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全國最大的黃鱔產地貿易市場 交易量佔到國內市場三分之一!仙桃小村莊為全國黃鱔市場「定價」

仙桃市張溝鎮先鋒村黃鱔養殖基地鳥瞰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黃志剛 攝影: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黃志剛

「均價36.8元,成交量53280斤。」9月23日,中國農民豐收節當天,在「中國黃鱔之都」的湖北仙桃,全國最大的黃鱔產地貿易市場在張溝鎮先鋒黃鱔貿易市場舉行開秤儀式,現場的大屏幕上顯示着當日黃鱔的均價和成交量。開秤儀式現場發佈了由國家發改委編製的中價·仙桃黃鱔價格指數(EPI),這意味着,先鋒村黃鱔貿易市場的交易價格將直接影響全國黃鱔市場的基準價格,成為全國黃鱔價格走勢的「風向標」。

為全國黃鱔市場「定價」

當天,開秤儀式現場設置在先鋒黃鱔貿易市場門口。「開秤!」一聲銅鑼敲響,當日凌晨剛捕撈上市的鮮活黃鱔正式開市交易。「103.4斤,單價36.8元,總共3805元。」養殖戶劉永伍搶下「頭彩」,完成第一筆交易,臉上難掩興奮。「今年又是個豐收年,產量價格均可觀。」

活動現場,仙桃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公布了國家發改委通報的中價·仙桃黃鱔價格指數,並為黃鱔貿易市場開市定價。大屏幕上,實時顯示當日黃鱔的均價和成交量。「均價36.8元,成交量53280斤。」

中價,是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編製價格指數系列的稱謂,在研判價格形勢、引導市場預期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

中價·仙桃黃鱔價格指數(EPI),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和仙桃市發展改革委共同編製發佈,旨在客觀反映仙桃市黃鱔批發和零售市場價格走勢,為國內黃鱔產業從業者和市場消費者提供重要價格信息。

仙桃黃鱔產業輻射全國各地,先鋒村黃鱔貿易市場作為全國最大的黃鱔交易市場,每天交易量佔到國內市場的三分之一。這裡的價格早已成為業內黃鱔定價的主要參考基準、黃鱔價格走勢的「風向標」。

每天發售超40萬斤黃鱔

先鋒黃鱔貿易市場,是目前全國最大的黃鱔貿易市場,也是先鋒村黃鱔產業20多年發展的一個縮影。該市場始建於2005年,經歷4次改擴建搬遷,2020年進行了改造提升,佔地40畝,主交易區6000多平方米,擁有1棟結算大樓和44間商鋪。

按照「旺季賣黃鱔、淡季賣藕帶」模式,去年市場交易額達6.6億元,帶動了本村及周邊村300多人就業,每年可為村集體帶來近300萬元收入。

「最高峰這裡每天將有超過40萬斤黃鱔發售到全國乃至海外。」先鋒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朱傳寶說,除了傳統的黃鱔養殖和交易,當地正在培育黃鱔的全產業鏈,向高附加值要效益。

開秤儀式現場,朱傳寶發佈了黃鱔產業年度發展報告。目前,張溝全鎮有養殖面積5萬畝、100萬口網箱,產值30億元,全鎮70%的農業人口從事黃鱔產業鏈各環節。

積極延伸鱔魚產業鏈

經過30多年發展,目前,先鋒村已實現全村養鱔,黃鱔養殖面積達4500畝,佔全村耕地面積93%以上。

如何確保黃鱔品質,提升張溝黃鱔品牌?為此,先鋒黃鱔貿易市場今年還新建了黃鱔檢測中心。在交易時節,技術人員每天對進入大市場的黃鱔、泥鰍等水產品進行快速抽檢並留樣備查,檢測結果當日進行公示,並發放檢測合格單,以數字化平台實現全過程質量可追溯。

得益於優質、安全的黃鱔原材料,仙桃市還積極延伸鱔魚產業鏈,先後開發出開袋即食的鱔魚粉、鱔魚片等速食產品,以及只需加熱的預製菜產品,正在研究鱔魚膨化食品。

通過一系列的產業延伸舉措,一條小小的黃鱔正日益「游」向全產業鏈,「游」向全國,帶動「中國黃鱔之都」揚帆遠航。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21年,仙桃市黃鱔產業鏈綜合產值超過50億。

湖北日報客戶端,關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為用戶推送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資訊、實用的便民信息,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在線互動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