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導演拍電影,誤將琉球甲當清朝鎧甲,結果設計出一套四不像

有一部英雄電影叫做《傲蕾一蘭》,講述了傲蕾一蘭抗擊侵略者的英雄故事,這部電影拍得既真實又感人,可是其中卻有一個非常大的漏洞,讓不少史專家們對此意見頗多。這個漏洞究竟是什麼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傲蕾一蘭》是一部1979年上映的電影,女主角傲蕾一蘭,是達斡爾族的女首領。17世紀時,沙皇派兵侵略雅克薩地區,傲蕾一蘭帶着自己的族人與清軍合作,痛擊侵略者保衛了自己的家鄉,最後康熙皇帝御賜戰甲一副,以表彰她的功績。

為了拍攝好《傲蕾一蘭》,該劇導演做了很大的努力,從場地的布景、演員的挑選以及劇情的發展,都做了極為細緻的安排。可是,有一個問題卻難住了劇組人員,這個問題就是傲蕾一蘭的戰甲樣式該怎樣設計?

劇組的服裝設計人員根據清代史料,給出了很多方案,可導演還是覺得不滿意。正所謂「百聞不如一見」,與其根據史書中的記載閉門造車,倒不如親眼去故宮看一看。

第二天一大早,導演便帶着兩名劇組人員來到了故宮,故宮中陳列着許多清朝時代的鎧甲,結果導演選來選去,他相中了一副與眾不同的「漆兜甲」,認為這副甲胄具有獨特的觀賞性。他們拿着相機對該「漆兜甲」進行了全方位拍照,接着又做了相關的筆記記錄,這才回到了劇組。

《傲蕾一蘭》上映後,獲得了觀眾們的一致好評,甚至不少人為女主的英雄事迹流了眼淚。可是看完電影,一些清史專家卻坐不住了,他們紛紛向劇組反映了一個問題,他們指出傲蕾一蘭的鎧甲,並非是清朝時代的樣式,而是一副「不倫不類」的鎧甲。這副鎧甲怎麼會「不倫不類」呢?

原來《傲蕾一蘭》導演去故宮時,所拍攝記錄的甲胄並非清代鎧甲,而是琉球鎧甲,可是琉球的鎧甲為何會出現在故宮呢?這還得從兩國的歷史關係說起。

琉球與華夏的邦交源遠流長,明洪武五年即公元1372年,琉球便開始了與明朝皇帝的友好往來,大明王朝曾多次對其國王進行冊封,並提供了很多的援助,這讓琉球國王非常感激,以至於每年都會為明朝進貢上好的土產。大明王朝覆滅後,琉球與大清的關係也依然繼續。

據《大清會典事例》記載:琉球國的貢單,幾乎每次都有金飾佩刀、銀飾佩刀、各種漆盤漆碗、嵌螺鈿器、布匹、紅銅以及盔甲等,在貢單內盔甲的年份分別是:康熙二年、乾隆二十二年、乾隆三十一年,嘉慶六年、嘉慶十四年等等。

通過大量的實物證明,無論是從樣式、形狀以及功能,琉球鎧甲與清代鎧甲都有着本質性的區別。琉球的鎧甲到底是什麼風格的呢?其實,琉球的鎧甲的造型大部分取自於東瀛,東瀛的鎧甲多是由鐵、麻繩、皮革以及各種裝飾物組成的,雖然鎧甲的防禦力不高,可其形制卻極為華麗,讓人看上去有種威武霸氣之感。

清朝鎧甲

電影的導演在選擇甲胄道具造型方面,也進行了很多的考量,首先,電影是視覺的藝術,道具的展示必須要有視覺衝擊,這才能引起觀眾的共鳴。換句話來說,鎧甲要有亮點,不管真實的防護力有多高,看着不起眼,也起不到襯托女主英雄形象的作用。因而導演一樣相中了「琉球甲」,並對其進行了必要的改良,這才弄出了一幅所謂「不倫不類」的鎧甲。

如果遵照歷史的真實,電影中的鎧甲確實顯得「漏洞百出」,可是就藝術的表達性質而言,將鎧甲改良成有視覺衝擊效果的樣式,這也無傷大雅,電影最關鍵就是在於觀眾們的感受,而對於電影中清朝的鎧甲,是否能借鑒「琉球甲」的爭論,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