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大片叫好又叫座

10月6日,重慶市市民在沙坪壩電影院與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海報合影。

孫凱芳攝(人民圖片)

在舉國歡慶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中國電影市場也出現了「史上最強國慶檔」。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辦公室10月8日數據顯示,9月30日至10月7日中國電影票房為50.5億元,創同期歷史新高。《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和《攀登者》3部主旋律大片也實現了票房和口碑雙豐收。

開創主旋律電影3.0時代

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主任饒曙光認為,如果說《開國大典》《大決戰》是主旋律電影的1.0時代,《建國大業》《建黨偉業》《建軍大業》是2.0時代,那麼《我和我的祖國》等則開創了主旋律電影的3.0時代。

《我和我的祖國》等3部影片共同講述了普通人奮鬥、奉獻、不畏艱險的勵志故事,展現了普通人物在大時代中的正能量和家國情懷。燈塔研究院負責人牧晨表示,國慶期間場均觀影人次達45人,與今年春節檔場均觀影人次一致,說明觀眾在國慶假期對主旋律電影有很高需求。

這3部影片也受到海外觀眾的追捧和好評。據領銜出品《我和我的祖國》的華夏電影有關負責人介紹,該片的海外發行成績十分亮眼:10月1日,德國、英國、荷蘭、奧地利、比利時、盧森堡等10多個歐洲國家數十座城市同步上映該片。這是中國電影第一次在歐洲範圍內同步發行。在澳大利亞,該片單日票房為近10年華語影片首日最高。北美於10月1日開始上映後,首周票房總額超過155萬美元,連續兩天衝進北美單日票房榜前10名。

《攀登者》出品人、上影總裁任仲倫告訴記者,該片現已在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地上映,中國香港地區九成以上影院也在放映。英國《衛報》評論說,觀眾對《攀登者》男主角方五洲的讚美和好評「是轟動性的」,影片「精彩的布景令好萊塢大片都相形見絀」。

進入品質發展階段

近年來,國產電影誕生了一批新型主流大片,克服了以往有些國產電影模式化、平面化的弊端,很受觀眾歡迎,如《建國大業》《建黨偉業》《建軍大業》《智取威虎山》《紅海行動》《湄公河行動》《戰狼2》《流浪地球》等。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研究所副所長趙衛防指出,3部國慶檔主旋律大片也是新主流大片的延續和新探索。如《中國機長》和《攀登者》對真實事件的傳神表現和高科技手段的應用,都令人十分震撼。

更重要的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群眾遊行、聯歡活動等將國慶氛圍營造得特別濃烈,這些影片以愛國情懷和英雄主義精神為核心,特別容易點燃國慶期間特定的社會和情感環境,激發人們共鳴,影片本身也成為國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些業內專家指出,國慶檔主旋律大片叫好又叫座的現象說明,目前業內外特別關注影片質量,中國電影從數量發展到了品質發展的階段。而評價一部電影,也不能僅用票房指標,更要看它是否完成了文藝作品最重要的使命:培根鑄魂。

北京大學教授王一川認為,近年來,中國文藝界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美學傳達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今年,除了國慶檔3部影片,《決勝時刻》《紅星照耀中國》《古田軍號》《烈火英雄》等主旋律影片均為這方面的範例。這些影片創造出生動感人的人物形象,潤物無聲地讓主流價值觀產生出真切自然的滋潤作用。

隨着全球化發展,中國國際地位變化,中國民眾的民族意識、愛國熱情高漲,一些國產主旋律大片契合這一社會潮流,這是觀眾熱情歡迎這些影片的深層原因。上海大學教授陳犀禾預計,富於人道主義精神的《中國機長》,可能在海外市場會有可觀票房。他指出,中國傳統文化海外吸引力很大,哪吒、孫悟空、花木蘭等來自民間神話傳說的原型也將具有越來越高的國際接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