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榮耀》:只會「努力」的孫弈秋,像極了剛入職場的你們

  至今我仍記得初入職場時,當時我們的老領導告訴我們的話:「在職場,如果你們只會努力,那最好不要進入這家公司,我要說的是,在競爭激烈的殘酷職場,努力只是准入門檻,僅此而已。」

  這話當時我們沒有聽明白,我一直認為一個人如果足夠努力,那還有什麼事情是辦不成的?努力=成功,這是我早年間一直深信的公式。

  但隨着自己在職場中呆的時間越久,我也漸漸發現,只會「努力」顯然是遠遠不夠的。今天的職場中,努力的人實在太多了,一抓一大把,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並沒有因此縮小,而是進一步拉大了。

  由此可見,努力這件事,不該是我們一直過分強調的優勢點,努力應該是由內向外自發性的最為基本的職場守則。

  最近熱播的職場大劇《平凡的榮耀》,講述的就正是這麼一個無學歷無能力靠背景進入投資公司的職場小白孫弈秋(白敬亭飾),前期憑藉自己的努力奮起的故事。

  這部劇之所以吸引我,除了孫弈秋的設定之外,另一點就是我非常喜愛的男演員趙又廷也為男主的雙男主電視劇。

  劇中的孫弈秋是一個只有高中學歷的職場小白,干過售貨員、送過外賣、還做過代駕;是的,就這樣一個履歷「平平無奇」的人,因為自己神秘的關係背景,被安排進了一家大型投資金融公司工作。

  白敬亭在劇中飾演的職場小白孫弈秋,的確把一個剛進入公司的那種窘迫和不知所措飾演的非常到位。但劇中孫弈秋的各種行為,以及要在上司面前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說出我會努力的話語,是不是也像極了剛入職場的你們?

01

  只會說「努力」的職場,遠遠不夠

  初入職場,你相信「人定勝天」,相信努力一定能夠獲得最大程度上的回報;當你以努力為信念基石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多事情其實並不是你光努力就可以去實現你想要的結果。

  劇中孫弈秋沒學歷沒能力,靠着母親的關係進入了一家大型投資公司當實習生,就這樣一個履歷平平甚至連「獨角獸」什麼意思都不知道的投資小白,這時候僅僅憑努力就能夠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嗎?

  我認為這在現實職場中,是幾乎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劇中金宸資本是一家相對大型的投資公司,業務部門劃分嚴謹,實習生眾多,在這樣殘酷的競爭中,我實在難以相信一個真的什麼都不會的投資小白能夠僅憑努力留在最後。

  儘管我們說職場中有關係很重要,但有關係最多只能為我們鋪路,並不能為我們今後的職業發展提供更大的舞台,在這一點上,服眾也是一個很有必要的因素。

  電視劇《平凡的榮耀》羅sir大概看了前兩集的樣子,孫弈秋在職場中的表現目前來看的確很讓我失望,什麼都不會什麼都懂不可怕,更可怕的是你竟然連問都不會問。

  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我記憶頗深,孫弈秋來到打印室複印一疊文件,看到打印機卻根本不會操作,這時候走進來了另一個實習生,孫弈秋看着她一番操作,就是不去問,最後還是對方主動來教他操作打印機,這樣的劇情,在現實職場中,孫弈秋不會「活過」第二集。

在職場,為什麼只會說「努力」遠遠不夠?

  說到這裡,我想起了我剛當實習生的時候,有一次陪公司主管去見客戶,在深夜十二點回家的路上,主管語重心長地告訴我:「你知道這個城市現在還沒睡覺工作的人有多少嗎?他們都和你一樣表現得足夠努力,足夠勤奮,但最後能夠爬到高位的又能有多少?你知道我們公司這期來了多少實習生嗎?最後又只會留幾個名額?在任何公司你都得記住,光去拼努力,你永遠也拼不過那些比你更努力的人,比努力更重要的是多思考,多動腦,掌握方法並不斷總結自我學習,這些才是職場中最大的競爭力。」

  這段話,我一直記到今天。也促使了我不懂就去求助,多溝通多學習別人的工作方法這樣善於思考的「學習捷徑」。

  職場中我從不相信雞湯,因為那是給需要喝雞湯的人灌輸的。我們要學會看到現實,注重反饋和改進自己,這一點遠比職場中的努力要重要的多。

  很多人都在埋頭努力,但善於思考的人卻極少極少。

二、除了「努力」,職場還需要什麼?

  孫弈秋之所以能夠靠努力,是因為他的背後是金宸資本的真正老大。但對我們更多職場人來說,沒有關係的職場,僅僅憑努力,還無法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正如我在前文所說的那樣,在職場中,努力就和有學歷的人一樣,一抓一大把;每個人職場人都會承認自己已經足夠努力,足夠用功。

  我的遠房表弟前幾天又換了一份工作,他給我打電話問我的意見,這次他做的是一份貸款行業的電銷,他在電話里細數自己有多麼多麼努力,電話每天都要打一百多個,晚上九點回到家還有背話術,處理客戶異議到十一點多,完了耍會手機就只能睡覺。

  我聽完了,卻也實在不好向他提什麼意見,只能說這份工作還可以,適合年輕人做。

  當一個人把努力掛在嘴邊的時候,即使你真的很努力,可在旁人聽來,也就那麼回事。我曾建議我表弟去互聯網公司做銷售,學習到的東西又多又快,可表弟以沒有經驗和什麼都不會推辭了。

  作為聽眾的我來說,表弟的職業道路,依然還有許多路要走。

  現如今,努力作為職場人必備的「通用技能」之一,已經不足以充當職場競爭力了。除了努力,方法也很重要。

  但如果我問你,什麼是方法?估計很多人答不上來。

  方法是什麼?在我看來,方法是一種小路,一種捷徑的道路,儘管不被很多人所知,但小路的確是比走大路更快的一種方式。

  但每個人的方法可能都不一樣。當你你面對某種未知的事物的時候,你會採取怎樣的方式去學習?這種方式是否是你最為快捷的學習方式?找到了這種,我認為就是找到了職場中的「方法」。

  方法,是在學習和工作中最為便捷的一種工作方式。這需要我們去摸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屬於自己的快捷工作方式,同樣的一個小時,你的產出效率比別人快,那麼你的方法就比別人有效。

  看起來深奧的東西,其實就是這麼簡單。

  但我們如何知道我們的方法是否足夠有效呢?就自己而言,你在做某件事或者學習某個知識點的時候,你很難去評估自己是早上或是晚上學習工作最有效。換句話說,檢驗方法是否有效,這同樣是一個難題。

  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定期自我反饋總結。很多公司都有開月度會議季度會議的習慣,同樣也是為了自我反饋與總結,揚長補短,這是自我反饋的點。

  在職場光靠努力是不行的,我們還需要找到方法並去驗證方法的可行性,定期自我反饋,總結自己的錯誤並提出改進的方案,多獨立思考,方才是職場的最大競爭力。

  努力是值得我們去肯定的,但在這個人人都在努力的時代,僅有努力還遠遠不夠,這一點不管是對職場小白還是職場老司機來說,都同樣如此。

  職場競爭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我們長時間的積累,找對方法,不斷自我反饋思考,最終才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只會「努力」的孫弈秋,顯然還遠遠無法在這個職場中生存下來。要想走得更遠,我們要學習的地方依然還有很多很多,每一步背後所需要付出的代價,都遠非「努力」二字,就可以輕易囊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