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里的文化折扣與情感共鳴

前不久,由著名演員梁家輝導演的《深夜食堂》登上銀幕,影片改編自安倍夜郎的同名漫畫,講述了一位中年大叔守着一間不起眼的弄堂小餐館,每到深夜開張,為每個到訪食客做一份只屬於ta的食物的故事。作為一個經久不衰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深夜食堂》曾被多國改編為影視作品,其中以小林薰版日劇《深夜食堂》最為知名,相較而言,韓國、中國多次改編、翻拍,結果始終不盡人意。分析其中的緣由,筆者認為文化符號在傳播過程中無法迴避的「文化折扣」與文本創作中缺乏的情感共鳴是造成《深夜食堂》「水土不服」的主要原因。

作為飲食文化的「文化折扣」

「文化折扣」又稱「文化貼現」,就電影藝術而言,「文化折扣」是指一國電影在海外傳播的過程中,由於引進國家的受眾難以認同影片中傳遞出的文化內容, 而導致影片價值的折損。飲食文化作為文化的一種,在國際化傳播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文化折扣」的現象。

《深夜食堂》的文化原型是日本漫畫家安倍夜郎創作的漫畫作品,爾後無論被改編為電視劇還是電影,在日本都頗受歡迎。究其原因,同日本的居酒屋文化是分不開的。作為飲食文化的一種樣本,居酒屋文化形成於日本「江戶時代」,由販賣清酒的「酒屋」發展而來。江戶時代,大量的武士被徵召而來,作為社會的底層常常面臨「吃飯難」的問題,因此,以釀酒、賣酒為主業的「酒屋」開始提供飯餐,漸漸地形成了可以「居」(即「坐下」)的酒屋,繼而發展成為文化交流的空間。二戰後,日本社會現代化發展加快,但是居酒屋內的文化交流並未改變,民眾對居酒屋文化有着非常高的情感認同,《深夜食堂》作為這種情感認同的投射體,獲得「叫好又叫座」的成功便顯得合情合理。

就文化版塊而言,雖然中國、日本、韓國同屬於儒家文化圈,但由於生活方式的差異,不可避免地產生不同的文化形態,尤其是最貼近生活的飲食文化。不同於居酒屋文化,中國的飲食文化尤其重「禮」:座次的長幼尊卑、飲食的行為規範、菜品的數目種類……從飯桌上,幾乎可以透視中國人的文化風俗與心理。因此,將《深夜食堂》搬上中國銀幕本身就存在「文化折扣」,中國人很難對以居酒屋文化為內核的作品產生情感認同。反觀過去我們圍繞飲食創作的作品,不管是作為電影的《食神》《飲食男女》《喜宴》,還是作為紀錄片的《舌尖上的中國》,由於對本民族飲食文化認同感的存在,均取得了不錯的反響。

缺乏情感共鳴的文本創作

是否由於「文化折扣」的存在,文化產品就無法實現海外傳播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基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論框架,藝術作為文化載體,同樣可以讓不同國家的人產生同呼吸、共命運之感,國別的不同、民族的差異,無法消弭情感的共通性。因此,在電影中尋找和嵌入人們共通的感情,引發受眾的情感共鳴,是降低「文化折扣」的有效措施。

遺憾的是,梁家輝導演的《深夜食堂》雖然在敘事上做了一定的努力,比如拳擊手開源不斷努力擊敗前任冠軍,調香師小美與大學學長互相喜歡卻無法終成眷屬,小雪與阿信通過音樂相識相知最後卻天各一方……但並未引起足夠的情感共鳴,原因在於文本創作的細節處理上忽略了觀眾的感受。

影片中,開源與其母親蓮嬸經常到食堂吃飯,蓮嬸習慣性地假裝喝醉,然後讓兒子開源背回家,這一情節本身頗具溫情和淚點,尤其是觀眾得知蓮嬸早年被丈夫拋棄,對安全感、對愛的渴望非常強烈,但是兒子開源總將「死老太婆」掛在嘴邊,這種稱謂雖然就特定故事的母子間使用無可厚非,或者說為了顯示出足夠的熟悉感,但對於觀眾而言,無疑會排斥這種存在「不尊重」嫌疑的做法。同樣地,小美與大學學長的情感邏輯是典型具有「逆襲」色彩的灰姑娘遇上白馬王子的故事,這種情節放在青春片或者愛情片中沒有問題,但在《深夜食堂》這種貼近真實情感的影片中,往往會讓觀眾齣戲,相比較而言,唐宋與思思的情感線反倒有章可循。另外,梁家輝飾演的食堂大叔在劇情中與兄弟存在矛盾糾葛,矛盾的暴發點卻是其兄弟粗暴執法被「大叔」制服,這樣的情節在《戰狼2》中是錦上添花的元素,但《深夜食堂》的類型定位是溫情的劇情片,放在這裡便會大打折扣。總之,類似細節處理不當的例子還有很多,筆者不再贅述。大量的不當處理,消解了《深夜食堂》在敘事上建立情感共鳴的努力,最終無法「直擊人心」,只會讓觀眾不斷齣戲,使電影淪為類型元素的雜燴。

綜上所述,客觀上的「文化折扣」與主觀上的缺乏情感共鳴的創作,最終讓《深夜食堂》的改編再度失敗——之前已有2017年黃磊主演的《深夜食堂》的折戟。其實,就影片而言,如果拋卻「文化折扣」與「情感共鳴」的因素,單純創作以美食隱喻人生百態的影片,仍然是一部優秀的作品,可惜,當影片中身為湖南人的思思與唐宋面對一盤蛋餅思鄉時,也宣告了這一路徑的失敗。(張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