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2日,系列微紀錄片《中國詞兒》在鳳凰網文化首播,標誌着中國首部公眾籌資、公眾貢獻和公眾傳播的歷史系列微紀錄片終於正式與廣大觀眾見面啦~
《中 國詞兒》選五四(1919年)以來,主要是1949年以來,曾經影響我們政治社會生活的那些名詞,通過當事人的現身講述,以影像故事的方式講述這些名詞的 背後的故事、含義影響和演變。意在通過已離我們漸行漸遠的那些"名詞"為窗口,吸引每個人參與講述歷史、分享歷史、重溫歷史。
《中國詞兒》由新歷史合作社團隊策劃拍攝,鳳凰文化、鳳凰視頻提供獨家媒體支持。
《中國詞兒》第一季第一集已在在鳳凰文化獨家上線首播,本集講述詞彙「靡靡之音」。
【名詞解釋】
指柔弱、頹靡、低級趣味的樂曲。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鄧麗君、劉文正等人的歌曲,被大陸稱為靡靡之音,並被禁收聽及傳播。所幸,這場風波沒有持續太長時間。
【口述者簡介】
三石:出版人,鄧麗君歌曲愛好者、傳播者,後遭批評,為了將功補過,成為那個時代的歌曲「鑒黃師」。
朱大可:文化批評家,同濟大學教授。
王夢麟:1980年代初台灣校園民歌歌手,許多歌曲不僅被大陸定義為「靡靡之音」,也被台灣所禁。
【故事梗概】
1978年下半年,一個叫做三石的年輕人從同學那裡聽到了鄧麗君的磁帶,被她的聲音、外表所折服,一發不可收拾。在此後的一段日子裏,他熱衷於轉錄港台歌曲。1982年,三石遭人舉報偷聽且傳播靡靡之音。政府沒收了他的磁帶,並要求他將功補過,鑒定哪些歌曲是靡靡之音。
在那個年代裏,每個人都對靡靡之音的界定和影響有着自己的看法,三石介紹了鑒定靡靡之音的各種方法,朱大可也對其深層次的原因進行了分析。
在當年,不只是大陸會禁一些歌曲,有一些歌曲在台灣也同樣會被禁。台灣歌手王夢麟的歌曲《阿美阿美》在大陸因為含有「黃色因素」被禁,《電動玩具》、《石油不能漲價的那一天》卻因其它原因在台灣被禁。
點擊文末「相關鏈接」,可進入專題頁面觀看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