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大白反而無能為力——《誰是被害者》

真相大白反而無能為力——《誰是被害者》

今天聊聊台劇《誰是被害者》。

片名The Victims' Game(2020) 。

這部Netflix出品的台劇一經播出,就立即引起人們的熱議。

以往只能在美劇英劇中看到的血腥恐怖場景,在《誰是被害者》中變得司空見慣,第一集就出現了被強酸溶解高度腐爛的屍體。本劇鏡頭毫不避諱這些可能引起某些人不適的畫面,恨不得盯着拍個大特寫。

第一集就如此引人入勝,按照Netflix的慣例,一口氣放出全8集,觀眾們更是追得停不下來。

由於話題敏感性,華語犯罪題材的劇集本來就少,能夠讓觀眾們位置較好的作品更是鳳毛麟角。劇本創作和審查兩道關卡,讓犯罪題材劇集如同帶着腳鏈跳舞。

出品方換成Netflix後就不一樣了,至少審查時少了很多顧慮,最重要的是劇集本身素質。

從《誰是被害者》整體效果來看,Netflix能夠成為流媒體大佬,的確在選題和製作上有兩把刷子。

《誰是被害者》圍繞一系列命案展開,男主角方毅任是一位鑒識專家,也就是類似《CSI》中的犯罪現場調查員。方毅任畢業後在警局一直從事犯罪現場鑒識工作,工作態度認真、業務水平高超,是警局裡不可多得的優秀人才。

但同時方毅任身患亞斯伯格症,也就是孤獨症,可以認為亞斯伯格症是一種自閉症,被認為是「沒有智能障礙的自閉症」。

簡單地說,方毅任身上集中了高智商低情商,是一個比較典型的美劇偵探劇集類型男主角設定。

和他共事的警察趙承寬則是一個剛獲得職務升遷的刑警隊長,剛升職就遇到社會關注度極高的連環兇案,新官上任三把火,趙承寬的日子也不好過。趙承寬性情急躁,為人正直,對待工作同樣也是一絲不苟兢兢業業。

趙承寬與方毅任性格形成鮮明對比,這就像美劇里男二號的設定,用一個互補型性格角色與男主角共同推進劇情。

徐海茵是一名報社記者,擔任劇中社會監督力量。

徐海茵的轉變對應着本劇演繹側重點變化,原本小記者只想着挖出一個大新聞,好給新東家看看自己的本事,但隨着案件發展不斷深入,小記者內心的良知被深深地刺痛,她決定將重點從吸引眼球轉移到關愛普通人。這種轉變瞬間讓報道有了溫度,比那些總想着跑得快、挖個大新聞的記者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誰是被害者》短短8集,每集都有自己的名稱,分別「指紋」「報道」「蠟燭」「車站」「刺青」「遺願」「水芫花」和「傘」。

每集的名字分別對應當集重點,是點睛之筆。

《誰是被害者》一開場就擺出一件極為搶眼的案件,一個人死在浴缸里,浴缸里倒滿強酸,屍體被溶解地七七八八。被害人的身份無從辨別,只能從現場留下的衣物進行判斷,一切證據似乎都將被害人指向了某位過氣歌手……

如果案件單單是這樣簡單,《誰是被害者》也不會如此引起熱議了。《誰是被害者》妙就妙在表象之下隱藏着很多秘密。

隨着案件調查深入,被害人的身份與現場屍體就像俄羅斯套娃一樣,一環接着一環,刑警們傷透腦筋的同時,觀眾們也是頗為燒腦。

《誰是被害者》劇情編排十分緊湊,前幾集一直在安排出現各種各樣的命案,而且手法十分新奇獨特,看起來不像自殺,但又有點兒蹊蹺。

真相大白時,觀眾們不由的感慨,沒點兒科學知識根本不敢設計案件吶。

劇中這麼多被害者中,都是生活不如意者,他們生活在歧視、壓迫、流言、欺騙之中,終日鬱鬱寡歡,唯有死亡才能讓他們找到生命最後的意義。

這其中有身體里住着女孩的性別認知障礙,有吸毒整容無望的過氣藝人,有被大企業壓榨乾每個毛孔的社鬼,有被親兄弟欺騙玩弄的藝術家,有活在殺人愧疚中的少年犯,有被利益集團逼迫的低保人士,有被家人拋棄缺愛的小年輕。

他們的共同點就是生活在暗無天日的社會底層,根本感受不到社會的溫暖。每天在冷言冷語中苟且偷生,失去了對生活的熱情和希望。

或許很多人平時根本想不到這些群體,如果不是劇集將鏡頭對準這些人,我們似乎不會意識到還有一個群體和我們呼吸着一樣的空氣。

畢竟現在社會垂直度太高,能夠解決溫飽的人根本無法想像向下的社會是什麼樣的。

作為偵探題材劇集,《誰是被害者》最後的落腳點還是放在案件偵破過程。刑警們能做的也僅僅是抓捕這些刑事案件的兇手,抓捕工作很重要,整個過程看起來也十分緊張刺激,只是有點像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感覺。

刑警們抓捕的只是具體案件中的小惡,可惜的是,對制度型系統性作惡無能為力。位高權重者可以用各種正當手段橫徵暴斂,觸犯法律的話就修改法律好了。《誰是被害者》中,抓走再放掉的都是掌權者的代言人,真正被抓的都是無依無靠的心灰意冷者。

在人吃人的制度中,無權無勢者隨時會成被害人。不僅是劇中不幸遇難的幾個人,壞的制度就是在系統性作惡吃人,這才是悲劇的癥結。

《誰是被害者》片頭反覆出現有關自殺預警的提示,在全劇末,劇情也回到積極向上的主旋律上來。畢竟總不能拍到最後說自殺是解決問題的終極手段吧。

比起自尋短見,真正的勇士會選擇勇敢地活下去。活着比死去更需要勇氣。只要有一絲活的希望,就要勇敢的抓住,跌倒了可以再爬起來,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灰心就被人慫恿着尋死。

演員們的演繹手法有待討論,表現得好不好就看各位觀眾如何評判了。

比如男主角方毅任,如果不說他有亞斯伯格症,但從他的表現來看,或許僅僅是個不善交際的宅男形象。

徐海茵、江曉孟表現得很淡定,大部分時間沒有情緒起伏,可能是角色本身已經對這個病態社會麻木,也可能就是演員面癱。

林心如飾演的李雅均倒是一個帶給人驚喜、或者說驚嚇的角色,她的出現讓這部偵探劇有了驚悚恐怖劇的氣質。林心如佔據海報主要位置,在劇中也是關鍵角色,只是這個角色和她留給觀眾們的記憶差的有點大,誰能想到當年的格格變成了嬤嬤。

活着比尋死更需要勇氣,

真相大白反而無能為力。



這裡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歡迎關註:妙看影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