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滑動啟閱)
家庭和樂有傳承
確山縣第一初級中學 高艷勤
我家兩歲的小妞妞特別愛吃水果。我切好了小甜瓜,妞就急吼吼地抓起一塊甜瓜要吃。我抓住了她的手,問她:「第一塊要先給誰吃?」妞妞說:「爺爺!爺爺走!」她是說爺爺不在家。於是我讓兒子帶着小妞妞去爺爺的卧室里看看爺爺是否還在睡午覺,如果爺爺在,就要叫爺爺吃小甜瓜,第一塊要先給爺爺。
倆孩子回來說,爺爺不在,應該出去了。我就說:「咱先把這半個留給爺爺好不好?我們一起吃這一半。」妞妞抓起一塊,先給了哥哥,又抓起一塊說:「媽媽,吃!」然後咬了一口,甜甜地笑了。兒子也很享受這種被尊重的感覺,也笑嘻嘻地說:「這還差不多!」然後又放了回去,因為他不喜歡吃。
「ˋ兄則友,弟則恭ˊ。你對妹妹好,妹妹有好吃的也先想着你,對不對?這就是ˋ兄則友,妹則敬ˊ!」我不失時機地對兒子說。兒子笑嘻嘻地點點頭。
我很愛在網絡上學習,知道讀經典的重要後,遇到了很多堅持帶孩子讀經典的家長。曾經我的一位老師非常「固執」地勸誡我一定要讀《弟子規》,一定要按照上面說的去做。於是我開始帶着孩子讀《弟子規》並盡量會背。
兒子當時六歲了,我帶著兒子讀的時候,孩子的爺爺頗為反對,他認為,與其對勞什子《弟子規》,不如背背《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實在不行,有那麼多唐詩可以選擇啊!在老爺子陰鬱的臉色下,我堅持帶兒子讀完了《弟子規》。讀後我才知道,這是一篇指導人的行為規範的「千字文」啊!
於是,我帶頭做到:餐桌上,孩子爺爺不吃下第一口飯菜,我們解決不拿筷子;有好吃的、鮮見的食物,要先讓爺爺品嘗;說話的時候,必定先有對長輩的稱呼語;上班上學走的時候一定要跟長輩打招呼,到家的時候先告訴長輩:「我回來了!」
孩子爸爸是獨生子,嬌慣得多些,尤其是餐桌上,都是長輩等他,他一到廚房就開吃,根本不顧及形象及禮儀,孩子的爺爺也習以為常。我做的這些「繁文縟節」,老爺子似乎很不耐煩:讓他先吃飯,他總是擺擺手說:「別等我,你們成先吃了!」孩子讓他吃水果,他總是說:「好好,謝謝,我不吃,你吃吧!」我送孩子上學跟他打招呼的時候,他總是說:「好好,成走了,以後不用給我說!」
我勸老爺子,孩子要學會分享,有好吃的先給您吃,您哪怕不吃,也要接過來而不是立即還給孩子。其它的我照舊做。慢慢的,我發現,老爺子也很享受他一坐在餐桌前,飯菜碗筷就已經擺在面前、添飯加湯都不用站起來的感覺。有一天早上,我到六點才起床做飯就有點慌張了,恰巧我值班要早點到單位,就先給兒子盛好飯涼着,我自己一邊炒菜一邊吃飯,擺好飯菜我歉意地說:「爸,我今天等着趕時間,沒等您,我和孩子先吃了!」不料,老爺子竟然黑着臉說:「等我治啥(方言,幹啥的意思)!我老了,不中用了!」我一時無語。事後想想,應該是老爺子習慣了自己第一個動筷子的感覺,我當時沒提前請示,等擺好飯菜準備推車走的時候才跟他說,他就很不習慣很不舒服了。我不由得笑了。
看似不經意間,很多細節也在發生改變:現在我下班晚了,鍋里會單獨給我留有飯菜。以前呢,老爺子會大聲說:「對不起,俺沒等你,就先吃了,你趕緊去盛飯,快點過來吃!」「哈哈,今天的菜炒得有點少了,俺都快吃完了,對不住了哈!」他會一邊說一邊無意地夾着盤子里少的可憐的菜繼續吃…現在,老爺子會指揮兒子給我盛飯搬好凳子,說鍋里留的有菜。各色菜都會留一些,有時僅僅留的菜就有兩盤子!有時,老爺子也會批評兒子自私的地方,讓他給妹妹留點好吃的。老爺子過六十六歲生日的時候,我特意給他割了七斤大肉(我們這裡的風俗,老人到六十六歲時,女兒要割六斤六兩肉,代表有福氣,老來有肉吃)。老爺子高興極了,午飯時親自做了幾道拿手菜,還喝了兩杯小酒。
臨近收麥子了,我家的保姆因家裡有收割機就走了。保姆不是離開三五天,是一個多月,兩歲多的小妞妞怎麼辦?我們慌忙找保姆,可惜都沒有趁心如意的,最後決定把妞送到幼兒園,雖然年齡確實偏小,不到兩歲半,幼兒園裡也不樂意接收。老爺子主動承擔了照顧妞的任務:「就這最後一個月了,送到幼兒園也不會上幾天,孩子還會哭得厲害。再說,現在照顧妞也不累,很省事,她自己會脫褲子提褲子,自己吃飯喝水都很省心,我帶着就中!」哦,其實我們都擔心老爺子年齡大了,精力上顧不及,怕他受不了,才想着把妞送到幼兒園的,何況他還要在放學時接兒子回來。
兒子呢,很少有獨生子突然有了個小妹妹的嫉妒行為。他雖然愛擺大哥哥的架子,喜歡要求妹妹要把好吃的先拿給他吃,但是他對妹妹也很照顧。他總是在我忙着做飯的時候幫我哄着妞妞玩,很多時候我就看到妞妞騎在兒子的背上得意洋洋地當作在騎馬!每當我說要吃飯了,妞妞總是仰起臉衝著兒子的方向大聲喊:「哥哥,吃飯!」妞妞也會每每抓起自己特別喜歡的水果給哥哥,還露出一臉討好的笑。
每當看到兒子和妞妞一起在院子里騎着童車相互追逐的情景,我就覺得特別幸福! 特別感謝當初反覆勸誡我要學習《弟子規》的老師!
