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拍出了偽歷史?這群「八百壯士」,歷史結局又是如何?


電影《八佰》如今也快上映一周,目前這部電影口碑出現兩極分化。

(電影海報)

當然,作為疫情之後第一部在院線上映的新電影,之所以這部電影爭議大,主要這張照片太爭議:

孫元良何許人也?

之前歷史叔就有過介紹,這位著名的「飛將軍」,在北伐南昌之役、抗戰南京保衛戰、解放戰爭淮海戰役、淞滬戰役以及成都逃台,都屢次臨陣脫逃。

(孫元良)

除此之外,他還剋扣軍餉、倒賣抗戰物資,甚至還企圖侮辱上海學生慰勞代表,編造各種「打游擊」的口號來推卸責任。

因此這樣一個劣跡斑斑的人,為何偏偏導演選擇這樣一個照片呢?這種操作實屬迷惑。

四行倉庫戰役,本質在只是一場「作秀」

八百壯士,事實上為了迷惑日軍,所以才謊稱八百,但實際上只有四百多人。

作為淞滬戰爭最後末尾,無論這場戰役打不打,都無法改變國民黨軍隊全線潰敗的事實。

(四行倉庫歷史照)

之所以這群士兵留下來堅守,不僅是拖延日軍進攻速度,更多是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政府,希望通過九國公約簽字會議上,能夠向國際社會證明此時他們還在堅守抵抗法西斯侵略者,從而能夠得到其他國家的幫助和支持。

因此,這場戰役越是打得慘烈,越能體現出國人在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堅決態度。

(硝煙瀰漫的大陸銀行倉庫與四行倉庫)

這場「作秀」最後結局,又是如何?

從10月27日到30日,在這4天的戰役,不少上海市民不顧大雨集中在蘇州河南岸,為400多名戰士吶喊助威,也紛紛運輸物資和糧食,同時吸引不少國外媒體的關注。

到了10月29日,英美等國派代表向國民政府遞交了請願書,要求以「人道主義」為由停止戰役。

但是事實這場戲並未「感動到」西方政客,他們更多關心自己在華的利益,更關心日軍的炮灰是否會影響到他們在租界上的權力。

(九國公約簽字會議)

而蔣介石經過多次考慮,認為堅守四行倉庫目的達到了,最後下令部隊10月31日撤離倉庫。

租界也出面與日軍反覆磋商,要求中國軍隊撤退,而日軍指揮官松井石根要求英方:這群士兵撤退到英租界後務必全部繳械,並且限制其行動自由,否則日軍將會繼續追擊。

問題是,對於謝晉元和他的八十八師五四二團第一營的全體官兵而言,這個要求還被蒙在鼓裡。

(撤入租界的孤軍戰士)

經歷殘酷戰鬥後,撤退竟然是屈辱的開始

在1937年11月1日凌晨,400多人的「八佰壯士」分批撤入公共租界,隨後英方繳械了這群軍隊的所有武裝,將他們全部送到租界西部---意大利防區內的膠州路進行隔離。

(謝晉元率領孤軍在拘留營內舉行升旗儀式)

指揮官謝晉元在被軟禁後,汪精衛偽政權以及中華民國維新政府多次派人遊說勸降,在遭到謝晉元多次拒絕後,偽政權上層開始嫉並是暗中收買刺客。

在1941年4月24日,4位士兵---二連下士郝鼎誠、四連下士張文清、尤耀亮,上等兵張國順缺席出操,謝晉元要求他們前來問話,4位士兵趁機刺殺,謝晉元被刺殺身亡。

(謝晉元將軍)

而謝晉元身亡後,上官志標繼被推舉任團長職位。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佔領公共租界,這群士兵隨後分批被日軍派遣各地挖壕溝,作苦工。

其中50人押去光華門外,60人押去孝陵衛,100人押去杭州,另押解裕溪口和南洋群島各50人,新幾內亞36人。

(被送到巴布亞新幾內亞的三名倖存孤軍士兵)

而在1942年,光華門外孤軍趁其日軍不注意,大部分逃走,先後小茅山藏幾天,上官志標帶着一部分人留在當地參加游擊隊,而剩下的繞道浙江、江西、湖南、貴州,回到陪都重慶。

1945年日本投降,抗戰勝利從全國各地回到上海倖存者還有一百多人。

在新幾內亞的36名也隨後被澳洲政府派軍艦回到上海,100多名戰士最終一起回到上海繼續在四行倉庫搭棚,為謝晉元守靈。

隨着內戰爆發,這群士兵大部分都不願意再戰,有的當了車夫,有的當了警察,有的做了苦力。

(如今的四行倉庫遺址)

隨着歷史的前進,這群戰士也隨後離世。

2010年,八百壯士最後的一名孤軍戰士楊養正在重慶去世,享年96歲。

此後,世間再無八百壯士。

(2005年,91歲的孤軍老兵楊養正探望謝晉元墳墓)

四行倉庫的八百戰士,之所以被稱之為英雄,他們的確在倉庫與日寇們奮力對抗,視死如歸。

而我們需要強調一點:

若真的需要歌頌八百壯士,請將他們的委屈也講出來,究竟是誰讓這些英雄們留守在四行倉庫,丟了英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