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李尖尖要是碰上齊明月的媽媽,她也會成為第二個明月

孩子拼盡全力地想雕刻自己的未來


家長只想按自己的想法雕刻孩子


01

新劇《以家人之名》,滿屏都是溫暖的家庭關愛。李尖尖雖然小時候就失去了媽媽,可她爸爸給了他無盡的愛,真是又當爹又當媽的,最讓人覺得幸福的是,她爸爸對於她的成長,完全是尊重式的放養,讓她做她喜歡的事情,學習不好不要緊,開心長大就好。


這是許多孩子的夢想,也是許多家長雖然嘴上說說,卻從未做到的事情。


「以家人之名」電視劇截圖


02

和李尖尖完全不一樣的成長氛圍的,是她的好閨蜜齊明月。齊明月的媽媽,是當今許多中國媽媽的縮影,她把齊明月的學習成績放在了首位,完全沒有問過,齊明月是不是過得不開心。更可怕的一點是,不僅在學習上,在生活上,也是沒有齊明月任何的一句說話的權力。


齊明月已經是全班第三名了,可是她媽媽完全沒有看到她的努力和付出,只是覺得,一定要考到第一名才是有出色的。第一次和李尖尖見面時,是在家長會上,首先問李尖尖的問題就是,你學習成績怎樣。知道李尖尖是全班倒數第二時,拉着齊明月就找個借口離開了,直徑走向考第一名的同學面前。


你們的媽媽是不是也是如此呢?都說如今社會最焦慮的不是成功人士,而是有個孩子的媽媽。有些就恨不得在胎教時,孩子就比別人聰明。



03

我也是媽媽,其實我也有點理解這樣的焦慮。畢竟社會競爭力越來越大,可是有時候我也會對自己說,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像我們這些小縣城地方的,就算是再努力一些,也許只是大城市的小尾巴。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家長努力賺錢,背着壓力山大的房貸,也要去大城市買房。說到底,還是為了孩子。


你看如今的孩子,周末上四個興趣班,晚上還有補習課,根本沒有透氣的時間。或許家長捫心自問,孩子的鋼琴,舞蹈,奧數等等,是不是只是讓孩子去彌補自己的遺憾呢?


因為自己小時候很想學,可是家裡沒錢,或者是沒有機會可以學。因為自己小時候學習不太好,沒有好好用功,出了社會才明白,不一樣的學歷畢業證書,都是不一樣的路。


話雖不錯。可我們小時候,可以上舞蹈或者鋼琴的少之又少,都是燒錢的事,而現在,隨便一個孩子都有特長。所以,學習好,成績好,是永不變的成功之路。


可學習也是需要天賦和努力的。有些孩子她真的很努力了,如果家長真心多鼓勵的話,孩子會更好的。而不是,只永遠看到她失去的那幾分。



04

當然,長大後的李尖尖,依舊上了大學,學到她喜歡的專業,還參加了比賽,得了獎,開了工作室。多麼好的人生。做着自己喜歡的事情,還能養活自己。


甚至在小哥出車禍時,她還有自己的存款,可以拿出來給小哥。她和齊明月和唐燦租的房子,半年的房租也是她給的。


所以,齊明月的媽媽和李尖尖視頻時,還不忘稱讚李尖尖,說尖尖啊,你是有才華的人,不像我明月,找的工作又不好,你看幫我勸勸明月,讓她考個公務員,穩定下來多好啊!


多熟悉的對話啊。是不少孩子的父母都說過吧。齊明月現在做着記者,是自己喜歡的工作,這麼多年,終於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可媽媽依舊要阻撓她。


甚至在齊明月可以去北京進修的兩年,回來應該就是屬於編製的機會了,她媽媽想都不想一口回絕。


北京那麼遠,空氣又不好,交通又不好,你就不能好好地找份工作嗎?


什麼是好?是真的好?一切以媽媽的想法為準就是好!


我聽過最好的一句話是,我們做父母的,只是給了她生命,人生是她自己的。


或許我們在她小時候可以引導她,但不可以控制她。


我們自己努力想着有自己的生活,為什麼孩子的人生,我們要干擾呢?人生匆匆幾十年,不為自己好好活着,不枉一生了嗎?


05

如果齊明月的媽媽,是李尖尖的媽媽,在李尖尖第一次做木雕刻時,一定把所有東西都扔了。沒有任何李尖尖說話的權利。因為媽媽要以學習成績為先。一定會認為,這是不學無術。


我們身邊這樣的家長還少嗎?


可能會有人說,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可以成為李尖尖,有些孩子只是三分鐘熱度,她沒有真正的熱愛還不如好好學習。


可是誰又知道孩子的未來一定是怎樣呢?唐燦不是到最後沒有做成演員,甚至她媽媽都嫌棄她了嗎?


唐燦她沒有努力嗎?有,她也很努力,可惜到最後,夢想還只是夢想而已。


但唐燦和齊明月的共同點是,都是她們的媽媽為她們去做規劃,用力過猛地插手孩子的人生,到後來的卻沒有為孩子人生負責到底的能力。



也許,孩子根本沒想過要你負責,更沒想過,你為何要打擾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