(向上滑動啟閱)
家風家訓家規
確山縣石滾河鎮初級中學 孫玉傑
自幼家貧凄苦,尊堂躬耕不誤。披星東坡播種,戴月南嶺和鋤,碩果換點金,散入姐弟筆紙。母親一衣重複補,父親赤腳翻新土。姑叔有事累不顧,姨舅有求全力赴。貧賤相伴互協助,蒸蒸日上昌家族。吾歲少,知辛苦。三年擀麵站高椅,五載擔水入廚屋,七歲牽牛放羊豬,八歲割草寒冬儲,九歲種煙迎日出,十歲收麥踏暑土。父母幹將鄉里傳,
兒女懂事鄰羨慕。望蒼穹,問寥廓,青天有情佑華年。家雖貧,不懼苦累,老少擔當。家風顯:勤勞親為,終身受益。有言說,從來好事天生儉,自古瓜兒
苦後甜。
發小輟學外出,姐弟求知刻苦。薄紙反覆算術,長陸鋪排文字,放學旋即下地,天黑燈下讀書。父親少言寡語,所教手腳功夫:心靈手巧,早晚致富;腳踏實地,為人去俗。母親嚴慈相濟,育兒方法特殊:屢教不改即霹靂,追悔自省多點悟。歲月去,年漸長,皇天終不負,腹得聖賢詩書。縣招教,狀元至,十年磨礪劍鋒,一朝登台為師。回望首,憶往昔,滄桑着意汗青著。家雖貧,不忘刻苦,終有回報。家風顯:父寬母嚴,相得益彰。有言說,人遺子萬金,我留子一書。
猶記牙語不識羞,姑父做客窮家頭,母親下廚翻新樣,巧婦無米愁斷腸。久積雞蛋不成盤,端上飯桌實稀罕,眾人聞香飢腸轆,食味頓覺賽神仙。媽媽敬重我姑父,不時夾菜表熱情,全家沉浸幸福中。年幼心靈我多動,趁姑父不備,端起蛋盤,實實扣入他碗中。哈哈大笑對家人,媽媽不用筷筷尋,轉瞬嘟嘴伏其背,雞蛋都進姑父碗,小傑想吃怎麼辦?一語驚起萬般笑,姑父親吻小傑臉,胡茬扎疼我直喚。此一景姑父笑我一年年,話里語間藏溫暖。傑懵懂幼年,姑父常常抱懷端,逗樂,啟發,導引,一路歡歌不間斷。
姑父為師終身,十里八鄉名傳遍,桃李馨香滿園。與蠻橫霸道他機智巧言,不動聲色退卻愚氓,使其自慚形愧心甘情願;見貧苦親鄰他慈愛友善,不留痕迹送去溫暖,使之生計有望心有所盼。教紈絝子弟他不卑不亢,仗義執言點悟無知頑童;育潦倒窮酸他春風送暖,豪情萬丈引領自卑少年。
姑父錚錚鐵骨,姣姣智謀,和友睦鄰,三生有幸做他學生至今回味無窮,一世無憾遇其導師終生受益匪淺。 傑性深沉有岸骨,姑父多教忍耐,傑愛率真無城府,姑父常授寬容。良藥不苦口,忠言勿逆耳,謹記於心絲毫不敢忘,常付與行點滴不曾變。平日里,母親常常說耳畔,生養我姐弟是父母,教育我姐弟姑父母,有朝一日出息了,懂得報恩要記住。家雖貧,志不短,賢達相助。家訓講:心懷感恩,做人和善。有言說,滴水之恩湧泉報,與人為善天地寬。
難忘學前小班,家貧無錢吃穿。同學咀嚼山楂片,看着嘴角垂涎。發小吞吐口香糖,恨的牙齦發癢。誘惑抵禦不得,盜取媽媽錢窩。不料東窗事發,針走耳垂線拉。庭院跪到夜半,寒風為我汗顏。母親窗口立站,教我做人誠坦。如今時過境遷,三十不打耳孔眼。家雖貧,不失本分。家規嚴,不容欺騙。有言說,戚戚為小人,坦蕩真君子。
家風勤勞節儉,恰似東風拂面;家訓感恩善念,如若花開枝間;家規誠真坦然,初心不變。
(向上滑動啟閱)
好家風,無言的教誨
確山縣第五小學 李連貴
「山仔,你看看你一頓飯竟張羅這麼些盤,晚上一個屋亮這麼些燈!不錯,今兒個你是有錢了,但做人不能忘本,你是農民的兒子,這個理你要永遠給我記着!」遼寧鐵嶺市著名喜劇演員趙本山的家裡,傳出八十多歲老父親的吼聲。
2014年新春伊始,當中央電視台發起了「家風」話題的採訪時,趙本山再次回憶了上述場景。他說:「我當時頭髮都白了,可我爹還當著那麼多徒弟的面罵我,嫌我不夠節儉。正是有了這樣嚴厲的家風,我才樹立了自己為人處世的原則,那就是「做人心地要善良,學會尊重別人;胸懷坦蕩一些,放下一些。」
隨着媒體的宣揚和報導,家風這個詞不經意間闖入了大家的視野。儘管我們對這個詞耳熟能詳,但什麼是家風?恐怕不一樣的人會有不一樣的答案:
北宋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官高權重,歷仕仁宗、英宗等四朝皇帝。但他嚴於教子,很注重培養子女自律自立意識。他寫了篇傳誦至今的《訓儉示康》,告誡其子:"儉以立名,侈以自敗"。
曾任過美國總統的里根,名揚天下,家財萬貫。但他對自己子女的要求很高,絕不讓他們依賴自己。兒子失業後,一邊尋找工作,一邊靠領取救濟金度日。「你們要做自立、誠實和正直的人,絕不能指望從我這拿走一個子。」
談起家風,我們敬愛的毛澤東主席之孫毛新宇說,毛家的人不經商、不賺錢。從我母親到我這一代,都是靠工資生活。「低調做人、清廉是毛家的家風」。
周恩來的侄女周秉德女士說,伯父要求我們要和全國老百姓一樣過簡樸日子。我們周家兄妹都是普通老百姓,沒有人當大官,沒有人經商掙大錢,沒有小車子、大宅子。「踏踏實實地本分做人是我們周家的家風。」
低調、清廉、普通、守法、自立、誠實、正直……讀這些偉人家風,令人動容,也令人心生無限感慨!
