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識」張愛玲,讀她的洞悉人情冷暖,寫盡人間悲歡

文 | 劉素萍今年是張愛玲誕辰100周年,不知不覺中這位亂世才女已經離世25年了。可是我總覺得她依然鮮活地存在,因為有她遺世的文字作伴。

我最早「結識」張愛玲,是一本台灣作家魏可風的《臨水照花人》,隨後幾年裡,拜讀了張愛玲的大部分作品,觀賞了與之相關的電影與電視劇,可謂一個地地道道的「張迷」。我第一個QQ名字用的就是「臨水照花人」。記得當時還有人問我:「你是山東臨沂市沂水人嗎?」我回復一個尷尬的表情符號作答。

十多年前,我在「紅袖添香」網站遇到一位叫「冷雨」的編輯。因為共同的愛好,一來二去我們就熟悉起來。後來,我收到一個包裹與一封信,包裹里是一雙手繡鞋墊和一條武昌魚,才知道她是武漢人。隨後,我也手寫書信一封,又寄上一套《張愛玲文集》作為回贈。果不其然,「冷雨」也是張愛玲的忠實「粉絲」,那套《張愛玲文集》讓她愛不釋手。

我看的由張愛玲小說改編的第一部電影,是黎明和吳倩蓮主演的《半生緣》,記憶最深的是沈世鈞第一次去顧曼楨家,她弟弟似乎有點排斥沈世鈞,調皮的弟弟就在沈世鈞的碗里偷偷撒了好多鹽,而沈世鈞只是尷尬地看了顧曼楨一眼,然後面不改色地喝下了那碗湯。短短一個鏡頭,而我卻記住了,因為那是沈世鈞深愛顧曼楨的一個小細節。後來,又看了林心如主演的電視劇《半生緣》,感覺沒有電影版好看。

讀張愛玲,最讓人回味無窮的是她字裡行間所滲透的人與人之間情感的深刻理解,對人心的透徹描摹,以及對人性最徹底的體貼與悲憐。

讀《傾城之戀》,最好看的是白流蘇與范柳原鬥智斗勇的過程。離過一次婚的白流蘇渴望找到長期飯票,揚眉吐氣,向勢力的娘家人證明自己。而浪蕩慣了的范柳原,對白流蘇固然有愛,卻還未到情願犧牲一部分自由,承諾婚姻的地步。意料之外的是,最後竟是一場戰爭,成全了這個亂世佳人。電視劇《傾城之戀》男女主角又是我喜歡的黃覺和陳數主演,看了不止一遍。

然而,讀張愛玲的文字並不輕鬆,需凝神靜氣、仔細揣摩。比如《色戒》,第一次讀沒讀懂,看了李安導演的同名電影后,回過頭來再讀小說,還是迷迷糊糊。是張愛玲將時代的殘酷與冷漠、人性的虛榮與自私通過《色戒》表達出來?還是把自己暗喻為王佳芝、易先生比作胡蘭成,將她對胡蘭成愛恨交織的情感表達出來?

張愛玲洞悉人情冷暖,寫盡人間悲歡。對人性看得如此透徹的一個人,卻在愛情上「零智商」。高傲冷酷的才女張愛玲,一不小心愛上了薄情的胡蘭成,愛到「低到塵埃里,但她心裏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幾番掙扎,即使拔出了讓她歡喜讓她憂的那根刺,但傷痛卻永遠留在了心裏。

由三毛編劇,秦漢、林青霞、王祖賢出演的電影《滾滾紅塵》,據說映射的就是張愛玲。影片中的一對亂世佳人沈韶華和章能才,分別被貼上了張愛玲和胡蘭成的標籤。而現實中,但凡了解「張胡之戀」的人都知道,張愛玲與胡蘭成的愛情遠沒有電影中那樣凄美,胡蘭成留給張愛玲的只有不堪。胡蘭成的愛情觀,沒有電影里貼着他標籤的章能才這麼正面,對愛情從一而終之於他來說簡直是彌天的笑話,這才有了張愛玲與他的傾城之戀,轉而變成了情天恨海。

張愛玲從小缺乏父愛,遇上了大她十五歲的胡蘭成,而胡蘭成舞文弄墨,極富情趣,也很懂得女人心。正因為他「懂得」她,所以她愛上了他。雖然張愛玲是個文學奇才,但她畢竟也是一個女人,一個有着自己喜怒哀樂的世俗小女人。

有人說,如果張愛玲沒有遇見胡蘭成就好了。可人生沒有如果,都是現場直播。現實中,又有多少女人像張愛玲一樣,在愛情中迷失自己,飛蛾撲火般愛上一個不該愛的人呢!

1996年,74歲的張愛玲在美國洛杉磯公寓孤獨地死去,被人發現時已經去世一周。

作者簡介:劉素萍,筆名泉魂江韻,人民銀行退休幹部,山東人在武漢。文章見於《知音》《演講與口才》《做人與處事》《博愛》《花開不敗》《遼寧青年》《知識窗》《生命時報》《齊魯晚報》《武漢晚報》等多家報刊雜誌及《揚州拾味》《山東金融文學》等多家公眾號。微信號:sdlsp0909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佈,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