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萬里歸途》,看張譯在表演上的「斷舍離」

有關張譯的演技,給人印象最深的評價,是張藝謀導演的一句話,他說張譯的表演是真的好,「好到不能再好了」。

但對於張譯而言,卻似乎並未滿足於這個「好」的現狀,他正努力地從一個「好」到另一個「好」,一次又一次突破自己的極限。而且,每一次的「好」,都是把既往作品中的人物痕迹全部塗抹乾凈,從零開始再造,儼然是我們常說的「斷舍離」式的穩准狠。

張譯在張藝謀導演的三部作品《一秒鐘》、《懸崖之上》和《狙擊手》中的一次次蛻變自不必贅述,單說這個國慶檔的「頭號種子選手」《萬里歸途》,就讓我們又看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張譯。

先說一下《萬里歸途》的劇情,影片改編自真實事件,首次揭秘中國外交官幕後的故事。片中的努米亞共和國發生暴亂,營救行動刻不容緩,張譯飾演的外交官宗大偉,逆行深入戰區,營救被困同胞。

宗大偉這個人物身上最糾結的地方在於「大家」和「小家」之間的取捨,一方面,有許多的被困同胞等待解救,另一方面,在國內的妻子即將臨盆,兩難之下的抉擇,是對宗大偉的第一重考驗。

影片並沒有將宗大偉塑造成一個「高大全」式的人物,張譯在表演上也賦予了這個角色更多的層次感,那種被左右拉扯的情感焦灼,以及終於做出決定之後,依然時不時的惴惴不安,面對家人也會感到愧疚,確實是最真實的人性呈現。

但對張譯而言,詮釋宗大偉的更大挑戰,則是來自於撤僑之途的種種生死考驗。畢竟,那是在叛軍肆虐、槍炮橫飛的暴亂之地,他雖然身為外交官,但也不過是一名文職人員,而所要經歷的一切,卻必須具有戰士般的鋼鐵意志,才能夠堅持下來,才能夠生存下去。

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他與叛軍首領之間兩次的輪盤遊戲。

雖然類似的場景,我們在其他的影視作品中也曾有見,但《萬里歸途》卻並不落俗套,無論是過程還是結果。而在這地獄式的生死遊戲之中,為了拯救上百名同胞,他毅然賭上了自己的生命。但這種輪盤遊戲,又不是那種大義凜然的英雄氣概,而是盡顯一個平凡小人物的擔當,他也會膽怯,他也曾想退縮,在朝着自己扣動扳機的時候,也會萬念俱灰,而在贏下一局之後,也能跳躍狂喜……

這個場景,是整部《萬里歸途》中最讓人揪心的地方,而對於張譯而言,或許也是最考驗他演技的地方,每一次的輪盤遊戲,都帶來無數的情緒變化,面如土色,大汗淋漓,嘴唇微微抽搐,是向死而生,更是視死如歸,千言萬語,都彙集於扣動扳機的一個剎那,那是身為人類,最真實的生理反應,而這短短的一瞬,卻又是無比漫長的煎熬。

張譯所飾演的宗大偉,確實是一名普通人,他有着所有常人的情感與追求,但職責所在,使命所驅,他又不得不扛起更重的擔子,帶領一百多號流落異國的同胞,走向歸國歸家之路。

也正如媒體所評價:「很多時候,觀眾代入宗大偉的視角,感受着他的焦慮、恐懼、猶疑、困惑、憤慨、緊張,更欽佩他對所有這些消極情緒的掌控,讓果敢、堅決、信仰、忠誠、責任、無畏等情緒佔據上風,堅定踐行『以文護僑』的使命。」他的雙重身份,在影片中有過「萬里」般的交戰,而最終的抉擇,恰是升華了「歸途」的主題。

有關張譯的表演,毋須任何的溢美之詞,他是那種天生為角色而生,但又從未被角色框住的優秀影人,這種優秀,來自於天分,更來自於勤奮,戲中的張狂與生活中的低調,雖對比強烈,卻又是如此的和諧統一。

《萬里歸途》中的宗大偉,是不折不扣的行動派,而生活中的張譯同樣如此。公眾印象中的張譯,謙虛又低調,做的永遠比說的多,雖然如今在業界是妥妥的有口皆碑,但他從來不曾有任何的懈怠和自滿,始終在表演之路上躬身前行,一次次的推倒又重建,每一個新的角色,每一部新的作品,都是在「斷舍離」之後的全新開始。

不知道下一次,張譯又能帶來怎樣的驚喜,但有一點毋庸置疑,他必將又是全新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