朋友們,古往今來,家風乃是一個家庭或宗族重要的精力內核,是一切家庭成員都必須遵從的行為原則和品德規範。作為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品德力氣,家風無時無刻不在凈化着每一個家庭成員的心靈,它是最無痕的教育。
美國歷史上有兩個著名的家族,分別叫做愛德華和珠克,如今他們兩個家族的家風已傳承八代。老愛德華是博學多才的哲學家,勤奮好學,為人嚴謹,為子女樹立了良好的風範。他的子孫中有13位大學校長, 80多位文學家,60多位醫生,還有1人當過副總統,1人當過大使,20多人當過議員。而老珠克是遠近聞名的酒鬼和賭徒,畢生玩世不恭,渾渾噩噩,無所事事。他的子孫有300多人當過乞丐和流浪者,400多人酗酒致殘或夭亡,60多人犯過詐騙和盜竊罪,7個人是殺人犯,總之沒有一個是有出息的。
事實證明,兩個家庭的家風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着後代,父傳子,子傳孫,子子孫孫世世代代相濡染,相延續,在社會的大舞台上向兩極發展着。所以說,家風的好壞直接決定子女的成才與否,而且不僅是眼前的這一代人。這正如蘇霍姆林斯基一句教育名言:「父親和母親們,你們在孩子身上延續着自己!」
的確,家風是一種綜合的教育力量,它是通過日常生活影響家庭成員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的一種無形的力量。對孩子們則是一種無言的教誨、無字的典籍,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生活中,每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性格特徵、道德素養、為人處事等,無不烙上家風的印記!
古人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就讓我們從細微處着眼,從點滴小事做起,為著子子孫孫的美好未來,為著世界的溫馨和諧,身體力行,做「好家風「的創建者,實踐者,推行者,給社會留下一道道絢麗的風景,讓我們偉大的祖國成為一個高度文明、繁榮昌盛的大家庭!
(向上滑動啟閱)
沒有好家教就無好家風
確山縣第二初級中學 馬琳琳
家風與家庭教育,兩者密不可分,優良的家風催化着優良家庭教育,優良的家庭教育孕育着優秀的子子孫孫。父母是我們的第一啟蒙老師,孝順老人,為人要厚道,家庭要團結,父母在我們記事起就給我們樹立了楷模。
曾經從一本書看過這樣一句話,每個孩子就像一本書,要讀懂這本書就需要我們去不斷的掌握要領。當孩子嘎嘎落地時第一眼看到的是家長,從這個時候開始我們就要時刻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如果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堂課。那麼,家長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是孩子重要的領路人,家長的自身素質和一言一行都對孩子的發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培養孩子一生受用的良好品格。
「播種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穫一種品格,播種一種品格收穫一種命運。」良好的品格將使孩子受益終生。從小就要教育我們的子女要做一個善良,禮貌,誠實,守信的人。時刻教育他們要尊重老人,吃飯時教育他們幫長輩盛飯。有客人來要懂得上前主動跟客人打招呼等等。
勤儉節約、以身作則,做好榜樣的教育。
勤儉節約是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父母在日常言:「一勤天下無難事,百忍堂中有太和」與「勤能補拙」鼓勵子孫學習工作必須刻苦勤快,只有這樣「功夫不負有心人」.光勤勞不知節儉,豐碩的成果會被白白浪費掉,實為憾事。
古代中國出現了不少好的家教典型,比如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等。我們時刻都和學生講放學回家幫家長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生活中要勤儉節約,不主張鋪張浪費。
有這麼一個故事:講的是發生在一位母親和孩子的故事。
勤儉這個詞語一直記在孩子的心頭,可他卻一直沒有明白節儉是什麼,總覺得它好像離我很遠。直到他9歲時發生的一件事,才讓他深刻地了解了節儉的含義。那天,他媽媽叫他買一袋醋,到了商店,他把錢交給了售貨員阿姨,阿姨笑嘻嘻地把一袋醋放進他的衣兜里,還把找的一角錢塞到他的手心。
