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星
導讀
「禮讚新時代、奮進新征程」——迎接黨的二十大優秀電視劇展播活動重點劇目《我們這十年》11月3日首播收官。播出後,社會反響強烈。《我們這十年》由11個單元組成,通過挖掘「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的好故事,全面呈現新時代十年間中國社會的變化與發展成果,描繪出人民群眾提升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美好畫卷。
電視劇《我們這十年》是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指導、華策集團出品的獻禮作品。該劇以單元劇為架構,由《唐宮夜宴》《熱愛》《前海》《一日三餐》《心之所向》《理想生活》《沙漠之光》《西鄉明月》《礪劍》《未來已來》《堅持》等11個單元組成,播出後獲得較好的社會反響和觀眾口碑。
一、主題立意注重「上接天線」
一是注重「上接天線」,全面精準闡釋治國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戰略。從主題內核來看,《我們這十年》是在深入把握新時代十年來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戰略的基礎上,圍繞全面從嚴治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全面依法治國、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國防和軍隊建設、維護民族團結、外交工作等方面的偉大成就來「找准選題」,並從數百個選題創意中層層篩選、整合提煉,最終通過11個單元、44集體量的故事情節,以藝術的形式生動再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實踐成果。
據了解,該劇主創團隊在項目伊始便系統學習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相關重要報告和理論文獻,畫出思維導圖進行分析,並經過反覆論證與策劃,將政策文件轉化為視聽語言,形成選題和原創故事。正如總製片人傅斌星表示,「做新時代的獻禮項目,既要吃透理論和政策,又要堅持原創故事。只有創作者走入田間地頭、車間班組,寫出來的故事才有廣度,人物才有深度」。
二是注重單元劇的內外聯動。單元內聚焦「變化」,單元之間體現主題立意的「強關聯」。從單元劇創作規律來看,《我們這十年》每個單元僅4集,單元內主要呈現2012-2022年新時代我國各行業各領域的變化、發展與創新,故事呈現出短小精悍、劇情電影化的特徵。此外,單元之間各個故事雖然獨立性強,但其內核存在着強關聯性,即以人民視角為切入點,共同構建出平凡普通人在新時代不斷提升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璀璨歷程與奮鬥群像。
三是從真實出發,遵循現實主義創作理念和手法。《我們這十年》各單元的故事大多取材自真實人物、真實事件或真實原型,並充分提煉出典型人物、典型案例的精神內涵,將生活真實升華為戲劇真實,將故事視角、矛盾衝突、敘事線索等融入到現實主義創作當中,真正體現出「只有把美的價值注入美的藝術之中,作品才有靈魂」這一重要論述。如《一日三餐》單元在創作時,大膽揚棄最初構思的領導幹部回鄉後感受到八項規定實施帶來巨大變化的故事,轉而以腸粉店為主要場景,巧妙挖掘出切入點,將這一原本政治性較強的題材融入到觀眾日常,獲得大量好評。
二、故事情節高度濃縮,人物塑造「接地氣」
