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菁媽
01
在2015年黃曉明和楊穎大婚的時候,據說是穿着百萬的婚紗,戴着千萬的鑽戒,整個婚禮價值2億,半個娛樂圈都來助陣。這場大婚堪稱經典!
黃曉明在結婚的時候說:「說一萬句我愛你,不如一句我娶你」。
兩人婚後一年多,在2017年1月17日,他們的兒子小海綿出生了。
但是孩子出生之後似乎兩個人的互動就少了很多。
在孩子三歲之後更是經常被傳他們兩個人已經分開了,而到了2022年1月份終於官宣離婚。
很多網友說楊穎在跟黃曉明結婚的時候,壓根沒有什麼名氣,但是藉助跟黃曉明結婚之後的名氣,慢慢地自己出名了,但是黃曉明卻因為各種原因名氣下降,估計是兩個人不匹配了。
兩個人離婚了,但是還有一個共同的孩子小海綿。
雖然父母離婚了,但是小孩們依然得到爸爸和媽媽的愛和溫暖。
02
前幾天有網友拍到黃曉明到幼兒園去接孩子,非常謙遜地和老師說話,壓根就沒有明星的架子。
而國慶假期,更是有網友拍到楊穎帶著兒子小海綿去親子遊樂場,去夾娃娃。
黃曉明和楊穎雖然離婚了,但是對孩子的關心和愛護卻沒有少,兩夫妻都經常會陪伴自己的孩子。我覺得這其實就是離婚家庭教育孩子的典範。
很多夫妻在離婚的時候撕破了臉皮,甚至因為爭搶孩子的撫養權,或者是都不願意撫養孩子,導致離婚之後,孩子只能跟着一方生活,另外一方見面的時間很少,甚至聊天的時間都少。
這其實對於孩子的內心是有傷害的,孩子內心深處對爸爸和媽媽都是有非常濃厚的愛,如果他跟媽媽的話,他會下意識的不在媽媽面前提爸爸,或者是跟爸爸時,不在爸爸面前提媽媽,但孩子內心還是有傷的。
所以夫妻離婚之後,最好的方式就是像黃曉明和楊穎這樣共同的撫養孩子,依然把愛和溫暖給孩子,這樣的離異家庭出來的孩子才能少一些怨氣,少一些心理創傷。
夫妻在離婚之後,教育孩子一定要避開六個誤區,讓娃心理更健康
第一個誤區:詆毀對方
夫妻的離婚大戰,那是打得轟轟烈烈,離婚之後對對方可能會恨之入骨,但是離婚的雙方有再多的怨,再多的恨,也千萬不要牽扯到孩子。
不要在孩子的面前詆毀對方,更加不要把孩子藏起來,不給對方找到。
這樣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導致孩子的心理會扭曲,性格發育也會不完善。
第二個誤區:過度溺愛
同事秦風在上小學的時候,爸爸就和媽媽離婚了,後來爸爸重組了家庭,他主要是跟媽媽一起生活。
而媽媽在離婚之後也沒有打算再婚,而是把所有的精力傾注在秦風身上,媽媽努力地工作培養秦風。
從小媽媽對秦風的要求,那是想盡辦法滿足,自己吃的差穿的差,但是一定要給孩子吃好的,穿的光鮮亮麗。
正是因為這樣的過度溺愛,導致秦風總是理所當然地享受媽媽給自己的東西,上班之後,自己的錢沒到月底就花光,然後還要問媽媽要錢。
後來談了一個女朋友,談戀愛錢不夠了也是問媽媽要。
所以他在我們同事當中就是出名的「啃老族」。
第三個誤區:隔代撫養
很多夫妻離婚之後各自忙於工作,不能親自撫養孩子,就會把孩子送到老人那裡。
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因為很寵愛孩子,反而會讓孩子無法無天,容易變成熊孩子。
第四個誤區:把孩子的問題都歸咎為家庭
比如家裏面已經有很多玩具了,但是孩子還是哭着喊着要買各種各樣的玩具,有一些媽媽就說,因為離婚了對孩子有影響,所以這個孩子才會想通過玩具來滿足自己空虛的內心。
殊不知,這本來是一個很小的影響,但是媽媽不斷地暗示,反而會讓孩子學會用這樣的方式來威脅媽媽。
如果把孩子所有的問題都歸咎於家庭的殘缺,這反而會給孩子消極的心理暗示,讓孩子認為自己家庭是不正常的,所以自己不正常也是對的。
第五個誤區:放任自流
這裡的放任自流並不是說單純的放養,而是指單親家庭的家長更加努力工作,經常加班加點,甚至把孩子自己放在家裏面,覺得只要我給他吃的喝的就行了。
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是有限的,需要父母的引導,如果沒有父母的引導,孩子很容易失控,很難能夠在學習的路上堅持下來,也很難有什麼成就。
第六個誤區:說話不算話
比如跟孩子說這個星期六媽媽帶你去動物園,但是到了星期六的時候,有一個客戶突然找媽媽,又跟孩子說媽媽要去工作了,沒有時間帶你去動物園了。
一而再再而三地放孩子鴿子,就很容易讓孩子覺得媽媽肯定覺得我是他的負擔,所以每次都 騙我,然後又沒有時間。
根據有關部門調查,在我國單親家庭子女已經高達百萬人之多!
所以單親家庭撫養孩子更加是要關注孩子的健康,在孩子面前不要去批評對方,詆毀對方,而且讓孩子跟爸爸或者跟媽媽都偶爾待一待。
讓孩子知道即使離婚,爸爸媽媽還是愛我的,這樣的孩子才能少一點心理問題,才能更加健康地成長。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