回到家,他把醋遞給媽媽,順手便把那找回來的一角錢丟進了垃圾桶。他媽媽問他怎麼那樣做,他說:「一角錢留着有什麼用,什麼都買不了,還是扔掉算了。」媽媽說:「那可不行,一角錢雖少,可也是錢,只要聚少成多,它將來就會是一大筆錢。你要學會珍惜和節儉。」說著便把那一角錢撿起來,放進了一個小盒子里。
從此,他便和媽媽一起往小盒子里放零錢,養成了節儉的好習慣。節儉,總的來說就是珍惜已有的物品,因為每一件物品都是有了付出甚至是得之不易,所應更應該珍惜。
教育孩子的宗旨和作為一個家長的職責,讓孩子學會謙讓別人、幫助別人、尊敬老師、孝敬長輩,這也許是再也老不過的教育方法了。但是只要我們多一份耐心、少一些煩躁,多一份細心、少一些呵斥,也許我們受到的效果會不同,我們深知父母是孩子模仿的對象,潛移默化的影響會給孩子造成不同的影響。人人都說:生而有涯,學而無涯,作為家長,加強學習,科學育兒,努力做到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一同成長、積極配合學校及老師的教育方針,為孩子健康成長創設更廣闊的藍天。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點,有良好的家教才會有良好的家風。如果每個孩子都能在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里成長,那不但是孩子們的幸福,更是我們國家的幸福。
(向上滑動啟閱)
淺談家風的重要性
確山縣第二初級中學 梅彩雲
有人說「家是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句話一點也不假。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茁壯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的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文明狀況不僅是社會文明的縮影,而且可以影響和改變社會風氣,營造社會新風尚。所以,良好家風的構建與傳承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
良好的家風是優良品質在家庭中的積澱和傳承,是家庭留給每個成員的寶貴精神財富,古有仁智禮義信,今有勤孝謙和思,良好家風因背景各異,也各有千秋:或仁愛寬厚,父慈子孝,兄弟和睦,鄰里友愛;或克勤克儉,常懷一粥一飯來之不易之念,靠勤奮興家聚業,講節約精打細算;或本分做人,不為富動,盡職敬事,誠信待人。以上種種,在無形中影響着家人,讓子女終身受益,其價值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但是良好家風的形成決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長期的熏陶與積澱,應該加強教育,反覆訓練,注重養成,成為每個成員的自覺意識和行為。
第一家長要做好傳與帶。家長是塑造孩子的無形力量,耳濡目染影響着孩子世界觀的形成,你的穿戴、舉止、觀點、接人待物等,無不對孩子有着潛移默化的影響,上行下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樣的道德應當人人都明白。
第二要在家庭中營造崇尚學習的氣氛。古人講,「非學無以明志,非學無以廣才」,知書才能明禮,學習就能升華。要讓家裡多一分書香氣,茶餘飯後,看看書,讀讀報,談天論事,讓家人從中得到更多的教化和啟迪。在悠靜的家庭環境里暢遊書海,總能給人心情恬淡的意境,使人有所收穫,有所感悟。
第三要創造和諧文明的家庭環境。居家裡外,乾淨、明亮、整潔、有序。去朋友家串門,有的家庭還很注意家風家教文化,懸掛着激勵感人的家訓格言,如「積金積玉不如積書教子,寬天寬地莫若寬以待人」、「家和萬事興」等等,讓人置身其中,產生良好的心理狀態,一種清新雅緻的感受油然而生。
好家風就是一所好學校,其教育的方式就滲透在方方面面的密切接觸里,諄諄誘導,親切教誨,熱情鼓勵,嚴格要求,無不影響着家庭的每個成員,並且影響到鄰里和社會。讓大家都來關注家庭文明建設,給社會留下一片和諧、一片溫馨。
各位家長朋友讓我們共同努力為孩子營造一片新天地,讓他們在優良的家風的熏陶下中茁壯成長吧!
(向上滑動啟閱)
女性閱讀是新時代一抹靚麗的色彩
確山縣普會寺鎮初級中學 徐 變
居里夫人曾說:「17歲時你不漂亮,可以怪罪於母親沒有遺傳好的容貌;但是30歲了依然不漂亮,就只能怪自己,因為在那麼漫長的日子裏,你沒有往生命里注入新的東西。」而我認為新的東西就應該是知識和修養。因為女性真正的美不單單在容貌,更在於她的知識、修養與自信。作為新時代的女性,我們要讓閱讀裝點我們的內涵,要讓女性閱讀成為新時代最靚麗的那抹色彩!
