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國家破產日》破產的不只經濟,還有信任

印象里,除了奧運會,其它讓我強烈感受到「同呼吸共命運」的大事件,幾乎都是災難,地震,海嘯,金融危機,上個月老家發生的火災……是值得舉杯相慶的盛事太少了嗎?應該不是,全世界每年都在舉辦各種盛大的節日,賽事……

我想,是因為災難面前,我們更需要彼此。

事實上,所有波及到民族,國家,甚至全人類的大災難,都是靠着每一個人共同努力才成功跨過去的。需要這樣,也理應這樣,但總有些手握權柄和資源的歷史異端,為了權力和私慾,在災難面前對民眾的利益不屑一顧,並進行大肆的擾亂和破壞,致使民眾難以為生。

一向敢為天下先的韓國電影,這次把目光投向了1997年爆發的金融危機。

受金融危機的重創,股市暴跌,貨幣大幅貶值,失業率狂飆,韓國大型工業企業接二連三倒閉,前三十家財閥有六家宣告破產,外匯儲備跌至38.4億美元,而僅僅兩周後要償還的外債就超過100億美元。

因為無法償還高債,韓國宣布接受IMF550億美元的援助。

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名義上是扶持各國經濟發展,實則它和美國財政部早已協定出一系列嚴苛的條件,表面上是援助韓國經濟,實則旨在讓韓國成為美國的附庸。

而把韓國陷入這種境地的,卻是少數幾個掌權者主導的。由影帝劉亞仁,影后金惠秀共同出演《國家破產之日》,講的正是韓國接受IMF援助前一周的故事,

暴風雨發生前總是平靜的,甚至會出現反常的「風景這邊獨好」。

經過多年的發展,韓國在經濟,國力,民眾的生活水平上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好氣象。

1988年,舉辦了全民引以為豪的漢城奧運會。

1996年,加入OECD,正式躋身發達國家行列。

到了1997年,韓國國民人均所得維持在1萬美元以上。85%的韓國人認為,自己已經是中產階級了。

然而就在同時,金融危機席捲亞洲,外資察覺到不妙紛紛撤離。股市暴跌,貨幣大幅貶值,失業率狂飆。韓國成為亞洲四小龍中受創最嚴重的國家。

韓國銀行通貨政策小組組長韓時賢(金惠秀飾),最早預見國家破產的跡象。為了拯救國家經濟,減少國民損失,韓時賢帶領自己的組員到處奔走,收集相關數據,制定有效措施。

一個國家出了問題,相關人士立馬採取措施前去補救,是國家正常運轉的保障,也是國民信任他們國家的基石。

然而,正確的韓時賢卻處處受阻。手握大權的財政部次長(趙宇鎮 飾)等人,為了在政權交替之際建立新秩序的利益集團,處處阻撓韓時賢的推進計劃,企圖做空國家,把國家和民眾的利益握在自己手中。

所有對民眾對國家有利補救方案都被拒絕,轉而選擇對少數人有利的反感,並且以權勢壓迫實行下去。

韓時賢主張馬上向民眾公開預警,被這樣做回造成恐慌為由拒絕。

韓時賢提出民眾有權利知道後,次長面無表情甚至面帶譏諷的回答:你口中的權利有那麼重要嗎?事實上,不僅沒有公開,還繼續在新聞里反駁金融危機的「謠言」。

與此同時,在會上反對韓時賢的官員,卻將內部消息告知了大財團的董事,造成的結果就是,擁有頂尖財富的人在這場危機中化險為夷,而勢單力薄的中小型企業卻傾家蕩產。

終於,韓時賢決定不顧自己的職業前途公開叫板惡勢力。她召開記者會公開真相,希望能夠盡自己的努力挽救民眾的損失,第二天卻發現,所有的媒體全都隱去了這些報道。

因為政府的不作為,甚至反作為。國家的經濟陷入癱瘓,最先受到傷害的,當然是民眾。

原本想着擴大工廠規模,入駐大型百貨的碗具廠廠長甲秀(許峻豪 飾),簽下巨額合同卻因為金融危機面臨破產倒閉。

一檔電台的女性情感節目,觀眾來電不再吐露情感問題,而是越來越多抱怨起自己的經濟困境。家裡的房子被抵押,公司開始拖欠工資,店裡的客人越來越少……

國家破產在即,事實上,國家破產的不僅僅是經濟,還有民眾對這個國家的信任。

而最早看明白這一點的投機分子,成了這場災難的最大獲益者。

憑藉自己敏銳的商業嗅覺,金融公司財經顧問尹正學(劉亞仁飾)察覺到,媒報道中的一派祥和的金融市場背後,是各大公司的外國客戶要求撤資的異常,並從中嗅到了商機,於是他決定辭職,大舉做空國家,扭轉個人命運。

尹正學相信,遭遇沉船事故的時候,能先走的人,生存概率也會提高。

於是,尹正學召集老客戶,講出所有的金融方面的操作環節,激情四射的向大家布告,如何藉此機會做空國家,大發國難財。聽起來無懈可擊,但有清醒的客戶提出,他漏掉了一個環節,政府出面調控。

而這正是最弔詭的地方,民眾們相信政府,相信媒體,卻紛紛破產,家裡僅剩的資產被掏空。而投機者尹正學,憑藉對政府「要麼無能,要麼無知」的定論迅速翻身,大肆斂財。

回到這篇文章的開頭,最讓人有「同呼吸共命運」的,就是面對危機大家一起攜手共渡難關。是的,97的金融危機,重重難關之下,韓國瀕臨破產,又是韓國民眾捐金救國。很多家庭婦女甚至拿出自己的首飾嫁妝為國還債。

但是《國家破產日》並沒有表現這一幕,甚至一個鏡頭也沒有。

反倒在電影的最後,導演讓曾經在那危機中受到巨大衝擊的小老闆甲秀,跟兒子通了一個電話。並告誡兒子,誰都別信,只可以信任自己。

電影當然不是為了提倡「信任破產」,而是要警戒所有人,不要忘記傷痛,不要重複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