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歸途》正在熱映中,昨天我們發佈了影片導演饒曉志的獨家專訪。
《萬里歸途》的故事情感非常細膩,創作者用充滿感情的筆觸寫出一個個有溫度的人,他們有愛,有朋友,有家人,有信仰,有責任。影片當中承載了對祖國的依戀、對同胞的守護、對愛人的牽掛。
這個觸人心弦的故事是怎樣誕生的,這些深深根植於每個中國人心底的深層情感是怎樣被潤物細無聲地鋪陳在影片中的,今天我們帶來了藤井樹與《萬里歸途》的第一編劇秦海燕的獨家對話。
1. 在接到這個項目時,你最大的興奮點是什麼?又有哪些具體的擔憂?
實際上2016年,華策的製片人萬娟和酷鯨的製片人張寧就找到我想做一個相關職業屬性的電影。接下來的兩年時間,我幾乎用一年找一個方向,我記得有過爆裂鼓手式的師徒方向的,也有過機場密閉空間逃生的強類型方向的,但始終大家都覺得不對。
到了2018年,我就呼喚華策執行製片人笑楠等小夥伴一起,進行一些翻譯職業的採訪。直到2018年7月,一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夏夜,我們採訪到了一位前外交部工作人員,給我們講了他的親身經歷。在北京前一晚吃着火鍋第二天就奔赴萬里之外不開一槍用溝通和信念帶回上萬同胞的故事,他略帶調侃的講述着自己學阿拉伯語的早晚要碰到戰亂,「沒轍兒」,又說自己這輩子做了這事兒,「也值了」。當時的每一個字句每一個細節因為真實,深深觸動了我。
最打動我的,還是面前的他,和我們一樣都是一個普通的人,一個父親一個丈夫,孤身在外對小家的牽掛對妻兒的虧欠對職責的奉獻,身上那種人的東西。他也說到如果不是背靠一個強大的國家,他也做不成這樣的事,挺打動我的,感覺很燃。
當時我一下子就有了信念,好像看到了這個項目的希望,就和華策的小夥伴商量着,大家定下了這個方向。定下這個方向後我們又進行了大量的採訪,才發現,這樣的故事在外交工作人員身上,並不特殊,實際上現在故事裏的宗大偉,是許多宗大偉身上的故事的融合,來源於真實故事,又進行戲劇化的處理。那時候就整理出了一個初稿,有了一個撤僑故事的框架。
說實話,那幾年感覺很孤獨,一直在等導演。一個項目都有機緣,直到饒曉志導演進入,這個項目才上了發條一樣加速啟動起來。曉志導演帶着他的編劇團隊進來,我因為要去拍《我經過風暴》離開了一段時間,殺青後,21年的年底又進來,和團隊閉關過一段時間。
劇本直到拍攝階段都在改,時間緊任務重,編劇小夥伴們居功甚偉。後期的剪輯對劇本的節奏和結構也有很大的貢獻,不得不說,從項目開始到結束,我非常感謝監製王紅衛老師,王老師一直都在,是一盞明燈。
2.在創作主旨上,導演做了哪些要求?你們是如何完成的?層層遞進的救援難度和時間線的強化,是一開始就定下的框架嗎?
