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頌3》大結局了。
而被罵了一季的何憫鴻從第26集開始洗白,大概到了大結局的時候,真的會如同預告的那樣:
這個姑娘一腔熱血,十分真誠善良,所以朋友們也就包含了她的小缺點。
可是,何憫宏真的「真誠善良」嗎?真的只是「小缺點」嗎?
其實,何憫鴻的很多「思想體系」,堪稱人們三觀上的一些盲區。而這些盲區,真的會讓人善惡顛倒,是非不分,甚至最後還會危害社會。
「要求好人更好,無視惡者更惡」
22樓,過得最慘的兩個人,一個是朱姐,一個是余初暉。
朱姐生在典型的重男輕女家庭,為了弟弟妹妹上大學,就差賣身了。
她原本是家裡的受害者,是最該被同情和心疼的人。可是,對於朱姐這個人,蓁蓁是心疼的,余初暉是理解的,可最「真誠善良」的何憫鴻對朱姐卻沒有半絲的同情。
她覺得朱姐對弟弟妹妹無情無義,她覺得朱姐做姐姐的怎麼能不管自己的對弟弟妹妹呢。
不要說,何憫鴻不知道朱姐的過往,不了解具體情況。真的,即使何憫鴻了解情況,知道了朱姐的過往,她依舊會高舉「善良」的大旗,要求善者更善。
至於惡者,她明明知道對方惡,但是為了彰顯她何憫鴻的「善良」,她還是會無視惡,而去綁架善。
為什麼?
因為,她能欺負善,而惡會徹底壓制她。
看看她跟余初暉的相處,何憫鴻難道不知道余初暉的母親被家暴嗎?
她知道,還是她勸余初暉把自己的母親接到身邊的。可是,等到余初暉真的把母親接到了身邊,真的付諸行動想要改變母親的時候,何憫鴻跳出來指責余初暉了:你無能,你讓你媽去當保姆,你挑撥父母的關係。
可真正等到余初暉把她推到了率先撕毀合約的韓家,她的正義感消失不見了,她只是指責余初暉不夠善良,卻不敢指責韓家最先撕毀了契約。
她被韓家壓制了,於是她委屈痛哭,然後回到22樓找余初暉大吵大鬧。
尤其是余飛雪被騙這件事,你會發現整個22樓的人,都把重點放在了「制惡」上,怎樣提防「內奸」,怎麼抓住陳祖法,而唯有何憫鴻完全忽視了惡者的惡,而只是盡情發揮自己「拎不清」的善,最後導致陳祖法逃跑,朱姐陷入危機,而余飛雪則連給父親治病的錢都搭了進去。
更可悲的是,到了這個時候,何憫鴻依舊覺得自己沒錯,依舊覺得自己的初衷是好的,她只想自己是好心。
可是,善是什麼呢?
真正的善,從來不是一種高度,去要求好人無底線得更好。因為好人無底線得更好,很容易變成縱惡。看看何憫鴻,她所謂的善,何嘗不是縱惡,縱容韓家這種任意撕毀合約的人,縱容陳祖法逃跑。
更重要的是,真正的善,有一個非常本質的點:就是它的寬度,真正善良的人,會允許他人與自己不同。
「把道德綁架別人,當成自己的善良」
何憫鴻是一個怎樣的人?
是一個不獨立的人,說深一點,她還是一個沒有斷奶的巨嬰。
她已經成年了,獨自在外居住,連臟衣服都要寄回家給媽媽洗。
她自己連獨立都做不到,怎麼有底氣去指責供養弟弟妹妹上大學的朱姐,還有敢於以一己之力對抗渣父,想養母親的阿初。
可是,她就理直氣壯地去指責了。
她跟阿初因為韓家的事情大吵一架,這個時候的露西非常不客氣地對着何憫鴻指出了這一點:
你心中這桿秤,你度量你自己的時候,度量個七成,你度量別人的時候,你就度量十成,你覺得公平嗎?一點都不公平!再說了,你那桿秤是宇宙標準嗎?
善良是什麼?
善良是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如果一個人標榜的善良,變成了寬待自己,而綁架別人。那這不是善良,而是雙標、自私和惡毒。
當然,這一點最突出的事件就是,何憫鴻為了展現自己的善良把醉酒的余飛雪帶回22樓,卻要求蓁蓁收留余飛雪。
何憫鴻理直氣壯提出這一點的理由是什麼?
她覺得余飛雪可憐,你們就該幫助她。
又是綁架別人,從而展現自己的善良。並且,她在這個過程中,再一次地只考慮了自己的善良,而絲毫不顧及室友的狀態。
阿初打了兩份工,朱姐早出晚歸,工作忙碌,蓁蓁更是經常一熬夜就要熬好幾天。
何憫鴻不是善良嗎?
