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煙花, 照亮新中國電影70年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煙花組成的29個腳印在北京中軸線,從15公里以外準確無誤地兩秒一步走入鳥巢,象徵29屆奧運會走向中國,走向北京。

北京上空綻放的煙花再次讓全國人民為之矚目,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慶煙花預演活動。從昨夜到今天凌晨,北京的夜空被盛大而絢麗的煙火照亮。好一個美輪美奐,好一個盡善盡美。

微博網友評論,白天,被一句:「這盛世,如您所願」,感動一天。夜晚,因「煙花盛放,美輪夜晚奐」,興奮一夜。

時光飛逝,歲月荏苒。回首新中國70年走過的歷程,我們見證了大國崛起,感悟生活變遷,也看到了新中國電影汲取七十年奮鬥的勇氣與力量,砥礪前行,抒寫新的華彩篇章。

「十七年電影」露天電影的美好記憶

2018年,全年生產各類影片1082部,但新中國成立之初,年均量大概在70部左右,卻也不乏意義非凡的作品,《橋》《白毛女》《我這一輩子》《甲午風雲》《早春二月》《舞台姐妹》《三毛流浪記》等影片都是新中國電影起步階段的代表之作。

業內稱這一時期的電影為「十七年電影」,特指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至1966年"文 革"前這一段時期大陸的電影。在這一時期,我國電影總計發行影片1213部,其中故事片600多部。

謝晉導演

這一時期的代表導演包括謝晉、謝鐵驪、凌子風、崔嵬、成蔭、水華、郭維、魯韌、王炎等,他們幾乎是在白手起家的情況下,拓荒前行,不斷超越。

在內容上,這些電影確立了「人民電影」的服務對象、敘事構架、歷史視角和美學範式,並有着明顯的社會主義時代精神,着重表現工農兵人物、農村人物、革命歷史人物。

新中國上映的第一部故事片《橋》的主人公就是鐵路工人們,該片由電影製片廠攝製,是第一部以工人階級為主人公的電影;第一部體現執政黨知識分子政策的電影;第一部「反現代的現代性電影」。

農村題材最具代表性之一的作品是魯韌導演執導的《李雙雙》,片中的李雙雙是一位爽直、潑辣、敢與自私現象作鬥爭新時代農村婦女。她的文化水平十分有限,但堅信「婦女能頂半邊天」,男人能做的事情,她也能做,並主動加入到生產一線,最終團結一批志同道合的姐妹一起開進了修渠工地並取得驕人成績。

革命歷史題材影片不得不提的是《中華女兒》,該片最大特點是紀實性/紀錄方法拍攝,並於原始森林取景,講述的是「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淪陷,冷雲、胡秀之等抗聯女戰士為抵抗侵略者獻出寶貴生命的故事。

《中華女兒》是新中國建立後拍攝的第一部抗日題材影片,也是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1950年獲得捷克斯洛伐克第五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自由鬥爭獎」。

此外,動畫電影也給這一時期增添了不少色彩。在政府文化主管部門的重視和提倡下,出現了像《祖國的花朵》《雞毛信》《小鈴鐺》《小蝌蚪找媽媽》《大鬧天宮》等優秀影片。其中,1961年萬籟鳴和唐澄執導的彩《大鬧天宮》在二十年間斬獲多個國際大獎,深受國內外觀眾極為熱烈的歡迎和讚揚。

無論是題材創新,還是藝術表達、拍攝手法,這一時期的電影都是中國影史上一道獨特的風景。在學術界,對「十七年」電影始終是一大熱點,大量著作、博士論文、科研項目都以此為研究的對象。

對於許多出生在農村的80、90後的觀眾而言,這一時間的電影也是他們抹不去的一道珍貴記憶。

《三毛流浪記》《紅色娘子軍》《鐵道游擊隊》《劉三姐》《英雄兒女》《林則徐》《小兵張嘎》等影片都是當年村裡露天電影的熱門,小時候最喜歡的人是電影放映員,最期待的事情在微風不燥的傍晚,拿上小板凳,佔一個好位置,與要好的小夥伴一起看場露天電影。

「中國電影新時期」第5代導演的全盛時代

1966年-1976年是中國電影事業最艱難的時期。粉碎四人幫後,電影事業生產開始全面復蘇。在大量優秀作品的刺激下,觀眾的觀影需求迅速提高。據統計,1979年創下了全民平均觀看電影達28次、全國觀眾達293億人次的空前紀錄。1980~1984年平均年產量達120部左右,每年觀眾人次平均在250億左右。

1978年是中國電影史上的重要轉折點,改革開放初期,不同代際的導演先後拍出了《廬山戀》《城南舊事》《天雲山傳奇》《巴山夜雨》《少林寺》等轟動一時的電影。

《廬山戀》

1980年,由黃祖模執導的《廬山戀》在銀幕上完成了中國電影史上的「第一吻」,女主角張瑜憑藉本片當選第一屆金雞獎和同年百花獎的「雙料影后」;1982年,李連杰主演的《少林寺》用一人一毛錢的票價,創造了1.6億元的票房神話。

