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頂級富豪淪為流浪漢,他宣布破產:缺錢的人,都做錯了什麼?

海靈格說,金錢是有靈魂的。

它從屬於生命,只在侍奉生命的過程中被使用和轉移。若它沒有被用於讓生命變得豐盛,就會離你而去。

尼古拉斯·凱奇應該對這句話深有感觸。

當年年僅32歲的他,憑藉《離開拉斯維加斯》斬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事業順風順水,片酬一度高達2000萬美元。

2007年,凱奇成功獲得年度票房總冠軍,以1.5億美元身家登上福布斯排行榜。


可是,由於他揮霍無度,很快變得負債纍纍。前幾年去酒吧喝酒,還被當成流浪漢趕出來。這些年,為了還債,拍了無數爛片,口碑直跌谷底。

其中就包括自傳式電影《不能承受的天才之重》。有意思的是,這部片子首映之後,獲得了不錯的口碑。他用這部分掙來的錢,還了不少債。

不難看出,凱奇對金錢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人生走向。事實也是如此:一個人對錢的態度,決定了他會以何種姿態立於世間。

為什麼會這樣呢?



對錢的愛與恐懼

在凱奇的戲劇人生中,每一分錢的流向都有其深層心理原因。

據報道,他曾斥資30萬美元買下一個6700萬年前的塔博龍恐龍頭骨。然而,後來這個頭骨被證實為偷盜所得。他只得將它交給警方,30萬美元打了水漂。

他還買過一個史前熊頭骨。不幸的是,在家裡打桌球時,不小心把它打壞了。

此外,他還特別喜歡買豪華遊艇、豪車、莊園、島嶼。總之,什麼燒錢,買什麼。

鼎盛時期,凱奇擁有4艘豪華遊艇、50輛稀有汽車、30輛摩托車。而他買過最貴的東西是位於巴哈馬的兩個私人島嶼,價值約700萬美元。


然而,最讓人無法理解的是,他很愛買鬼屋。

2006年,凱奇花345萬美元(摺合人民幣2200萬人民幣)購買了一棟鬼屋。它是連環殺手德爾芬·拉勞里夫人的財產。據悉,她在這棟屋子裡折磨並殺害了家中無數奴隸。

從投資的角度看,鬼屋完全屬於壞資產,可他不在乎。

此外,頻繁結婚,且每次都特別草率,一離婚就被分走大部分財產,也是加速凱奇破產的另一重大原因。

最終,10億資產很快被揮霍一空。


一如海靈格所言,金錢有靈魂。當然,所謂靈魂只是一種隱喻,它指的是我們的潛意識。

我們的潛意識知道或能感知到金錢應當留下或失去。

決定金錢流向的不是金錢本身,而是我們潛意識裡對金錢的態度。

可以看出,凱奇對金錢的態度是任性的、隨意的、非理性的,彷彿面對一個急於要擺脫的討厭鬼,只想趕緊甩開。

他享受更多的是花錢那一瞬間的快感。因此,即便擁有了很多金錢還是不夠,瘋狂消費後無力支撐時,又將買來的東西賤賣掉。久而久之,揮霍成癮,形成惡性循環,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很顯然,這些錢都沒有好好侍奉過他的生命,反而讓他一度陷入困境。

結果,金錢如他所願,紛紛離他而去。


一如《金錢心理學》一書作者摩根所言,決定你跟金錢的關係的,是你的潛意識,而不是你的智力和知識。

從潛意識角度看,我們對金錢的感受往往處於兩極之間,一頭是恐懼,一頭是愛。

何為恐懼呢?它是一種對自己不能掌控之事的本能排斥和迴避,且很情緒化。

比如,一談到掙錢,就覺得很累、很辛苦、很為難;又或者,一花錢就覺得內疚不安、羞愧難當。

這些被金錢激發的負面情緒,就是恐懼。

相反,一個人對一件東西充滿愛意時,所有的情緒都是積極向上的。大多數主動創業者都是如此,對錢的熱愛,驅使他們竭盡全力去追逐,在這個過程中,哪怕會歷經挫折,依然不改初心。

從這個角度看,表面上人人都想變成有錢人,但潛意識裡有人愛錢,有人怕錢。

愛錢的人,被錢滋養;怕錢的人,只會被錢一直消耗。



缺乏金錢的本質是缺乏愛

為什麼我們對金錢的態度差別那麼大呢?

