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會戰是抗日戰爭中時間最長、地域最廣、規模最大、殲敵最多的一次海陸空立體化戰爭,最終以中國軍隊撤守而告終,這次戰爭中國軍隊展現出頑強堅定的意志,利用地形,廣大的區域與日軍展開對決,極大的消耗了日軍有生力量,徹底粉碎了日本速戰速決使中國屈服的企圖。此戰過後日軍被迫停止大規模進攻,中日之間由戰略防禦階段轉向對中國軍隊有利的戰略相持階段。
背景
武漢會戰前,中日雙方已經在忻口、淞滬、徐州等地區進行了大規模會戰, 總共進行了近一年時間。日軍雖然在這些戰鬥中取得勝利,但是他們並沒有達到消滅中國軍隊主力,使中國屈服的目的。相反,中國軍隊在一次次的戰鬥中積累經驗,愈戰愈勇,在徐州會戰中,第五戰區長官李宗仁採用陣地戰與運動戰相結合的方式,並且巧妙地利用了敵人想要速戰速決的心理,引誘當時不可一世的磯谷師團孤軍深入,在台兒庄成功將其圍殲,取得了台兒庄大捷,極大的鼓舞了全國上下對抗戰的熱情。而後徐州地區的幾十萬軍隊順利撤出,保存了主力。此戰過後,東北、華北、黃淮地區已落敵手。日軍的下一個進攻重點自然是華中地區的武漢三鎮。
武漢的重要性
(1) 從地理上看,武漢位於長江中下游地區,是當時中國的第二大城市,周圍有許多湖泊島嶼,資源豐富;更重要的是它是粵漢線、平漢線等縱向鐵路的連接點,這是日本為了打通陸上交通線必須拿下的地方;在沿海城市接連失守後, 廣州成了國際上從海上援華的唯一港口,支援物資從廣州進入中國,經粵漢鐵路進入內地。因此如果廣州和武漢失守,對於國際援華就極為不利。
(2) 1937 年 12 月 13 日南京陷落後,國民黨政府遷都重慶,而國民黨中央黨部、軍事委員會以及外交、財政、內政等部都集中在武漢。武漢成了戰時首都, 甚至被評價為「隱然亦儼然為中華民族精神所寄託」。可見武漢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的重要地位。
(3) 日本在戰爭一開始就喊出了「三個月內滅亡中國」的囂張口號,但隨着戰爭的進行,日本沒有實現速戰速決,反而在中國戰場越陷越深。為了提早結束對中國的戰爭,早在攻佔南京開始,日軍大本營就開始醞釀對武漢的作戰。
1938 年初,日本大本營陸軍部便認為:「攻佔漢口作戰是早日結束戰爭的最大機會……決定集中國力於支那事變的直接解決,大概在本年中達成戰爭目的」。7 月 8 日,日本五相會議又制定《對中國現在的中央政權採取的對策》,進一步認定: 「發揮國家的所有努力,集中於消滅支那現中央政府或使之屈服。」…… 在 1938 年 7 月 31 日制定的《以秋季作戰為中心的戰爭指導大綱》確定:「抓住結束戰爭的機會」,「漢口作戰,肯定規模要大」,「漢口作戰的目的,在於摧毀蔣政權的最後的統一中樞——武漢三鎮」。從這些文件上看,日本認為拿下武漢就可以徹底打垮中國,摧毀中國人民的意志。
武漢民眾舉行紀念孫中山和反日大遊行的活動
(4) 日本大本營還認為攻下武漢可以分化國共兩黨的合作。當時周恩來等人在武漢配合正面戰場的抗戰,那段時間正是國共合作最好的時期?日本最高智囊團之一的昭和研究會中國問題研究所在徐州會戰後提出《處置中國事變的根本辦法》,裏面說道:雖然徐州會戰中我軍取得大勝,但慘敗的國民政府現在還在叫喊堅決抗日,毫無投降之意……漢口就是主要以西北各省為其勢力範圍的共產軍和主要控制着西南各省的國民黨軍之間的結合點,和兩黨合作的楔子。……所以,攻下漢口是絕對必要的。因為佔領漢口,才能切斷兩黨的聯繫,並可能產生兩黨的分裂。
綜上,武漢的重要性有這樣幾點:(1)中國繼續抗戰的核心基地;(2)地處中原,交通樞紐,國際援華通道,日本大陸交通線必經之地;(3)資源豐富,政治經濟中心,對全國人民抗戰信心有重要影響。
中國不能輕易放棄武漢,保衛武漢勢在必行。
(圖源網絡,侵刪。一直沒過審,分開寫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