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愛情》的審美意蘊與情感表達

作者:蘭州大學戲劇影視文學研究所 田廣

父母愛情》是由劉靜編劇、孔笙導演、郭濤梅婷主演的一部44集家庭倫理題材年代劇,自2014年在中央電視台首播以來,熱度不斷上升,口碑持續走高,受到越來越多觀眾的喜愛,目前豆瓣評分高達9.5,在國產劇中名列前茅。該劇不但是近年來我國重播率最高的電視劇之一,而且走出國門,在全球68個國家和地區播放,為我國對外文化傳播作出了重要貢獻。《父母愛情》無疑已成為一部現象級作品,因此有必要進一步探究這部劇在審美意蘊及情感表達方面的獨特魅力。

恰當的距離

在藝術欣賞活動中,審美距離是一個關鍵因素,不少中外學者都對此作過精闢論述。簡言之,審美主體須與審美客體保持適當的時空距離和心理距離,才能超越現實功利,以純客觀的態度觀照審美對象,獲得純粹的審美享受,而距離太近或太遠則無法達到理想效果。

《父母愛情》的時間跨度從上世紀50年代初到21世紀初,男女主人公的一生見證了新中國從制度建立到改革開放再到21世紀初社會的滄桑巨變,在時間上與觀眾拉開了一定距離;故事發生在一個叫松山島的邊防海島上,展現了海島軍營里的生活情態,對於大部分觀眾來說會有一種空間上的新鮮感和距離感;劇中男女主人公分別是擔任海島駐軍司令員的丈夫和出身資本家家庭的妻子,這種較為特殊的身份決定了他們與作為觀眾的普通人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

該劇對敘事時空、劇情背景和人物身份的這種設定,製造了較為恰當的審美距離,讓觀眾既不會因其過於遙遠而產生疏離感,也不會因其過於迫近而生出排斥心,從而能夠以一種寧靜平和而又摻雜着些許驚奇與興奮的心態來看待劇中的人、事、情,因此形成了良好的審美效應。

錯位與反轉

《父母愛情》的故事之所以能吸引那麼多觀眾,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江德福和安傑兩位主人公之間的錯位和反轉所造成的強烈的戲劇效果。

江德福生長在農村,家庭貧困,相貌平平,文化程度不高,當兵後因作戰勇敢成為一級戰鬥英雄,年紀輕輕就當上了團長,在海軍高級炮兵學校進修,身上還保留着許多「鄉下人」的生活習慣,最看不慣資產階級那一套作風;而安傑恰恰是一位漂亮的資產階級嬌小姐,住別墅,吃西餐,喝咖啡,品洋酒,上教會學校,讀西方名著,享受着充滿小資情調的優裕生活,渴望嫁給一個滿腹經綸、風流倜儻的白馬王子。依常理判斷,這樣兩個相互錯位的人,他們的人生軌跡是不會有什麼交集的,然而他們卻奇蹟般地走到了一起,並且幸福地生活了一輩子。

江德福和安傑從背道而馳到相向而行的前提條件,是他們身份和地位的反轉。新中國成立後,江德福從窮小子、大老粗翻身做了國家的主人、人民的功臣,而安傑則由高傲的資本家大小姐變成了低眉順眼的專政對象,正是社會地位的這種巨變,才使他們的結合成為了可能。在此後的戀愛、婚姻和家庭生活中,兩人的位置又一次發生反轉,佔據強勢地位的江德福幾乎時時處處都在討好和遷就安傑,本來揚言要改造資本家小姐的他反被安傑改造成了「三洗丈夫」,生活方式越來越像資產階級,而原本傲慢嬌氣的資本家之女安傑卻逐漸蛻變成了一個與普通群眾打成一片的鄰家老太太。這兩個人的一生似乎總是朝着相反的方向在走,因而始終處於錯位和反轉狀態。

從藝術的角度看,這種錯位和反轉使得整個劇情矛盾不斷,極富張力,饒有趣味,頗具戲劇性和可看性;從情感的角度看,表面上江德福和安傑都在改變對方,結果是「你變成了我,我變成了你」,而實質上他們一直在相互走向對方,最終達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狀態,而這正是美好的愛情該有的模樣。