在閱讀中放飛靈魂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愛抱怨的,愛訴苦的女人,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怨婦。她們被濃郁的油煙味完全包圍;她們被家庭瑣事奪去了女人特有的賢淑;她們被家長里短損壞了應有的修養。我猜想,她們絕對不愛讀書。愛讀書的女人會調節自己的心情,把自己的良好生活氛圍影響給別人,讀書對於家庭主婦來說無疑是最好的享受,在百般忙碌之後,在生活中遇到不順時,更加需要一本好書來慰藉自己,因為我們能在書的海洋里找到屬於自己的天空,放飛自己的理想和靈魂。所以這時候的一本書可能是我們的摯友,讓我們的壓力得到釋放,讓我們的靈魂得到沉靜。當我們把一本書看完時,內心會有一種無以言表的寧靜、遼闊、舒暢。
在閱讀中提升氣質
美猶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爛而難以保持的。女人要想持久美麗,持久聰慧,那就要有優美的修養和內在的氣質。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所以說愛讀書的女人往往有着不一樣的氣度。讀書增加自信,讀書可以提升自身魅力。愛讀書的女人不僅眼界比較開闊,更有廣泛的知識量,也進一步的擴展了自己的朋友圈。因為愛讀書,所以由內而外散發著迷人的魅力,從而光芒萬丈。一個打扮並不華貴但腹中有詩書的女人,是令人肅然起敬的。喜歡讀書的女人的氣質與外貌長相沒有關係,只是純粹的閱讀影響力。
在閱讀中構建和諧
女人是家庭的核心。所以一個家庭的和諧,女人很關鍵。在丈夫眼裡,女人是一生的伴侶,將共同肩負起婚姻賦予我們的責任和義務,上孝父母,下教子女,互敬互愛,互信互勉,互諒互讓,相濡以沫,要做到這些,就要有智慧,我們要在閱讀中提升自己,充實自己的大腦,做丈夫的堅強後盾;在孩子的眼裡母親是最可信、最值得依賴的,母親要給予孩子的不僅僅是吃飽穿暖的生活照顧,更應該給孩子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要有快樂的生活態度。當他開心的時候要學會傾聽,困惑的時候能答疑解惑,低谷的時候要給予鼓勵,焦躁的時候要消除情緒,這便無形中要求作為一個母親也是需要有深刻的思想內涵。而這思想內涵從哪來?在閱讀中汲取,在書籍中提煉。鑒於女人在家庭生活中的獨特作用,就讓我們成為愛讀書的女人吧!
閱讀已經不是個人的事,全民閱讀活動寫入黨的十八大報告,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使全民閱讀的理念深入人心,它將影響社會、影響全民族現實的精神狀態和長遠的精神走向。振奮民族精神,是每一個家庭、每一位國民面前的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新時期,新女性,我們也要加入全民閱讀的行列,點亮中國夢。做一名書香女人,讓女性閱讀成為新時代最靚的那抹色彩!
(向上滑動啟閱)
陪伴寶貝成長,共享書香一縷
確山縣三里河鄉老臧庄小學 張盈盈
對於父母來說,孩子是上天給予的最好的禮物,而對於孩子來說,最好的禮物則是陪伴他成長,蘇軾云:腹有詩書氣自華。陪伴孩子最甜美的時光便是和他一起遨遊書海,共享書香。
2016年伴隨着女兒的出世,我便有了陪伴她的最初的半年,一天,看着女兒咿咿呀呀的樣子,彷彿在向我訴說著什麼,這使我靈機一動,便有了讀書給她聽的念頭。於是,隨手拿了一本童謠念給她聽,一開始,女兒高興地手小手在空中亂抓,小腦袋則使勁往上伸,彷彿在說:媽媽,給我看看吧!女兒這一萌態給了我繼續給她讀書的動力。
女兒八個多月時對書的興趣更濃厚了,從一開始的咬書、玩書到現在的「愛書」,她會用自己稚嫩的小手愛自己的書堆在一塊,有一次還嘟囔着:」讀讀……」但我知道孩子還小,閱讀對她來說僅僅是一件好玩的事,我是絕不能存什麼公里的心的,這樣頗有些「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的意味,僅僅是在她幼小的世界裏增添了書這一有趣的玩意兒罷了,看着她那稚嫩的小手拿起一小本兒童繪本時,我的世界也彷彿光亮了不少。
隨着時間的推移,女兒也漸漸長大,我發現女兒能記得我為她讀的一字半句,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暖風微微的吹着,女兒乖巧的伏在我的胸口,我照例給她讀詩,當我讀到「鋤禾日當……」時,女兒奶聲奶氣的接了一句:「午-----」然後她便似笑非笑的看着我,女兒這個舉動讓我受寵若驚,同時也讓我明白了女兒和我一樣讀書也是需要成就感的呢! 這個有趣的遊戲最後變成了女兒的「獨角戲」了。她可以背幾首簡單的古詩了。如《鵝》、《鋤禾》等。
一起閱讀帶給我和女兒很多的快樂,當女兒小又大一些時,我發現她對故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每天晚上,女兒將睡未睡時,總會一邊揉着眼睛一邊說:「媽媽,講月亮的故事(猴子撈月故事)講豬八戒的事,我便一手攬着女兒,一手拿着故事書,輕輕地講着故事裏的小世界。這已經成了我們每天的必修課了,這一刻,望着女兒稚氣的臉我感覺很幸福,同樣的感受讓我與她貼的更近更近…….
也許,故事是一個好老師,女兒不到兩歲便有了自己的所思所感,她會因為小蝌蚪找到媽媽而開心,會因為小狗的食物被抬走而哭泣,會因為大灰狼敲小兔子的門而害怕擔心……無論是喜是悲,這些真善美的情感都將在她幼小的心靈深處紮根伴她成長, 影響她的一生。
有人說,我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拓展它的寬度,一本 讓人受益的好書就是一次生命的拓展,《白雪公主》讓她知道了什麼是善,《三字經》讓女兒知道了什麼是禮貌……
時光悄然從我們的指縫裡溜走,和女兒在一起讀過的書也悄悄變厚,我也驚喜的發現「親子讀書」也發揮着某種神奇的力量,女兒表現出比同齡孩子較強的語言表達和識字能力。我特別享受這種幸福,正如莎士比亞曾說過:「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是呀,沒有一本書的人猶如一條沒有魚的 河流,陪伴寶貝成長,共享書香一縷,引領孩子走向更深更遠的世界,書香一縷,氣質自華,願女兒在書香的浸潤下茁壯成長,願你的世界在書的引導下多姿多彩!
