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無聊的英國電影,精彩地解釋了什麼是「普通法系」

當今西方國家的法律體系分為兩類,以英美國家為代表的普通法系,和以歐洲大陸國家為代表的大陸法系。大陸法系更加接近於我國的法律體系,而對於普通法系來說,我們更多的是從西方電影里有所了解。2020年上映了一部罪案題材電影《公爵》,這部英國電影雖然拍得索然無味,但是卻通過一個真實案例解釋了什麼是普通法系。

電影取材於一個真實事件,1961年8月3日英國國家美術館隆重地展出一副剛剛收購的名畫,西班牙國寶級畫家戈雅的經典作品《威靈頓公爵》。然而短短19天之後,這副名畫便告失竊,一時間舉國嘩然。更加讓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4年之後這副價值連城的作品被人在倫敦一個火車站的失物招領處找到。隨後一位退休巴士司機向警方自首,承認自己對這起震驚全國的盜竊案負責。

兩位英國老戲骨吉姆·布勞德本特海倫·米倫出演了這部罪案電影,然而讓人看了大失所望的是本來應該精彩刺激的偷盜情節被以一種小兒科的形式呈現出來,相反電影的亮點卻是結尾處的法庭審訊。

在大多數大陸法系的國家,電影中這類盜竊國家文物的行為毫無疑問會被嚴懲,而在電影中的這位老者只被判處三個月的監禁。更加讓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法庭這項判決所針對的犯罪行為是,老人家在拿走這副名畫時破壞了美術館的畫框。對於檢察官關於偷竊的指控,法庭判決竟然是,無罪。

這部索然無味的電影精彩地詮釋了普通法系的精髓,法律不是從上而下被「發明」出來的,而是從下而上被「發現」出來的。

在法庭上,馬修·古迪扮演的大律師並沒有在任何法律條文上與檢方辯論,而是想方設法地闡述了老人家並既沒有主觀惡意,也沒有客觀造成名畫的損壞。律師巧妙地做了一個比喻,將老人家的行為比喻成未經同意借用了鄰居除草機,這一通俗易懂的比喻被陪審團所接受,直接導致了最後的無罪判決。

電影解釋了普通法系最大的特點「陪審團制度」,在普通法系國家的法庭審理中法院會挑選當地普通民眾擔任陪審員,這些陪審員並不需要具備法律專業知識,只需要擁有正常的思維能力和良好的信用記錄。陪審團和法官的分工是,前者根據當地的公序良俗對案件做出是非對錯的判斷,而法官根據陪審團的判決進行量刑。

在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陪審團只是給出被告人行為「有罪」或者「無罪」的判斷,而法官隨後在陪審團判斷的基礎上判處被告三個月的刑期。正是由於陪審團的非專業性,才會根據當地社會多數人的普遍觀念,做出符合代表公眾意願的決定。

「普通法系」的歷史淵源,來自於英國獨特的島國屬性。

作為西方現代法律制度的發源地,英國採用了不同於其他歐洲國家的「普通法系」,而歐洲大陸國家採用的是「大陸法系」。

從歷史上來說,所謂法律就是國王與貴族之間的博弈的結果,一個國家如果要採用「從上而下」的立法制度,必然要求國王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特別是陸軍。然而作為一個島國的英國,在古代其外部威脅只能來自於海洋,所以國王沒有理由維持一支強大的陸軍。而海外擴張需要,使得其軍事資源必然向海軍傾斜,包括日後的空軍。因此英國有皇家海軍和皇家空軍,卻始終沒有皇家陸軍。

與此相反,封建時代的大陸國家出於國防的需要,必然會建設一支強大的陸軍,而這支陸軍可以被國王用來抵抗外來侵略,也可以被國王用來對內貫徹自己制定的法律。

各個國家不同的歷史和地理條件,導致了各個國家採用了不同的法律體系。無論是「普通法系」,還是「大陸法系」,並沒有孰優孰劣之分,只有適合自己國家的法律才是最好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