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店人見多了明星,早就見怪不怪了」

2019年6月,浙江橫店影視城裡,安瀾導演用對講機指導演員的表演細節。(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全文共3098字,閱讀大約需要6分鐘

  • 十幾萬人口的橫店鎮,至少三萬人從事演員工作,影視城附近形成許多演員村。住宿、餐飲、運輸、服裝道具製作等就業機會也隨之產生。2014年,橫店鎮擁有賓館客房床位兩萬餘張,大大超過東陽市區。

本文首發於《南方周末》國史新記·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報道之進化地標

文 | 南方周末記者 劉悠翔

責任編輯 | 宋宇

1999年,美國《好萊塢報道》雜誌刊登長篇報道,介紹浙江小鎮橫店,把那裡落成不久的影視基地稱為「中國好萊塢」(Chinawood)。

文章的作者是美國人類學教授顧尤勤,他早在1980年代就造訪過橫店。這座落後閉塞的小鎮四面環山,沒有鐵路、港口、機場,也缺乏自然資源。當地歌謠唱道:「抬頭望見八面山,薄粥三餐度饑荒,有女不嫁橫店郎。」他那時無法想像,橫店將擁有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

「橫店人見多了明星,早就見怪不怪了。」媒體人陳林旭回憶,謝霆鋒第一次來橫店,以為會遭粉絲圍堵,帶了八個保鏢。「結果八個保鏢沒事幹,第二天就被謝霆鋒打發回去了。」明星在橫店彷彿找回了成名前的自在,「寬心大膽地出門吃飯、散步,有的還加入了橫店人晨練的隊伍」。

1

沒有資源,就不能無中生有?

橫店很早就因發展鄉鎮企業聞名全國。

1975年,橫店公社委託大隊書記徐文榮辦繅絲廠。此後二十多年,徐文榮辦過七百多家工廠和公司,90%都發展得很好。

徐文榮的重要經驗是搞基礎設施建設。「改革開放初期,外地客商來,一看郵電二看路,三看項目四看住。可人家到了橫店,電話打不出,路是泥沙路。住沒好住處,工作之餘更是沒個去處。」他發現,一些客商來一次就再也不來了。

鄉鎮政府沒有獨立的財政,沒錢給橫店修橋修路裝電話,徐文榮就自己做。從1980年代中期開始,他的鄉鎮企業每年拿出一大筆資金,建郵電大樓,開通長途電話,拓建村鎮公路。每年還發放200萬元煤氣液化氣補貼,鼓勵村民不要上山砍柴。

徐文榮深知,橫店的人才、土地、水資源和環境容量都很有限,「想把工業規模搞得很大很大是不可能的」。他開始考慮發展旅遊業。

1990年代初,徐文榮去找浙江省旅遊局局長局長問橫店有沒有名山大川和名人聖地,徐文榮直搖頭。「局長說,什麼都沒有,你搞什麼旅遊嘛!還是老老實實搞你的工業吧!」徐文榮回憶,「我不服氣,心裏想,沒有,就不能讓它無中生有?」

到1995年,徐文榮已經在橫店建起文化村、度假村、體育館、博物館、影劇院。「沒有這些文化設施,恐怕就沒有後來的橫店影視城。」

1984年,電視劇《紅樓夢》劇組在北京西城區建造大觀園。1987年電視劇播出時,大觀園也作為旅遊景點開放。同一年,中央電視台無錫影視城基地建成,這是中國最早規劃建設的影視城。1991年,其中的唐城開放參觀,短期收回全部投資。

「我也去看了,確實火得不得了。」徐文榮回憶,「我心裏想,要是在橫店也建幾個拍攝基地,旅遊不也很快會火起來嗎?」1995年12月,謝晉導演為影片《鴉片戰爭》到東陽盧宅選外景。陪同選景的是浙江省電影公司副總經理趙和平,他建議謝晉也到東陽橫店鎮看看。歷史機遇出現了。

2

「絕不耽誤你一天拍片時間」

謝晉臨時造訪橫店,徐文榮陪同參觀了幾處景點。謝晉客氣地回應:這些景點好是好,可惜我要拍的電影用不上啊。

徐文榮沒有氣餒。他聽謝晉說起,影片拍攝製作時間很緊迫,但外景建設仍未落實。「我當時就說,建到我們橫店來,我出錢給你建。人家用一年時間,我們用半年,保證按你要求建好,絕不耽誤你一天拍片時間。」徐文榮回憶。

半個多月後,《鴉片戰爭》劇組來橫店選定外景基地,這裡將重現戰前的廣州街景。美工師們經過幾年考證設計而成的模型,運往橫店時整整裝了四輛大卡車。

整個基地佔地319畝,工程量大,謝晉對細節的要求又很嚴格。他提出,街道必須用舊石板。徐文榮只好派員工購買新石板,拿去附近農村換購舊石板。「廣州街」外景基地三個月即完工,《鴉片戰爭》順利開機,並於1997年7月1日公映。此後,來橫店的劇組和遊客越來越多。