(向上滑動啟閱)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
確山縣李新店中學 韓曉麗
表姐退休後到城裡帶孫子,清明節回來給姐夫掃墓。夜晚我倆在一起說說體己話。表姐不停地抹眼淚,為英年早逝的姐夫,為不爭氣的兒子。第二天,我把表姐流淚的事給老公說了。這人一臉的冷漠,半天蹦出一句:「表姐有今天,該!」。我聽了很氣憤,卻沒勇氣跟他吵,因為在心底,我也認可他的話。
表外甥今年三十歲了,大學畢業後不斷地找工作,干一段時間不幹了。現在在家當奶爸,和表姐一起照看孩子。親戚都勸他去找個工作,可他油鹽不進。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怎麼變成了一條蟲呢?根子還是表姐太寵他愛他。
表姐夫年輕時在福建當兵,外甥是表姐一手帶大的。她對孩子真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從小到大,外甥幾乎沒幹地家務。有一年表姐和姐夫在地里薅花生,剛下過雨,花生地全是積水。表姐打電話讓我倆去幫忙。我問外甥在幹什麼,表姐說在跟同學喝酒。我說讓他回來幫着干,表姐來了一句「他從小沒下過地,會幹啥?」
今年過年在家,表姐打電話讓上她家的菜園裡摘點青菜,我說讓外甥去,她張口就來了一句:「他就不知道俺的菜園在哪兒。」
確山縣今年招教師,我給表姐打電話,讓外甥報考,表姐這回挺積極的,當時就給外甥說了,結果得到的是一頓搶白。表姐這下徹底明白了,明白她最寵愛的兒子現在已經長成了一棵歪脖子樹,明白她這個退休教師一輩子最大的敗筆就是「專教書」,沒有教兒子「做人」。
陶行知先生說過:「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陶先生還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但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做父母的都是像表姐那樣「專教書」,盼子女成才,有意無意中忽略了教孩子「做人」,等到孩子從一棵亭亭玉立的小松樹長成一棵歪三扭四的臭椿樹時,捶胸頓足卻已悔之晚矣。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變鳳」,但是要想讓孩子成才,首先要讓孩子學會做人。
當好榜樣是教會孩子做人的第一要務。表姐夫生前愛抽煙,表姐節假日愛打麻將,時間長了,外甥小小年紀也會吸煙喝酒打牌,學會吃了飯碗一丟就出去找朋友玩耍。可以說表姐和姐夫給孩子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埋下了孩子學壞的種子。蘇霍姆林斯基的話值得每個家長品悟:「每瞬間,你看到了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教孩子學做人,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教孩子有孝心。孝心是一切道德的基礎,是做人的根本。無瑕之玉,可以為國器;孝悌之子,可以為國瑞。怎樣培養孩子的孝心呢?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着手:和孩子一起孝敬老人。父母去看望自己的父母(孩子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時,要帶上孩子一同前往,讓孩子親眼看看父母是怎樣孝敬父母的。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辛苦,要給孩子孝敬父母提供機會。要求孩子為老人做事時應理直氣壯。當家長生病或身體不舒服時,要理直氣壯地要求孩子做他應該做的事情,如端水送葯或陪同就醫,不要怕耽誤他學習時間。讓孩子給爸爸媽媽過生日。讓孩子記住爸爸媽媽的生日,對於初中以上的孩子,完全可以讓孩子主持給爸爸媽媽過生日。讓孩子體驗到父母的辛苦。你不妨把你的日常工作向孩子說一下,或帶孩子去上一兩次班,讓他知道你每天都做些什麼事情,你的工作中有哪些困難。總之是讓孩子看到、體驗到父母的難處讓他聽父母說「我很辛苦」。
培養孩子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誠實是做人之本,與人交往,守信是第一原則,誠實是培養孩子健全人格的唯一方法,這樣孩子才能坦誠做人。世界上幾乎不會有從不撒謊的孩子。面對孩子的撒謊,做父母的在知道孩子撒謊後,一定要分析孩子撒謊的原因,並因勢利導,講明撒謊的危害性,。
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每一個孩子都渴望成功,特別是在他第一次獲得成功之後,家長要為他鼓掌加油,這將是對孩子最大的鼓勵,使他對前景充滿信心,從而獲得自信。要善於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之處,不要總是用挑剔的眼光看孩子,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作橫向比較,發現孩子的點滴進步,及時進行表揚獎勵,使其更加自信!
