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資料: 淺談五十年代的雜誌《中國電影》

史蘭田先生在《淡略》(刊於2012年6月4日《藏書報》)和廖振泰先生在《應該記住的創刊號》(刊於2012年11月12日《藏書報》)都提到了新中國國家級專刊《中國電影》,史說1957年7月改刊名為《電影藝術》,廖說1957年8月出刊10期後改刊名為《電影藝術》。就這話題,筆者也來說說《中國電影》。

筆者藏有全套完整品好的《中國電影》,從1956年10月創刊到1959年6月後停刊,兩年零九個月時間共出刊了32期(其中1957年11月、12月為合刊,總期號算1期)。1959年7月,《中國電影》與《國際電影》合併,改刊名為《電影藝術》。這就是說,《中國電影》是在出刊32期後改名為《電影藝術》的,而不是廖先生所說的出刊10期後改名的。《電影藝術》共出刊51期,1964年4月後停刊。

該刊每期封面都刊登國產新片劇照、內有黑白畫頁4頁,除刊登國產影片劇照外,也少量刊登一些以蘇聯為主的其它社會主義國家的影片劇照。1957年11月和12月合刊的這期,是慶祝十月社會主義革命40周年特輯。在「向蘇聯電影藝術學習」欄目中,用較多篇幅刊登了王闌西、陳荒煤、鍾敬之、白楊、舒綉文的文章。

影響幾代人的新中國電影經典作品如《祝福》、《黨的女兒》、《海魂》、《永不消逝的電波》、《革命家庭》、《林家鋪子》、《我們村裡的年青人》、《萬紫千紅總是春》等電影文學劇本,全都出自《中國電影》這本刊物中。該刊從1957年7月到1958年6月整整一年,為配合國內政治形勢,在「保衛社會主義電影事業,粉碎資產階級右派進攻」的反右運動中,從一開始評論、批判「毒草」影片如《沒有完成的喜劇》、《情長誼深》、《霧海夜航記》、《花好月圓》、《不夜城》等,再發展到對吳祖光、鍾惦棐、呂班、石揮、沙蒙等一大批藝術人才的人身攻擊,直至撤銷他們的職務。這一時代的縮影、中國電影和中國電影人的歷史悲劇無不反映在該刊物中。

該刊還不定期地在封三頁上,介紹一些國外的電影雜誌,如蘇聯的《電影藝術》、英國的《畫面與音響》、波蘭的《電影季刊》、意大利的《新電影》、朝鮮的《朝鮮電影》,這對我國電影刊物出版事業還是有較大幫助和借鑒作用的。夏衍的《寫電影劇本的幾個問題》、張駿祥的《關於電影的特殊表現手段》、陳荒煤的《關於電影藝術的「百花齊放」》等理論文章,直到今天,對電影藝術創作水平的提高、電影事業的繁榮和發展,都起到積極的作用和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