嘗到甜頭的徐文榮迅速擴張。1997年,陳凱歌導演的《荊軻刺秦王》主場景秦王宮選在橫店建設。其面積是「廣州街」兩倍多,後廣場就能容納幾萬人。四面環山的橫店沒有這麼大的平地,施工隊炸平了八個山頭。趕工正值雨季,為防止炸藥浸水,爆破組創造性地想出在炸藥外邊套上安全套。周邊縣市的安全套一時被他們買得脫銷。六個月後,秦王宮建成。

1998年,橫店緊挨着「廣州街」建成「香港街」,供《補天裂》劇組拍攝。至今,廣州街香港街景區門口還立着十個大字:「橫店影視城從這裡起步」。「清明上河圖」景區同年建成開放,以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為藍本,再現當時世界最大城市汴梁的繁華景象。

「後來,陳凱歌想拍《李自成》,希望橫店建紫禁城。」徐文榮回憶。1998年,以北京故宮為原型,按1:1比例建造的明清宮苑開工,歷時七年建成。

橫店影視城旅遊雜誌社總編輯曾毓琳回憶,橫店影視城起初沒有盈利,有一年虧損數千萬元。1999年,《經濟日報》刊登長篇報道,主標題「橫店影視城,成敗誰能知」用了特大號字體。

3

沒有劇組來拍戲,遊客也不會少下去

進入2000年,橫店影視城建成了十大影視拍攝基地和國內最大的兩個攝影棚。「國內許多影視基地死就死在場景單一,沒有規模。」徐文榮分析,橫店影視城想發展,就要儘可能滿足劇組對各類場景的拍攝需要,「帶着劇本進來,帶着片子回去」。

場景使用費是大部分影視拍攝基地的主要收入來源。然而,2000年3月,徐文榮宣布放棄這項收入,所有赴橫店拍攝的攝製組,都可以免費使用影視城所有場景。曾毓琳估算,免費政策至少能給每個劇組降低300萬元拍攝成本。

徐文榮看重由此帶來的生意。十幾萬人口的橫店鎮,至少三萬人從事演員工作,影視城附近形成許多演員村。住宿、餐飲、運輸、服裝道具製作等就業機會也隨之產生。2014年,橫店鎮擁有賓館客房床位兩萬餘張,大大超過東陽市區。

「第三產業是無煙工業,就業門檻低,適應面廣,勞動力的文化水平差一點也沒關係。」徐文榮介紹,橫店鎮有數千人超過勞動力年齡仍然在工作,就業率超過100%。

2010年,橫店影視城升格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如今又成為全國最大的影視旅遊體驗主題公園。曾毓琳引用其經營者的判斷:「現在,即使沒有一個劇組來橫店拍戲,我們的遊客也不會少下去。」那一年,橫店影視城在「中國旅遊百強景區排行榜」名列第四,全年接待遊客841萬人次,僅次於故宮、張家界和頤和園。

「有人說,橫店造的都是假的;說我徐文榮就是造假大王。」徐文榮回應,「我承認,橫店影視城的那些拍攝基地,的確是以假亂真。」

事實上,城中大部分景點並非仿建,而是根據考證重建,甚至發揮想像力創造的。秦王宮原型秦咸陽宮毀於兩千多年前,由北京電影學院設計師根據遺址復原圖,經過多方考證設計而成。現實中秦始皇陵尚未開挖,橫店卻通過想像,把它建在秦王宮的地下一層。

1998年,陳凱歌的電影《荊軻刺秦王》於橫店拍攝,上映後反響和票房並不理想。美術師屠居華卻意外獲得戛納電影節的技術大獎,那得益於影片兼具宏大和精細的場景製作。

歷史與虛構隨時在橫店影視城對話。走在秦王宮復道,導遊會告訴遊客,這裡曾是秦朝中宮第三道機關門,文武大臣平時進出宮殿的通道。她隨即補充,《尋秦記》中古天樂飾演的項少龍就是從這裡進出秦宮。來到四海歸一廣場,導遊在介紹廣場的歷史功能外,也不忘提及《英雄》中無名萬箭穿心的鏡頭就在這裡拍攝。

「秦始皇統一中國是大功勞,但是,真正留到現在,看得見,還能直接創造經濟效益的,只有一個長城一個兵馬俑。」在一次內部大會上,徐文榮表達了對橫店影視城的期待,「有這麼一個強大的物質基礎,將來我們橫店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永遠倒不了的。打開城門,元寶就會送進來。」

(參考文獻:《徐文榮口述:風雨人生》《橫店的四季戀歌》)

細數70年變遷,新中國的圖景可以通過拼接一個個地標來展現,或是一座城,或是一棟樓,或是一塊碑。斗轉星移,風雲際會。地標早已不只是地理符號,也成了歷史的記號。

沿着地標,回望來時路,我們看到了中國這70年:蜿蜒前行、不斷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