她為什麼不考慮一下自己的室友,而一味只想着要開解余飛雪,因為開解余飛雪,讓她覺得她自己是善良的,而體諒室友,讓她覺得沒必要。
一直有不同的聲音說何憫鴻善良,何憫鴻只是太單純了。甚至有人說,何憫鴻就像年輕的我們自己。
說實話,我並不同意這種說法。
何憫鴻根本不是善良,而是骨子裡的自私。她僅僅是把善良當成了自己的一種展示,一種標榜,卻從未真正替他人考慮過。
在對待余飛雪這件事上,有這樣一個細節:阿初和朱姐始終在提不要收留余飛雪,而是強調,對於余飛雪而言,現在工作是最重要的。
這才是真正的善良,這才是真正地為了余飛雪着想。阿初和朱姐這樣做,並不想得到余飛雪的一句,你太善良了,你真是太好了,這樣的表揚。而僅僅是,站在你的角度,為你着想。
而何憫鴻縱容收留余飛雪是什麼呢?
是標榜自己善良,完全考慮自己的感受,卻絲毫未考慮過余飛雪長此以往,會是一個怎樣的下場。
當然,很爽的一個點是,何憫鴻對余飛雪的一片「痴心」註定是要錯付的。
因為,余飛雪能一次次這樣做,不過是把何憫鴻當成了冤大頭,沒準到最後,還會反咬何憫鴻不夠好。
「太好」人,從來都會有惡人磨。
因為,她自找的。
「全世界都欠她,她最好,她最對」
縱觀所有的事件,你會發現這樣一個共性:何憫鴻對待所有事情的出發點,都是「我」。
我認為,我沒錯,我好心,我善良。至於錯誤是誰的,都是別人的。
朱姐提防弟妹是錯的,是不負責任,她同情朱姐的弟弟妹妹是善良,是對的。
阿初幫助母親防「渣」父是錯的,阿初從韓家叫回自己的母親是冷漠,是沒本事,她是路見不平,是維護正義。
她不顧朱姐的提醒,導致陳祖法逃跑,也是對的,也是好心。她把余飛雪帶回22樓,讓整個22樓的人都受到影響也是善良。
就連,她被領導和作者兩邊夾擊,阿初暗地裡幫助了她,也是阿初的錯。她不會辦事沒錯,她處理不了自己的工作沒錯,她做什麼都沒錯,錯的都是別人。
別人信任她是錯,別人幫她是錯,別人不被她道德綁架也是錯。
更「歪斜」的一個點是,她那麼好心,那麼善良,那麼正確,那麼會道德綁架別人,自己卻沒什麼實際行動。
陳祖法因為她的「好心」,提前跑路了,何憫鴻假惺惺地對着蓁蓁說,她「想」每個月省下1000塊錢彌補自己的過錯。
可是,她僅僅是「想」,卻並不想付諸行動,別人的切膚之痛,還抵不上她的幾場電影票。她依舊該吃了吃,該喝了喝,該看電影了,看電影,至於余飛雪,她同情,她把余飛雪帶回22樓禍害大家。
何憫鴻善良的本質是什麼?
是我只考慮我的善良,不管他人的死活。蓁蓁活該累死也要安慰我,朱姐和阿初活該為了我的善良,忍受余飛雪的瘋癲,累到要死,也睡不了一個好覺。
何憫鴻不站在任何人的角度,替任何人想,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我,我,我。
把極致的自私,裝扮成極致的善良,大概就是何憫鴻這種人的本質了。
父母,是最後一塊遮羞布。
很多人說,何憫鴻養成了這樣,跟她的父母有關。
她的父母生活的環境太閉塞,導致了何憫鴻的不諳世事。可是,我想說,何憫鴻的整個思想體系,跟父母有關,也跟父母沒多大關係。
因為何憫鴻單純是真,可是她並不無知。相反,她什麼都知道。更何況,即使她不知道,朱姐、蓁蓁、露西、阿初也一次次地提醒了她。
阿初不止一次提醒過她,要她珍惜蓁蓁,可是,當她看到蓁蓁半夜出門的時候,還是能做到無動於衷。
阿初幫助她打抱不平,她不僅不感激還怨懟阿初,朱姐一點一點給她解釋了這件事,極盡詳細,可是,她完全不聽。
露西甚至毫不客氣地指出過她的缺點,太自以為是,太多管閑事。
蓁蓁更是一次次地告訴她,要允許別人跟她不同,要站在別人的立場多想想。可是,沒有用。
難道她的這些行為都跟原生家庭有關嗎?她的原生家庭,就教了她聽不進去任何人的意見嗎?
連她的母親都提醒她,要少說話,要跟室友友好相處。可是,她完全不放在心上。
父母,原生家庭,其實不過是何憫鴻這種人最後的一塊遮羞布,明明是她自己做錯了事,卻怪天怪地,怪室友,最後實在沒人怪了,就去怪父母。
可其實,何憫鴻最大的問題不是原生家庭,她最大的問題本身就是她自己,她:能力不足,智力不足,情商不足,並且還絲毫沒有自知之明。
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做不了,什麼都不會,還想要標榜自己是最善良,最正確,自然就成了這副人人嫌棄的醜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