自體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金錢是重要客體。所謂客體,就是自己以外的世界,人活一生,就是一個不斷修鍊自我和客體(外界)關係的過程。

一個內在具足的人,更容易與外界建立良性的關係。反之,一個內在匱乏的人,與外界總會拉扯不清。

凱奇是天生的演員,自我很戲劇化,投射到外在,就表現為衝動消費。這在很大程度上,又與他的原生家庭有關。


凱奇出生於鼎鼎有名的科波拉電影世家。

叔叔是執導《教父》三部曲的弗蘭西斯·科波拉,堂妹是憑藉《迷失東京》拿下小金人的索菲亞·科波拉

在家族的熏陶下,他從小就立志成為一名非凡的演員,尤其熱衷於扮演超人。然而,在多次「追夢」無果,受到挫敗後,他只能轉向從稀奇古怪的收藏和特立獨行的婚姻中尋求滿足感。


高片酬提供的高消費力,放大了這種需求的呈現效果。

從本質上來看,他買的不是頭骨或島嶼,而是試圖用這種方式自我療愈,修復自己與外界的關係內在越撕裂的人,行為往往越瘋狂。

所以,他是「敗家子」,也是可憐人。


反躬自身,也是如此。

一個本自具足的人不容易被金錢左右。而內心若是匱乏的,就很容易被金錢牽着鼻子走。

張德芬老師說過,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所有瘋狂的行為,都是內心匱乏感累積到一定強度的集中迸發。

只是,不同人有不同的匱乏感,所以表現出來的行為也不一樣。

依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至少可分為3重。

第一重,因為有很強烈的生存焦慮,化身工作狂或葛朗台,拚命掙錢卻不捨得花錢。

第二重,為了討好別人,證明自己是有價值的。所謂炫富、攀比,本質都是試圖用錢證明自己的價值,以獲得虛假的認同感。

第三層,為證明自己能做成某事,從中獲得極大的成就感,以滿足自我實現的需求。

在不同層次,我們對金錢的感受很不一樣。


金錢不過是一面內透鏡,照出人內心深處最原始、最真實、最強烈的渴望和失望。

換句話說,若想快速了解一個人,和他談錢,從他對錢的態度,可以看出他自體是匱乏的,還是豐盛的。



錢,流向不缺愛的人

是怎樣的匱乏讓我們不能與金錢建立起更好的鏈接呢?

答案就藏在你與金錢現在的關係里。

看一看你的錢都流向了哪裡?

算一算有多少與愛有關,有多少與恐懼有關?

我們花的每一分錢,是最能折射出一個人的核心價值觀的,畢竟,對絕大多數人而言,錢都是稀缺資源。

若一個人覺得顏值即正義,就會花很多錢在外表上,甚至貸款去整容。

若一個人覺得工作能力才是立身之本,就會花很多錢學習。

若一個人覺得活着就該及時行樂,就會將錢都用於吃喝玩樂。

若一個人覺得活着就是受苦,可能就只會掙錢,不捨得花錢。

若你感到持續被滋養,即是為愛花錢。若你持續感到焦慮不安,即是因恐懼而花錢。

因此,談論錢,不是世俗,而是一次與自我深度對話的機會。

問一問自己,是否做好準備讓生命更豐盛呢?並有意識地,讓每一分錢服務於提升生命質量。

也許很多人習慣了被恐懼驅動,不知道該如何為愛而活,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去觀察那些活得自在豐盛的人。

比如玻璃大王曹德旺。

還要多與這樣的人聊聊錢。

你會發現那些很容易掙到錢的人,內心往往是豐盛的,這是因為唯有內在具足,才有餘力去折騰。否則,一輩子都在忙於填坑,療傷,哪裡還有力氣去實現自我價值呢?

錢,不是掙來的,是修來的。

不要盲目追逐金錢,當你內心豐盛,被愛充滿時,錢自然會朝你而來。

策劃 | Kiwi

編輯 | Kiw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