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湖評論:奏響農民豐收讚歌,繪就鄉村振興壯美畫卷

金秋九月,稻浪流金,果蔬飄香。在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際,我們迎來了第五個「中國農民豐收節」,這是億萬農民辛勤耕耘、奮力勞作的豐收節慶,也是弘揚農耕文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鏗鏘音符。放眼長城內外、大江南北,蔚藍的天空下,廣袤田野處處飄散着沁人的稻穀芬芳,農人們躬身稼穡、揮灑汗水,用勤勞的雙手奏響出最動人的豐收歡歌,勾勒出一幅幅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

食為政首,糧安天下。倉稟殷實、歲稔年豐,是百姓生活之需,是人民幸福之盼,也是國家繁榮昌盛、民族生生不息之福。作為第一個在國家層面為農民豐收設立的喜慶節日,從2019年「我的豐收我的節」到2020年「慶豐收 迎小康」、2021年「慶豐收 感黨恩」,再到今年「慶豐收 迎盛會」,「中國農民豐收節」主題在守正創新中實現賡續發展,在文化傳承中豐富精神內涵,承載着14億多人民群眾對走向更加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希翼,彰顯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重農強農、愛農護農的理念和決心,更閃耀着「民族要復興 鄉村必振興」「『三農』向好,全局主動」的時代光芒。

今年以來,面對常態化疫情防控、局部高溫乾旱挑戰、農資價格高位運行、國際糧食市場大幅波動等諸多困難,我國夏糧生產喜獲豐收,產量達2948億斤,比上年增產28.7億斤,為五彩斑斕的豐收畫卷增添了一份厚重底色。眼下,時值秋分,東北黑土地上玉米、水稻逐漸成熟,長江流域稻菽飄香,黃土高原上蘋果長勢喜人,西南地區特色蔬菜迎來新的收穫……全國各地秋糧陸續成熟,全力以赴確保穀物顆粒歸倉,全面奪取秋糧作物穩產增產,既是對億萬農民胼手胝足、奔波勞碌、耕耘勞作、喜獲豐收的禮讚致敬,也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讓「中國飯碗」端得更殷實、成色更鋥亮的豐富實踐。

堅持智慧惠農,以科技為支撐,藏「糧」於技讓豐收「成效」更高。一方面,廣泛運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精準賦能,大力實施「藏糧於技,藏糧於地」戰略,突出抓好抗澇保播、促弱轉壯、防病治蟲、「一噴三防」、機械化搶收等秋糧收割工作,不斷提高組織化、品牌化、機械化水平,促進農業生產集約化、規模化,提升糧食生產效率,加快穀物秋收進程,最大限度降低災害損失,盡量做到重災區少減產、輕災區能穩產、無災區多增產;另一方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完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加快培育抗旱性強抗病性好的優良品種等,全面抓好秋耕秋播工作,提升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和綜合生產能力,築牢國家糧食安全防線。

以網為媒,打造特色產業富農品牌,建設共同富裕鄉村,繪就鄉村振興壯美畫卷。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礎,一頭連着農民群眾的「錢袋子」,一頭連着鄉村振興的「主引擎」。要依託現有經濟基礎、生態環境、風土人情等,積極開發、培育合作社、家庭農場、鄉村民宿等主體優勢,持續拓寬近郊商超、農貿市場等線下產品銷售渠道,同時暢通電商平台、自媒體等線上網銷農副產品渠道,突出差異化、競爭強的產品優勢和渠道優勢,推進鄉村產業深度融合發展。要抓好品牌培育,大力實行品牌引領產業發展策略,構建以當地傳統文化、標誌性建築、特色農產品為載體的品牌戰略體系,通過打造品牌企業、品牌商標,深耕品牌文化,從而將文化和資源優勢轉換為市場競爭優勢,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豐收節是農民的節日,也是全民的節日,在節日慰問致詞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紮實推進鄉村振興,推動實現農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鄉村更美麗。此刻,在濃郁的節日氛圍中,14億多人民群眾熱情高漲,在希望的田野上辛勤勞作,每一滴汗水都見證着農民的辛勞,這是廣袤中華大地國富民安的豐收圖鑑,也是以糧豐果甜推動實現「強國夢」「幸福夢」的嘹亮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