多重意蘊

如果《父母愛情》僅僅是敘述一個愛情故事和一些家長里短,那麼它儘管也不失為一部好劇,但可能就不會有如今這麼大的魅力。優秀的文藝作品一般具有多義性,其所反映的社會人生往往是立體而複雜的,其主題思想常常是多元甚至矛盾的,這樣的文本就為接受者提供了豐富的意蘊內涵,留下了廣闊的想像空間,因而也別具吸引力。在筆者看來,《父母愛情》就是一部富有多義性的作品,這裡僅從三個方面略加探討。

首先是江德福的形象。江德福是一個重家庭、懂體貼、能力強、情商高、講義氣、有擔當並且頗有幽默感的好男人,相信這也是大部分觀眾對這一人物的基本印象。的確,在對待家人和親友方面,江德福幾乎是無可挑剔的,他做到了他所能做到的一切,甚至因此影響到自己的仕途升遷,也毫無怨言地坦然接受,這種犧牲精神是令人感動的。但如果我們換一種角度,從他追求安傑的「戰略戰術」、審時度勢放棄留校機會選擇去海島、「文革」期間對妻子無原則的保護、用計謀促成妹妹德華與戰友老丁的婚事等,可以窺見他的某種狡黠與自私;從他對連襟歐陽懿的嫉妒、羨慕和模仿,可以看出他貪圖享受和追求虛榮的一面;尤其是他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家和親戚的子女一個個安排了令人稱羨的好工作,雖然因此被贊為「安家的貴人」,卻也難逃以權謀私之嫌。這樣看來,江德福這個人物也並非那麼單純?

其次是社會政治背景。如果說以上對江德福形象的解讀並不一定符合作者的創作初衷,更多的是筆者的一種「創造性接受」,那麼劇中對於社會政治背景的「隱」與「露」,則顯然是作者的有意為之。該劇將筆墨主要集中在了對江德福與安傑的情感經歷及其家庭日常的描寫上,而對時代背景、社會環境、政治氛圍等採取了淡化處理的策略,可即便如此,偶爾顯露的「冰山一角」所透出的消息已足夠耐人尋味。譬如老丁從歡天喜地留校任教到神色黯然來到海島成為江德福的下屬,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熱誠豪爽的叢校長變成了一個坐在輪椅上的痴呆老頭,嘴裏念叨着「不剃頭、不剃頭」,背後究竟有何隱情?人品不怎麼樣、群眾意見很大的王振彪竟然一路高升、官運亨通,找誰說理去?如此等等,雖然劇中大多未作正面交代,只是點到為止或者給出隱晦的暗示,但如果與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政治運動聯繫起來,觀眾可以從中感受到殘酷的真實,體會到複雜的況味。

最後是全劇的審美意蘊。從主要劇情及其呈現方式來看,《父母愛情》是一部喜劇性作品,也正是出於這種基本認知,一些觀眾對該劇主題歌《愛情故事》的曲風表示不解:明明是一部喜劇,為什麼要配一首悲傷的主題歌?顯然,這部分觀眾並未領會到該劇悲劇性的一面。「喜劇的內核是悲劇」,這一說法是否妥當姑且不論,但至少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悲喜交融往往能夠達到較好的審美效果,而單純的喜劇和悲劇則容易流於淺薄或者失之放縱。就審美類型而言,《父母愛情》確屬喜劇範疇,但它是一部融入了悲劇性元素的喜劇作品,其中不但有明媚的陽光、快樂的生活和美好的愛情,還有隱藏於其後的陰霾、苦澀和滄桑,也暗含着對歷史的審視和反思,因而構成了多重的審美意蘊與主題內涵。

《父母愛情》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綜合的結果,本文僅就以往研究中較少論及的三個問題進行了探析,並未對該劇作出全面評價,這一點是需要說明的。文中觀點雖為一管之見,但仍希望有助於觀眾對《父母愛情》獨特魅力的深入認識和理解,並能為戲劇影視創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鑒。(田廣)

來源: 光明網-文藝評論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