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我和我的祖國》, 導演演員表現各不相同

小編在國慶看了《我和我的祖國》,忍不住和大家分享下感受。

陳凱歌擔任總導演,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聯合執導,每個導演執導一個小故事。七位導演取材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祖國最為經典的故事。大時代,大事件,小人物的各種故事。

首先《前夜》管虎導,黃渤演,經典搭檔。講述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升旗大事件小故事。故事取材很新穎,背景很大,講述的故事很完整,可能是由於背景太過宏大,時間比較久遠,演員的反應很微妙,必須具有想像力,和觀眾達到共鳴。但是很遺憾的是小編感覺有點刻意,演戲的成分很大,方言也很容易齣戲,精彩的是黃渤的演技,尤其是焊接旗杆上的小球那段,很感人。對導演的功力十分考驗。前夜作為電影開頭的故事,算是可以的。

《相遇》張一白執導,張譯、任素汐、張嘉譯、周冬雨、彭昱暢等人主演,主要講述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故事。導演在選擇演員上,不知道是怎麼考量的,張譯很適合這個角色,並且表現的很好,代入感很強。任素汐是整個故事的敗筆,應該由更加柔美但是堅韌性格的演員。作為觀眾我們一致覺得,首先,場景公交車的相遇,還能說的過去,但是顯然沒有人會在公交車上大聲表白,尤其在那個年代。再者,從認出,到講述以前的相識,但是沒有深刻的相戀故事,很奇怪,還能等三年,再有女主角台詞講的很沒有感情,沒有很明顯的層次,最後,女主角的長相,性格像極了男主角的哥們不是戀人。但是最後電視機前哭泣的那段,還是挺感人的。整體來說,故事一般,不夠深刻。

《奪冠》由徐崢執導,主要講述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奧運會奪冠並首獲世界大賽三連冠的故事。吳京、馬伊琍雖名氣很大,其實非主演。片中以小孩子的視角,講述體育在普通人生活的體現,小孩的演技令人嘆服,比大人刻意的演技來的更加直觀。導演以輕快的方式夾雜小孩試的別離,帶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會覺得這是個聰明的導演,發揮放大自己的優勢,避開導演擅長的表現方式。導演的拍攝的方法讓人有一種周星馳式的喜劇表達方式,整體來說挺成功的,吳京馬伊琍出現聽多餘的感覺。

《回歸》由薛曉路執導,杜江、朱一龍、惠英紅、高亞麟、王洛勇、任達華等人主演,講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的故事。大背景,大事件和小人物的結合,是整個電影大事件中最成功的。所有的演員演技很成熟,除了朱一龍,感覺有點弱,與軍人的形象差距有點大,不太剛強。片中故事很完整,最出彩的是任達華的表現,修表的那幕讓人記憶深刻。小市民,大事件相結合,溫馨又有愛。

《北京你好》寧浩執導,葛優、龔蓓苾、王東等人主演,主要講述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故事。寧浩的故事和葛優的表現,行雲流水,拍攝的方式和語言都很北京,平凡但是很搞笑,小市民但是很友善,最後的一個場景,奧運會的開幕式人們激動的心情,很難表現,與前夜相反的是,前夜發生的時間們需要靠想像去表現,奧運會這一盛典離大家很近,演員的情緒很難把握,太過會顯得太假,不夠會顯得太虛,所以,最後的表演只能說在觀眾的心中及格而已。但是整體上故事很完整。

《白晝流星》由陳凱歌執導,劉昊然、陳飛宇、江珊、田壯壯等人主演,主要講述2016年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着陸的故事。令人詫異的是陳凱歌作為總導演總是有一種離題的感覺,像是高考作文老師評語說是立意不明顯,偏離主題。前幾個故事雖然講的都是獨立事件,但是連接起來很流暢,主線很明顯。到了陳導這,有種跳戲的感覺,好像下一場電影開始了,進入主題很慢,看的人着急,終於理解了江湖上的傳說陳導不會講故事。基本上劉昊然、陳飛宇並不需要多大的演技,演員本身、故事性、語言都給人一種尬的感覺。這是一個故事槽點超過演技的片段。但是還是有優點的,比如騎馬,沙漠的畫面感拍攝的還是挺好的。

《護航》單元由文牧野執導,宋佳、佟麗婭、張子楓、雷佳音、韓東君等人主演,主要講述2015年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的故事。可能是因為演員的想像有限,生活經歷有限,不可能真正的體驗開飛機,所以有一點差強人意。故事現在和過去的穿插,有點繁雜,女主的成長就換了三個人,整體有點平淡,中間很多片段完全可以刪減,但是莫名奇妙加了明星進來,搞笑的效果也沒有起到。作為最後一個故事,沒有點睛。

最後,這部影片總體來說是成功的。它幾乎是沒有什麼水分的,演員的選擇上也是很精心的,導演之間既是合作又是對手,都是精益求精,沒有演技的演員基本是沒有出現的。希望以後這種電影可以更多一點,注水的,圈錢的電影就會更加少一點,導演也會更加用心一點,好電影也會越來越多。因為觀眾是聰明的,也是有選擇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