(向上滑動啟閱)
淺談夫妻之道
確山縣李新店鎮謝庄小學 邵景改
提起夫妻之道,毫無疑問的,人的腦海中就會浮現出和諧、幸福、其樂融融的場景,那麼這些場景都是與生俱來、相處之始就有的么?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我粗淺的認為:它是慘雜着柴、米、油、鹽、醬、醋、茶和生活瑣事的相互碰撞而來的……
和丈夫相識,雖並沒有令人艷羨的羅曼蒂克,以古老的經媒人介紹的方式認識,但其過程也是讓人啼笑皆非,現在每每提起,都是我們之間互相自嘲的段子:與丈夫中學時本是同校同屆學生,雖也曾一個班過,但沒經媒人介紹之前竟然不知道,只是聊天時說起那一年是哪個老師教及所在班級才知道曾是同班同學,大概同學做成我們這樣的也是個罕例吧?同學歸同學,只是同學還尚可,但若是晉級到男女朋友,或是結婚,我覺得我們是諸多不適合,因為我和丈夫兩個人的性格差異實在是太大了,用現在實下最流行的的一句話來說,我是典型的女漢子一枚,而丈夫無論是從外形還是性格卻似溫柔端莊的小家碧玉型,當時覺得就連做朋友,都不能成為交心的摯友。在婉拒了媒人之後,丈夫卻發揮了他的鍥而不捨精神,在每天下班之後,都要去我單位玩上一會,故作很熟的聊天狀,一來二去,雖熟絡了起來,但總覺得只是淺淺的朋友而已,論及婚姻,卻怎麼將就也總覺得他不是我的良人。後來媒人催促我說:你們談了那麼長時間,也都不小了,該結婚了!媒人的話讓我大驚失色起來,什麼?結婚?!我們只是認識,偶爾聊聊天而已!我們沒有談!媒人說:你別瞎扯了,都在一起住那麼長時間了,還不叫談,咋叫談么?!一句話把我像雷劈了一樣的楞在了那裡,我的個天呀!當時,你都不知道,當時我真是又震驚又委屈更是不知所措,真是天大的冤枉啊,我想說:我們真的沒有談過還么?我們連手都沒有拉過!竟然被說成住在一起了那麼長時間?!也是,回想想,當時丈夫下了班去我們單位,去的的時候是大家都剛下班正好看見,可走的時候他們都下班走了沒人看見,也難怪別人順理成章的以為住在了一起。得,就這一誤會,讓骨子裡封建保守的我讓丈夫白撿了一個媳婦。(哈哈,我一直戲謔的以為)儘管性格、人生觀、價值觀什麼的三觀不和,也捏着鼻子過吧。
可是總是說說容易,做起來實在是很難好么,先不說別的,就結婚前後的一些事就讓我對我們的婚姻幾近失望:依照農村習俗,結婚之前,男方要帶着女方去買「應衣」,他雖是獨子,家庭也算富足,但父母和他常年拮据慣了,買衣服總喜歡買便宜的實惠的,而我認為結婚是一輩子的大事,凡事講質量,講牌子,講品位,所以,我們第一次在他父母面前弄了個臉紅。雖不歡但總歸沒有散,當時想着大概也散不了吧,於是就告訴自己:忍吧,既已選擇結婚,就忍着湊合著過吧。誰知,這才只是開了個頭而已,以後的諸多事情上,他都處處顯示到了小家碧玉中的「小」字上。幾經臉紅,幾番磨合,最終在不愉快中也算遂我心愿,我才慢慢發現:我和丈夫雖然很多地方三觀不和,但他有一個最大的特點:能妥協,會妥協!用趙本山一個小品里的一句經典台詞很適合:錯了就改,改完再犯,千錘百鍊!
是的,我和丈夫的婚姻雖然在無奈中開始,但結局是美好的,我們最起碼風雨同舟了17年,也有了一對聰明可愛的女兒,有時候雖然也憤怒過,也暴跳過,在最初的幾年裡還揚言說過:我要是嫁給希特拉也能讓他轉變的不會再發生第二次世界大戰了,而嫁給你,那麼多年了絲毫未變!誠然,一句戲言,總歸是一句戲言而已。其實,我真心的認為:婚姻生活中,不是去改變對方,而是去適應,去包容對方,夫妻之道在於包容,在於忍讓,吵架打罵雖能些許的促進交流,但並未真正解決問題。即使吵架打罵時有發生的情況,也不要總把「離婚」兩個字掛在嘴邊。不知廣大的朋友是不是也贊同我的說法?
(向上滑動啟閱)
親子共讀 品味書香
「閱讀是一切。」「知識改變命運,閱讀點亮人生」。 一個對書籍充滿熱愛的民族,是充滿希望的民族;一個對書籍充滿渴望並孜孜以求的人,必定是充滿智慧的人。
古語有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可以說,一個人如果從小就能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一生都會受益無窮。
我國新教育實驗的倡導者朱永新教授曾說:「在一定意義說,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發育水平,在很大程度是取決於這個民族的閱讀狀況。讀書是傳承文明的橋樑,是延續文化的中介。充實而意義的人生,應該伴隨着讀書而發展。」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從本學期開始,我校開展「師生共讀一本書」 活動,要求教師、學生每月共讀一本書,讓好書來開拓我們的視野,增長我們的智慧,陶冶我們的情操,提升我們的境界,努力營造濃郁的讀書氛圍。
少兒的閱讀,不只是在學校,更多的是在家裡。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習慣,家長也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親子共讀」建立在「師生共讀」的基礎上,讓家長也投入到閱讀活動中來,目的是更好地形成家校合力,把廣泛的閱讀行動推向家庭,力爭在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使學生明白「讀書好」的道理,養成「讀好書」、「好讀書」的習慣。
親子共讀,是一種學習手段,也是一種生活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家長教會孩子如何熱愛生活、享受生活。
親子共讀,是一種美麗的休閑。在孩子的世界裏,那份純凈和率真,值得我們永遠回味和珍藏。
親子共讀,是一種心靈的交融,能促進家長和孩子的交流,提高家長的家教水平,做一名「智慧家長」。孩子的成長也是一本書,多一點心思,多一點投入,收穫的其實不僅僅是孩子。
為了使「親子共讀」活動能得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持,順利而持久地開展下去,學校要求每位家長,每天抽出一點時間,和孩子共讀一本書,談談心得體會。有條件的家庭,要經常帶孩子到書店購書,到圖書館借書,拓寬讀書渠道。每月至少一本書,量的積累,會變為質的飛躍。
閱讀,可以震顫生命的琴弦;閱讀,可以豐滿生命的張力;閱讀,可以愉悅生命的快樂;閱讀,可以靈動生命的精緻。
沒有人天生就能閱讀、就愛閱讀。閱讀要有方法,是漸進式的。親子共讀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興趣的重要因素,而且與爸爸、媽媽共讀的親密感,會使孩子產生安全和信任感;豐富的閱讀經驗,會使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想像力更豐富,並且給孩子帶來喜悅和滿足。
適合親子共讀的童書:
1. 以功能區分有:洗澡書、枕頭書、口水書、觸摸書、拉拉書、手制書等。
2. 以材料區分有:布書、木頭書、塑料書、厚紙板書、有聲書、紙卡書等。
3. 以內容區分有:家庭生活故事、幻想豐富的寓言童話、校園生活故事、偉人傳記、動植物、大自然的故事、科幻小品、優美的詩歌、冒險故事、遊記、幽默笑話謎語等等。書海漫漫,最重要是配合孩子的程度和個性,挑選有益有趣的好書。
例如:3歲左右的孩子由於口語能力尚且不足,最適合讀圖案豐富的繪本。繪本具有不同的材質及形式,不僅具有不同的功能,還可在不同地點使用,最適合想把教育融入生活的家長使用。許多家長很少有機會將孩子抱在身邊好好讀完一本書,因此,常造成孩子的語言能力低落。如果您想培養一個愛書的孩子,先從吸引孩子的繪本開始吧!