郭帆監製是比較早就進入這個項目的,當時我們就討論出一個主題就是「溝通」。實際上現在影片也延續下來這個價值,相信溝通和信念,給人以希望,要和平,不要戰亂。要合作,不要對抗。結尾郭帆監製拍的彩蛋,我覺得是神來之筆,也是點睛之筆,把這個電影一句話就說明白了,我們沒有槍,不是用武力,但是帶回來這麼多人,以文撤僑。這是個特別牛掰的事。
這個電影劇本最大的難點,就是拿捏真實與類型之間的尺度,過於真實則少了戲劇性,假定性過高則讓人不敢相信,在這個中間找平衡。劇本一開始就是傳統的三幕,但二幕下和第三幕的戲劇任務,和開始的框架比,改變比較大。
曉志導演,非常擅長寫限制空間內的小人物、以及小人物之間的戲劇性,導演團隊進入劇本後最大的發展是把劇本的後半程的重點放在宗大偉和成朗返回去救那一百多個人身上,這裏面的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小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其中的演員很多都是導演劇團的人,敬業程度讓人肅然起敬。他們從很早就跟着導演看景,排練,拍攝的幾個月一直做着努力,發展自己人物的故事反向作用於劇本,這真的是導演作為戲劇導演出身進行的一種很有意思的創作方式,我也學習了很多。
如果說我一開始搭建的框架更接近真實性,我覺得導演團隊進入後更多的努力就是加強了可看性和戲劇性,比如像俄羅斯輪盤賭這樣的橋段,都是增加了戲劇衝突。
3.劇本一共寫了幾稿?最大的改動,或者說難點是什麼?
幾稿?真的記不清了。。。太多了。。。
4.用《一千零一夜》來貫穿高潮段落,是如何出現的靈感?
我拍完《我經過風暴》返回這個項目時候,其實很開心的,就是終於看到了可以一起戰鬥的小夥伴,不用再孤獨奮戰。那個時候基本確定了現在的劇本結構,但是監製王紅衛老師說,在人物和戲劇性之外,好像還少了點什麼有意思的東西。我也在思考,如果說溝通,什麼又是可以超越文化、人類共通的。
我翻到2021年12月的聊天記錄,我就在問當時阿拉伯語的採訪對象,什麼神話或故事是他們的文化和我們的文化都熟悉的,就聊到了《一千零一夜》,裏面有一個核心的意向把我迷住了,就是只要故事繼續講下去,就可以停止殺戮,就把這個放進了劇本里,宗大偉給小女孩講故事,只要故事講下去,就不會死。這個是很打動我的。最後,是講故事的力量,是攝影機不要停,帶大家回到家裡,這個可能說起來有點中二,但真的還是自己相信的東西。
5.幾位女性人物功能性很強,但白嫿感覺有些單薄,是刪了很多嗎?
白嫿這個人物我覺得現在很好,又柔軟又堅定,為母則強,識大局,有魄力。因為劇本結構的時候就是雙男主,所以一開始這個女性人物並沒有這麼豐富,這個還要感謝編劇小夥伴們的功勞。包括之後加入的鐘冉冉,我覺得也是一個很堅定可愛的角色。
6.在這個項目里,你對自己最滿意的方面是什麼?
我覺得發心很重要,因為採訪到真實的故事,相信作為一個真實的人的情感,才寫的這個故事。貫穿始終,我們還相信「溝通」,希望和平。
7.作為編劇,你在這個故事裏最大的動容點是什麼?
除了剛才說到的那個中二的「故事戰勝殺戮」的點,非常戳我,我自己還比較喜歡萬茜作為妻子生子的那條線,也就是宗大偉對小家的牽掛,夫妻之間的互動。最後回到北京的小家,「我已經打完了我的仗,應行的路已經走了」,英雄回歸煙火之中,那種興味,百味雜陳的,我很動容。
8.從文字到影像是一次再創作,看到成片,你最大的驚喜是什麼?你有落淚嗎?在哪個段落有淚點?
片子的製作太厲害了,和酷鯨、華策的小夥伴和製片人,大家都是多年一起工作的好友,這次覺得他們太厲害了,非常敬佩。實名打call美術李淼和攝影廖擬,超乎想像。我當時就覺得,疫情不能出去實地拍攝,這個怎麼拍啊,但是美術和攝影實現得太好了,質感驚人。
9.你覺得幾位主要演員都符合你心目中的人物形象嗎?他們的表現如何?
演員們真的都很棒。
10.如果用一句話來介紹《萬里歸途》,你會怎麼說?
「這個世界會好的,故事和電影會帶你回家。」
今日話題
《萬里歸途》里哪個段落最讓你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