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看到寧王,你就想到了謀反?

作為一部熱播的網劇《虛顏》,憑藉演員的高顏值和燒(GOU)腦(XUE)的劇情,換來好評如潮,裏面的愛恨情仇就不說了,一起來聊聊那位瘋狂的寧王

在影視作品若干條鐵律中有一條,那就是寧王必須黑化,無論哪部作品,只要出現寧王,必是一心謀反的壞王爺。那麼實際情況是這樣的嗎?

中國歷史上很多朝代都有寧王,其中最出名也是最有實力的當屬明朝的四代寧王,所以今天我們要說的,也是大明的幾位寧王。

為什麼叫寧王,這得從朱元璋說起。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把自己的24個子、侄都分封為藩王,其中第十七子朱權就被封到了大寧,大概就在現在的赤峰一帶吧,所以叫寧王,朱權就是初代寧王。

別看這個位置有點偏,但十分重要,直接對着的就是蒙古殘部,所以這裡戰事未停,經過幾年的鍛煉,寧王的軍隊成了精銳之師,其中就包括了著名的朵顏三衛

朱元璋死後,皇位傳給了皇長孫朱允炆,史稱建文帝,這引起了四皇子燕王朱棣的不滿,再加建文帝推行削藩政策,朱棣發起了「靖難之役」。

這時候,握有精銳的朱權就成了朱棣爭取的對象,為了獲得朱權的幫助,朱棣給他開了一個條件,那就是奪得皇位後,兄弟二人劃江而治,平分天下。

有了朱權的幫助,加上建文帝的優柔,四年後,朱棣的軍隊打進南京,建文帝失蹤,朱棣成為了永樂帝。

君無戲言,當時說好的平分天下呢,朱權也不甘心當個寧王啊,於是找他四哥理論,結果朱棣拒絕了,不但如此,還把他從原來的藩地,調整到江西南昌,雖仍為寧王,但已無兵權。

朱權心中不服,但奈何朱棣大強大,所以在他有生之年,沒有也不敢造反,而是一心求道,著有不少道家經典,終日里撫琴、寫曲、品茶,總之一句話,從政治家變成了文學家。

但是寧王的心中,卻埋下了一顆種子,那就是「總有一天,我要拿回我應得的」這樣一份念想,朱權的心魔自有道法壓制,而他的後人就不一樣了。

說是四代寧王,其實有五位,只不過第二位寧王是追封的,因為他死在了朱權的前頭。到了第四代寧王朱宸濠,也就是《唐伯虎點秋香》的那位時,真的起兵了。

起兵之前,他通過賄賂宦官集團,恢復了王府衛兵制,養了一批死士,同時搶田搶錢,被人舉報後,直接起兵造反,但這些人造反實力還差了點,剛剛打出江西,就被大名鼎鼎的王陽明給收拾了,寧王被生擒。

寧王造反的時候,明朝皇帝是正德皇帝,也就是明武宗,之所以帶個武字,是這個皇帝最愛的就是打仗。所以有意思的事情來了,這邊王陽明活捉寧王的奏摺剛送上去,明武宗就自封「奉天征討威武大將軍鎮國公」,南下親征,走到半道上,收到奏摺了,戰鬥結束了,這下明武宗不幹了,甚至想把寧王放了,再打一場的想法。

最後,為了照顧皇帝的特殊嗜好,把寧王去掉枷鎖,放到事先準備好的包圍圈裡,由武宗皇帝親自給他戴上枷鎖,以示皇帝神威。

得,臨死前還被羞辱了一番,再後來寧藩被廢除,自此,世上再無寧王。

寧王后裔一直被安排守陵,到了清朝也一直延續下去,其中倒是出了一位名人,那就是「八大山人」朱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