一是用切片式創作高度濃縮海量素材,形成典型化故事。新時代十年來的創作素材眾多、題材類別豐富,體量承載量較小的單元劇需要對海量的採訪人物、事件素材等做減法。《我們這十年》以行業領域為抓手構建故事情節,並通過切片式創作高度濃縮故事線,深入挖掘具備強烈戲劇衝突、主要人物弧光迅速拉滿、立體化群像描寫的內容情節。如最受觀眾認可的《熱愛》單元中,主角張雷為了編製赴新疆執教,故事線正是人物在執教新疆足球隊過程中從困惑、矛盾到堅定的轉變歷程,故事清晰明了、乾淨利落,戲劇衝突極強。《沙漠之光》單元通過中國工程師和埃及留守少年哈桑的雙視角,呈現出中國光伏電站建設的重要意義和對當地的變化,讓人類命運公共體這一內涵得以呈現。
二是敘事方式簡潔明快,起承轉合與過渡自然流暢。《我們這十年》中絕大多數單元都是由多線索、多視角或場景化來推動,故事情節呈現出簡潔明快、自然流暢之感。多線索敘事包括《熱愛》《前海》《一日三餐》《心之所向》《未來已來》等,多視角包括《沙漠之光》《西鄉明月》等,場景化包括《唐宮夜宴》《一日三餐》《理想生活》《堅持》等單元,這種敘事方式能夠在短時間內展開衝突、豐富細節,讓觀眾大呼過癮。如《一日三餐》中蔡五味和蔡雲父女在餐館經營理念的差異為主線,餐館所呈現出「八項規定」前後巨變為支線,共同體現全面從嚴治黨這一宏大主旨,「既看到了廣東傳統美食腸粉,又見證了八項規定『管住嘴』的全過程」,網友表示。
三是人物塑造「接地氣」。這部劇在人物塑造方面可圈可點,絕大多數人物「有血有肉」,彷彿來自於日常生活中。一方面,主要人物均為平凡普通個體,包括社區書記、警察、教師、科研工作者、創業者、舞蹈演員等,另一方面,劇中構建的人物關係都是由親緣關係和社會關係共同交織而成,故事發展中主要人物也面臨著普通人常遭遇的迷茫、挫折、掙扎或困境,體現出人物塑造的立體性和多樣性。如《熱愛》單元中張雷到校時由於坐車太久下車時差點摔倒,半夜蚊子和大風齊轟炸等細節;《唐宮夜宴》中的「唐宮小姐姐」鏡頭裡一閃而過舞鞋破洞的畫面;《理想生活》中在城市打工的李心遙從不願回鄉的「無奈」到主動投身智慧農業,等等。這種來源於普通人的共情感與共鳴感,突破以往觀眾觀看主題劇時的「他視」,而是充分代入自身,潛移默化中引領着社會輿論和正確價值觀。
三、傳播的廣度:由劇情延伸熱點話題,凝聚社會共識
一是由人物、劇情或場景、道具等延伸出社會熱點話題,展現細分垂直領域的變遷。媒體深度融合背景下,情節內容引發熱點話題是電視劇獲得觀眾認可的標誌之一,《我們這十年》自開播以來就獲得廣泛討論,許多單元均引發社交平台討論與網友熱議,獲得各類媒體的深度採訪與幕後揭秘。開篇《唐宮夜宴》不僅讓鄭州歌舞劇院的真實演員生存情況得到關注,也延伸出職場女性相關話題;「95後」網友在跟老爸共同追《熱愛》單元時,既讓老爸通過鏡頭真正了解工業無人機和植保無人機的區別,又在網上撰文科普無人機在這十年的發展歷程。《心之所向》單元播出後,記者們跟隨着劇中人物方新桅、陳楚江、嚴瑾找到真實原型「農創客」,包括注重機械化種植引進育秧流水線的郎學淵、建立水稻品牌的種糧大戶饒成芳、打造農旅融合綜合農場的葉瑾等。前述案例不勝枚舉。
二是藝術審美水準高。這部劇在各個單元中有意識地進行統籌,將國內外的地理風貌、文化特色等進行呈現,特別是新疆、廣東、浙江,乃至北非等地,讓觀眾感受到各具風情的人文景觀。《熱愛》單元用不到一分鐘的時間,讓觀眾跟隨主人公乘坐的交通工具遊覽新疆,觀賞祖國大好河山的壯美風光;《沙漠之光》細節中,一輛中巴車行駛在埃及鄉村公路上,村民們手提行李和家禽擠在車廂里;《理想生活》在義烏佛堂鎮取景,以彰顯江南水鄉古鎮的風情和「世界小商品之都」的商貿興達。此外,《一日三餐》中反覆出鏡的映山紅隱喻社會風氣的變化;河南博物館中的唐俑成為《唐宮夜宴》舞蹈創新的重要物件前提。
(作者單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 )
監 制:楊明品
輪值主編:李秋紅
後期編輯:姜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