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菜哥」與「貨真價實」的兩岸民間交流

中美、日韓、印巴、香港、兩岸,近來亞洲的動蕩令人心情有些沉重,無疑,這是一個艱難又尖銳的時刻,空氣里似乎瀰漫著惡意的味道。但是,卻有一則小事既消暑又暖心—— 台灣「榨菜哥」黃世聰收到來自大陸的兩箱榨菜了。

「榨菜事件」雖然在兩岸引起熱議,但在各種負面新聞的排擠效應下,也只能算是小小花絮。我原本不覺得此事有談論價值,但吃多了大魚大肉的油膩菜色,偶而品嘗一下清粥小菜也不錯。這個時候,香港還在為空虛的價值與註定失敗的目標內耗中,「榨菜事件」的喜劇收場,也算鬧中取靜的小清新。

在政論節目中說「大陸人吃不起榨菜」的黃世聰,近日在臉書發文表示,收到來自「烏江涪陵榨菜」公司的一箱涪陵榨菜,以及另一箱來自對岸網友的榨菜禮。「想到如此貴重的禮物到手,心情無限激動,而且在這段時間,身旁所有好友、主持人、來賓,都很想吃涪(音福)陵榨菜,因此除了準備回家好好享受的份額外,我也把榨菜分送給各位好友」,「除了希望大家別像我一樣念錯字外,也希望大家能藉由吃榨菜,多多了解中國大陸的風俗民情。最後感謝寄來榨菜的朋友,以及所有網友對我的指教,給我上了一課,感謝大家!」

除了少數綠營「國師」以外,台灣一般財經人的政治傾向不會太過鮮明,很難辨認黃世聰的政治立場是藍是綠,政治意識形態也並不算尖銳,因此問題並不出在「榨菜哥」,而在於該節目。如果是專門的投資理財節目,財經專家誤解,或曲解上市公司股價波動原因的確會有,但還不至於上綱上線到以一個單一企業的股價,草率推論整個國家的經濟現況。畢竟,財經節目里的名嘴,還有自身招牌要顧,與投資人觀眾荷包有關的事,不能騙太大。

劉寶傑的《關鍵時刻》並非財經專業節目,而是一檔大雜燴式的「泛論綜藝」,從外星人到政治八卦,什麼都可以扯。這檔節目之所以有着高收視率,關鍵就在於綜藝化的親民形式。每一個來賓,除了談話內容務求勁爆,講話還要高八度,表情、肢體語言也力求豐富,藉此區隔一般較為「正常」的政論節目。

因此,無論來賓的專業是什麼,一跳上這個舞台,他就是個演員或搞笑藝人,嬉笑怒罵當飯吃,說什麼都不奇怪。這是節目品味的問題,黃世聰不過是看劇本唱戲,討生活而已,其他來賓亦然。對商業化取向的知識綜藝,不能太較真。

既然不能把《關鍵時刻》當正經知識性節目看待,謠言受害者以同樣的嬉笑怒罵回應之,其實也算是一種正面交流。最起碼,真相得以大白。大陸民間的調侃禮贈,黃世聰的謙沖回應,得以讓此事嬉笑落幕。涪陵榨菜得到擴及兩岸的廣域免費廣告,大陸網民也藉此呈現兩岸認知落差,黃世聰又因此受贈兩箱人間美味,這結局不是挺好的嗎?

拽着涪陵榨菜喜滋滋,榨菜哥說自己「心情無限激動」,「上了一課」,應非虛言。或許他還能在許多節目里稱讚涪陵榨菜確實名不虛傳,上市有理,軟化台灣內部已劍拔弩張的偏狹仇中氣氛。無論效果多麼有限,有總比沒有好,說穿了,兩岸本無事,「台獨」自擾之。

在此呼籲劉寶傑與節目製作單位,不同的內容品味吸引不同的觀眾層,可以理解,但請留意廣告不實與詐騙的界線。《關鍵時刻》可以綜藝化,但基本知識還是應該要正確,在快速消耗內容的流程里,偶而「廣告不實」在所難免,但錯誤過多就流於詐騙層次。兩岸距離這麼近,網路又這麼通暢,大陸觀眾也看得到東森電視台,如果鄰居長什麼樣都搞不清楚還鬼畫符,「無知」的標籤遲早會毀了這檔節目。

再者,東森電視台並不需要訴求「貶中」以支撐收視率,這樣的節目綠媒已太多,你怎麼貶也貶不贏綠媒無下限的造謠。

希望這次「榨菜事件」也能讓節目製作單位上了一課,倘若日後持續過度歪曲對岸現況,東森也許會收到愈來愈多來自對岸的「饋贈」,但不見得所有禮尚往來都能喜劇收場。中國大陸很遼闊,對台灣觀眾而言,可挖掘的新鮮題材取之不盡,正說就很有趣,不需要用危言聳聽的「反說」拉低觀眾智商。

台灣媒體染上某些港媒的膻腥謠謊與唯利是圖的陋習,是台灣民眾的不幸,但知識性節目再怎麼劣質,再怎麼綜藝取向,都不該以扯謊為務,望君三思。

重慶涪陵榨菜搭了「榨菜哥」的順風車,廣告「買不起,送!」,接連推出行銷活動,大發利市。榨菜哥與劉寶傑啊,早知道就該去大陸找涪陵榨菜贊助,這「大陸吃不起」,一言興「廠」,黃世聰的「心情無限激動」,也不知是不是接到涪陵榨菜詢問代言人價碼了。

這才是兩岸「貨真價實」的民間交流,買不起,送!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