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美機對中國偵察數量急劇下降!但絕非力不從心


在2022年接近年底之際,經過南海戰略態勢感知統計今年1月至11月可知,美國向南海及我國周邊共派出了589次執行抵近偵察的軍機。美軍主要使用RC-135系列偵察機、E-8C空地監視機、P-8A、P-3C反潛巡邏機、EP-3E電子偵察機、RQ-4B、MQ-4C無人偵察機等機型對我國執行各種偵查任務。當然,雖然12月的統計信息還沒有得出,但如果參考去年同期47架次的數量,2022年全年也不到650次。而這個數字相較2011年全年約1200次對我近距離間諜飛行數量而言,幾乎腰斬了一半。這是否意味着美軍在2022年開始改邪歸正,從而降低對我們的挑釁力度了呢?

2022年12月28日美軍又派RC-135S在我國東海偵查

其實美軍對我國周邊和南海地區進行這種抵近的間諜飛行,一直都在進行。只不過以前我們國力和軍事實力都不強大的時候,美軍對我們也不太感興趣,因此數量也不多。而這些年隨着我國國力強盛、軍事實力有了長足發展,並且我們的軍事交流也更多的走向了世界。所以美國認為這是對其世界領袖地位的挑戰,因此逐漸加大了對我們情報收集的力度。而派出軍機、軍艦在我國周邊進行近距離偵查的手段,也是對美國軍事衛星偵查手段的一種有力補充。這是因為軍機、軍艦擁有部署靈活、及時的特點,而且在目標區域執行偵查的持續性好過衛星太多。所以,這種抵近目標國家的間諜行為,就成了美軍獲得情報的重要來源之一。

而各種偵察機又相較軍艦更為便利,所以美軍各軍種就大量採用各型偵察機對我們進行這種高頻次偵查活動。這些機型大多是從我國周邊的美軍基地起飛的,比如日本三澤基地、橫田基地沖繩嘉手納基地韓國烏山基地、關島安德森基地、菲律賓克拉克基地等。而日本的幾個基地和美軍關島基地是美軍主要偵察機來源地,從日本沖繩起飛可赴東海台海活動,或者經巴士海峽進入南海實施偵察;長航時無人機從關島安德森基地起飛,可對我國東海和南海方向實施偵察。韓國烏山基地的偵察機也對我們威脅較大,因為從這裡起飛的可就近監控俄遠東和我黃渤海地區。

在美軍使用的多種收集我國各種情報的偵察機中,出動頻率最高的大概是RC-135系列和P-8A。RC-135系列偵察機其通信偵察系統在1萬米高度可偵測到600至800公里外的音頻、電報等通信信號。如果RC-135在距我國領海基線100公里的陣位活動,其偵察能力可達500公里以上的縱深,足夠將沿海重要目標盡收眼底。而作為美軍新一代海上巡邏機的P-8A,則憑藉安裝的多種機載探測設備,不但執行任務面廣,還擁有很突出的性能優勢。不但能對我潛艇進行偵查,還具備對內陸目標和島礁進行光學和雷達成像,以及收集各種電磁信號的能力。當然,必要時還能對潛艇發起攻潛作戰。美軍這兩年還為擴大P-8A的任務領域和偵查範圍,還將其與MQ-4C「人魚海神」高空無人機偵察機通過數據鏈相連通,使得P-8A能獲取到遠離自身偵查範圍的情報資料。

當然,美軍在這兩種主力偵察機外,還出動了電子戰機、預警機、電子偵察機、無人機等多種機型,它們各有所長,美軍可將獲取到的情報資料進行匯聚分析,從而對我們的軍事動向掌握的更清晰。其中美軍RC-135系列中的電子偵察機和EP-3「白羊座」主要被用來收集通訊與雷達信號,它們依靠平時在我國周邊大量飛行收集的情報,可以增大其破譯幾率和速度,並且掌握我們雷達網的分佈與性能,為作戰時向我們發起電磁壓製作戰提供強力支持。雖然美軍預警機在作戰時都是待在後方指揮作戰的,但現在卻可以儘可能向我們靠近,利用其他機型觸發我們的警戒網,從而可以分析我們戰鬥機為應對特別空情所展現出來的反應速度、戰鬥機到達方向、訓練強度等關鍵信息,這也可以作為美軍制定進攻戰術時的有力參考。

美軍偵察機因援助烏克蘭而減少了對我國的偵查力度

雖然美軍今年向我國周邊和南海地區派出的偵察機數量相比去年數量縮減較大,但我們也能看到其主要偵察機的出動架次和數量卻並未減少,特別是P-8A今年從11月20日到12月7日這短短半個多月,就在我們周邊出現了15次之多。而造成美軍已經「改邪歸正」錯覺的原因,主要就是俄烏衝突導致美軍將大量偵查力量都轉向了烏克蘭周邊,北約各國雖然沒有直接參戰,但通過援助武器和提供龐大實時情報的方法,愣是把幾乎被打殘廢的烏軍從崩潰邊緣拉了回來。由此可見,豐富、準確、實時的情報信息,對現代化戰爭的走向是具有決定性作用的。

因此,我們不但要在新的2023年里對美軍抵近偵察行動進行驅離和干擾,還要根據我們的能力對其進行對等「反偵察」,對其行動進行牽制。畢竟,寇可往,我復亦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