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足跡——銀幕上的新中國故事》看青年演員如何解讀歷史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今年的影視市場不斷湧現出一系列記錄新中國走過70年輝煌歷程的經典作品,比如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開展的「優秀電視劇百日展播」活動,遴選出86部優秀電視劇作品,如目前在播的《外交風雲》《在遠方》《激蕩》等等記錄新時代的電視佳作;再比如國慶檔電影亦圍繞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上映了一批主旋律電影,其中《我和我的祖國》以回顧70年為主線,通過7個不同時間節點發生的重大事件而展開整部電影的故事,開國大典、中國成功研發原子彈、中國女排奧運會三連冠、香港回歸、奧運會、神州十一號成功着陸、抗戰70年閱兵,7個單元7個篇章呈現出了70年的巨大改變。

除卻電視劇和電影,近日電影頻道剛剛開播的大型專題片《足跡——銀幕上的新中國故事》也是通過對具有重大時代節點、反映新中國各方面建設成就和人民精神面貌的經典影片的一次梳理和回顧,通過新視角、新老影人介紹訪談、影片外景地故事發生地重訪的形式,勾勒出了新中國70年的光影足跡。

青年演員如何為歷史代言?

《足跡——銀幕上的新中國故事》全集分為「時代記憶」「時代主角」「英雄讚歌」「光影足跡」四大篇章版塊,每個版塊也被劃分成多集播出,內容涵蓋諸如《開國大典》《白毛女》《英雄兒女》《十八洞村》《中國合伙人》等等耳熟能詳又具有代表性的影片。三十位「足跡大使」作為該片的講述人,從個人的視角出發,用感性的語言表達自己對專題片主題的理解。

主創團隊在新老影人的選擇上可見是多元化的,他們的共同點都是實力派演員,其中頗受人關注的是新一代的青年演員們,作為一代年輕人,如何講述歷史,成為了這部專題片的一大看點。初看《足跡——銀幕上的新中國故事》第一集《天安門》,率先出場的便是演員潘粵明,作為出生於北京市西城區的地道北京人,潘粵明的小時候是在天安門廣場加入少先隊的,作為青年演員的代表,潘粵明這次與表演藝術家田華老師搭檔,從《天安門》和《開國大典》兩部影片講起,可以看到他們在講述時的碰撞,是年輕演員和老表演藝術家對歷史理解上的碰撞,老年人回顧歷史,年輕人重讀歷史,這個過程是一個融合的過程,是中國文化得以傳承的有意義的過程。

不僅有潘粵明作為講述人,青年演員楊紫、韓庚、張天愛、袁姍姍、陳都靈、張雪迎等一大批優秀的青年演員也作為該專題片的講述人,通過不一樣的類型和角度帶觀眾走進電影,通過電影了解歷史。青年演員雖然沒經歷那麼多歷史,但是他們也需要了解歷史,需要學習傳承前輩電影人們的敬業精神,並且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的理解來講述,從而讓電視機前的年輕觀眾們用更願意關注的角度來回看歷史,這才是這部專題片具有價值的一個部分。

正如《足跡——銀幕上的新中國故事》主創團隊對這部專題片的解讀一樣,「足跡」不僅僅是新中國成長的足跡,也是中國電影發展的足跡,更是電影人拍攝電影走過的足跡。觀眾可以透過這足跡的時間軸,看到歷史的進程,新時代的變化,更呼籲年輕觀眾都能夠多看這樣有意義的專題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