、貼吧等平台大肆傳播。漫威肯定沒想到,比起他們三令五申的不要劇透,更難管制的是屏攝。

10月13日,第三屆平遙國際電影展上,恐怖電影《犬鳴村》在放映時遭遇屏攝。有觀眾在觀影后興奮地向本片導演清水崇(恐怖片大師,曾執導電影《咒怨》)展示手機錄下的片段,說:「我很喜歡這個電影!」對此,清水崇表示,「如果你帶視頻回家,今晚,也許就會帶你去《犬鳴村》。」

隨後,影展創始人賈樟柯公開呼籲:「希望大家不要對着電影屏幕拍攝,電影工作者與製片公司的勞動需要得到尊重,謝謝大家理解。」此外,影展還發佈了《關於杜絕屏攝與盜版行為的聲明》,「屏攝」再次成為熱議話題。

然而不到半個月,《少年的你》上映後,屏攝行為不僅沒有得到控制反而愈發猖狂。朋友圈成了「屏攝大賽」現場,電影截圖輪番上場,影院內閃光燈不斷,嚴重影響到觀眾觀影心情。

一半是喜愛,一半是利益

曾經有媒體針對屏攝進行過調查,摸底普通觀眾對於此類行為的態度。68.7%的受調查者認為屏攝屬於侵權,不應該做;有22.8%受調查者認為屏攝會影響他們觀影,不應該做;但是,也有8.6%的受調查者認為,屏攝不是盜錄販賣,觀眾可以屏攝。

這8.6%接受屏攝的觀眾,基本出於三種心態。其一,自己進電影院是花錢買票的,就有拍攝的自由;其二,完成屏攝後在公眾平台晒圖,既是資本式的炫耀打卡,也是自我審美和態度的表達;其三,粉絲式觀影,對於自己的愛豆或者喜歡的電影,觀影就和看演唱會一樣,要用拍拍拍表達喜愛之情。

第一種是對於屏攝行為認知的不全面,後兩種則是內心表現慾望的外化,將屏攝得來的照片與視頻發佈出來,就能證明自己的情感,完成自我滿足。但不論是哪一種,認為屏攝不是盜錄販賣,沒有利益賺取,所以可以屏攝,都是不正確的。

在影院內,「拍屏」與「錄屏」同樣屬於盜攝,而盜攝造成的資源傳播,不僅是對於影視作品版權的侵犯,更是對於整個中國電影市場的隱患。

今年春節檔,以《流浪地球》《飛馳人生》《瘋狂的外星人》和《新喜劇之王》為首的影片上映不到2日就流出了帶着院線貼片廣告的高清資源;國慶檔的《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和《攀登者》同樣在上映不到3天後,就有盜攝資源流出。

一位從事影院工作多年的資深人士表示:「國外影片只要不是同步上映的,幾乎都有盜版鏈接,這些鏈接多半出自國外;國產影片幾乎沒有盜版,如果有都是上映之後被一些人偷拍的。」

這樣的偷拍屏攝,就是基於個人利益,侵犯影視版權,擾亂市場秩序。

既是公德的缺失,也有違法傾向

屏攝屢禁不止,更多是因為「反屏攝」沒能深入人心,大眾始終認為屏攝只是一種不文明的現象,偶爾犯之,無傷大雅。

今年7月份,演員鄭愷在微博發佈了一條觀看在映電影《獅子王》的感想,配圖包含兩張電影屏攝圖,引髮網友指責。而更尷尬的是,他曾拍攝過「反盜攝」的公益廣告,在宣傳片中親口說過「在影廳內拍照、錄像、錄音都是不允許的。」此番自我打臉,堪稱不良示範的典型。

同樣是演員的盛一倫,在觀看完《無問西東》後,也發佈過一條有屏攝照片的微博。

而兩年前,內地某家影視媒體的記者在香港國際電影節觀看《法國光影百年史》時,多次拿出手機屏攝,工作人員在勸阻無效後只能強行拿過他的手機刪除照片,引發衝突。雖然這位記者聲辯自己是為了記住銀幕上的人名才拍照,仍無法擺脫屏攝事實。

業內從業者尚且如此,恰好從側面說明,大眾對於屏攝認知的不全面,或者說屏攝危害的宣傳並沒有深入人心。

但事實上,在許多國家和地區,「屏攝」是真實受到法律約束的。據悉,香港影院內就嚴禁在放映室拍攝及錄影,否則有可能被罰款和監禁,即使以「學習」的名義也不可以。

內地早在兩年前也有過相關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的第三章第三十一條規定:「未經權利人許可,任何人不得對正在放映的電影進行錄音錄像。發現進行錄音錄像的,電影院工作人員有權予以制止,並要求其刪除;對拒不聽從的,有權要求其離場」。

屏攝看似只是一個無心之舉,卻影響甚遠。往小了說,影響到了其他觀眾的觀影環境,往大了說是對作品版權的侵犯,更甚者是對整個電影市場的擾亂。大眾應該重新認識並重視屏攝的重要性,並主動拒絕屏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