1983年5月,廣西電影製片廠召開大會,破格批准以張軍釗、張藝謀、肖風、何群這四個應屆畢業生為主體,成立全國第一個「青年攝製組」,下達生產令投產《一個和八個》。

這部電影被稱為是中國第五代導演們的開山之作,中國電影最輝煌的一代由此拉開序幕。代表人物有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霍建起、顧長衛、吳子牛、黃建新、李少紅、馮小寧等。

1985年,由陳凱歌指導,張藝謀擔任攝影的《黃土地》革新了中國電影敘事語言,標誌着第五代導演真正崛起;1988年,張藝謀導演的《紅高粱》獲得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前身)最佳影片金熊獎,成為中國影史上第一部在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中獲得最高獎的作品。

為什麼說第五代導演的作品代表着新中國電影史上耀眼的時刻?除了在國內獲得影片藝術與市場的雙豐收,也得到國際影壇的高度認可。

侯孝賢導演的《悲情城市》(金獅獎,1989)、張藝謀導演的《秋菊打官司》(金獅獎,1992)、陳凱歌導演的《霸王別姬》(金棕櫚獎,1993)、謝飛導演的《香魂女》(金熊獎,1993)、李安導演的《喜宴》(金熊獎,1993)等影片先後在三大國際電影節斬獲最高獎。

此外,《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霸王別姬》、《喜宴》和《飲食男女》)在這一時期先後提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演員方面,張曼玉憑藉《阮玲玉》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影后,成為中國影史上首位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最佳演員、鞏俐憑藉《秋菊打官司》一舉摘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影后、葛優憑藉《活着》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影帝、夏雨憑藉《陽光燦爛的日子》獲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影帝,成為史上最年輕的威尼斯影帝、蕭芳芳憑藉《女人四十》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影后。

可以說,第五代導演所造成的國際影響跨越性地提升了中國電影的國際地位。

在商業層面,當時的中國電影市場也達到了一個小高峰。《陽光燦爛的日子》《有話好好說》《一個都不能少》《不見不散》等影片在當時有着不錯的票房表現。其中,馮小剛執導的賀歲喜劇片《不見不散》在1999年以4300萬的成績摘得年度票房冠軍。

而從1994年開始,每年有10部好萊塢、香港「大片」以分賬形式進入內地影院。1995年,施瓦辛格主演的《真實的謊言》、1996年,成龍主演的《簡單任務》、1997年,斯皮爾伯格執導的《侏羅紀公園2》、1998年,卡梅隆執導的《泰坦尼克號》,這些影片都曾在中國內地獲得年度票房冠軍。

電影強國、電影大國的故事仍在續寫

進入到新千年,張藝謀執導的《英雄》正式拉開中國商業大片的帷幕,這部劃時代的電影在全球票房共拿到1.77億美元(約合14億元人民幣),其中內地票房達2.5億元,成為當時首部票房過億的國產電影。

《英雄》大獲成功之後,古裝歷史、武俠動作、奇幻神話等題材開始大量出現。《功夫》《十面埋伏》《無極》《神話》《七劍》《滿城盡帶黃金甲》《夜宴》《投名狀》《畫皮》《龍門飛甲》……這些電影的口碑有好有壞,但都穩居國內票房前列。

在這些電影的作用之下,中國電影市場的天花板日漸推高。2006年,我國年票房只有26.2億,到了2018年,年度票房已經突破600億,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

數據飆升的背後,除了幾代電影人的共同努力,也有着政策的作用。

2003年開始,中國電影全面進入產業化時期,《電影製片、發行、放映經營資格准入暫行規定》等政策舉措出台,鼓勵和支持非公資本進入電影產業,允許民營公司獨立出品、獨立發行電影,允許民營企業建電影院等。

數量方面,原來每年拍攝幾十部電影,到2018年生產故事片1082部,有上千個投資主體介入影片拍攝中。影院建設方面,2018年底,我國銀幕數達60079塊,穩居世界第一。

當然,新中國電影70年所取得的成就不只體現在數據里,更潛藏在一部部優質的作品中,特別是從2017年以來,《戰狼2》《我不是葯神》《紅海行動》《流浪地球》《哪吒》等創造票房奇蹟的影片,無一不是在類型創新、題材拓展中不斷探索,全部都是用硬實力說話。

回顧70年的奮鬥歷程中,中國電影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跨越式發展。拍了大半輩子的謝飛導演曾說,70年來,中國電影無論是在藝術上還是在商業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國電影不斷改進和克服困難,才能夠在今天成為世界電影的第二大市場。

而中國電影走向電影強國和電影大國的故事,仍在續寫。

參考資料 豆瓣電影,Doris-peach,《新中國電影70年》 中國電影報,鄭中砥,《最全梳理:新中國70年電影創作簡史》

整理 / 湖南豬血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