布置舒適的閱讀環境:
1. 舒適輕鬆的閱讀環境,有助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孩子隨處可以看到書、拿到書,自然而然就會去閱讀。
2. 安排安靜固定的地方放置書櫃,並有充足的光線,舒服的椅墊、抱枕或書中的角色布偶,讓孩子覺得那裡很安全、很溫馨,只要想看書,就會自動走過去。
3. 共讀的時間不必太長,二十分鐘左右就可以,以孩子情況而定。不要太強制,以免孩子排斥。
4. 也可在午睡或睡前閱讀,此時孩子體力已發泄得差不多,更能靜下心來看書或聽大人說故事。講些溫馨的故事,讓孩子習慣這種必要的活動。因為時間固定,孩子久而久之就會習慣在這段時間閱讀。
共讀的方式:
1. 摟着孩子共看一本書;或家人在旁邊一起看同一本書,是一種很親密的互動方式,有助孩子喜歡閱讀。
2. 讓孩子自己挑選書,孩子對喜歡的書百讀也不會厭倦。
3. 同一本書,也可以變化出不同的故事。由於孩子的注意力不長,家長講述時,可以從中挑出一個重點來講述,下次再找不同的主題來說,或者加入新的角色,每次都做不同的解讀,保持孩子的新鮮感。
4. 運用PAC理論,巧妙的互換角色:由孩子講故事給大人聽,或用接龍的方式,改編成不同的繪本故事,訓練孩子的想像力。PAC是一種人際關係理論,強調每個人「同時」擁有這三種特質;P ( parent )代表父母、權威的。A ( adult)代表成人、理智的。C(child )代表小孩、無助的。這三種特質會依現實情況,「自動交錯」顯現出來。這種理論也適用師生和親子關係上,例如,有時候孩子看完書,讓他說說他的想法(P),老師或父母用心聆聽(A),或露出無限崇拜的眼神 (C),孩子會有很大的成就感,讓他有權威與力量,孩子會更愛閱讀。
5. 複習故事情節:看完書後鼓勵孩子說說感想,或與孩子一起利用道具(如布偶、手指偶等)演出,或錄下他講話的影像,不但留下紀念,也可增強孩子的記憶力和語文能力。
6. 大人說故事時,自己要先被故事感動。表情和語氣融入故事中,也可模仿各種聲音,讓音調有變化,再加上一些簡單的手勢,讓孩子有新鮮感,才能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
7. 也可以照書上的文字一字一句,慢慢的敘述。如果某個情節,孩子有興趣可加以發揮;冗長的部份可以刪除,只要不影響原來的故事架構即可。
8. 看完書或講完故事,也可鼓勵孩子一起大聲朗讀出來,有助孩子聽力及語文能力的發展,孩子一旦琅琅上口,自然而然就可記下故事內容。等孩子能理解其中的意義,就會去享受故事及文字、音律的美。
9. 用什麼人、什麼地方、發生什麼事,問問孩子幫助閱讀。
10. 加點延伸活動,複習故事的提問、探討,讓思路更開闊。
總之,利用故事來引導孩子學習,是最便利,同時也是成效最佳的方式,透過故事角色的帶領,孩子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到各種美德。學齡前階段是閱讀的黃金時期,幼兒雖不會自己閱讀,但會享受其中的樂趣,且有較多時間來閱讀。學齡後,老師、父母更要持續以身作則,經常與孩子共讀,並給孩子說故事,讓孩子也一樣愛上閱讀。
願更多的孩子,能體驗到閱讀所帶來的快樂! 願更多的父母,能投身於培養子女閱讀興趣的教育中來!
(向上滑動啟閱)
親子閱讀,給孩子的最甜蜜的禮物
確山縣普會寺鎮初級中學 錢 瑩
我在一所寄宿制農村中學教書,因為擔任班主任的緣故,每天查完寢等所有孩子睡下已經很晚了,第二天早晨五點多鐘就要起床帶領學生們跑早操、上早自習。所以平時很少回家。我的孩子:「鋼蹦兒」就成了留守兒童。
記得我剛結婚的頭兩年,因為與婆家觀念不一致,呈現了新家庭磨合期的雞飛狗跳。孩子的出生更加加劇了家庭的矛盾,甚至該怎麼育兒怎麼打扮孩子,老人與我們的觀念也不盡相同。那個時候我曾經一度困苦迷茫,掙扎在生活的漩渦里,唯獨忘記了用閱讀來平靜自己的內心。直到有一天我接觸到了兒童繪本,簡單的故事,富有啟迪意義的文字介紹,使我在有限的陪伴孩子的時間裏內心充滿了幸福溫馨的感受。他最喜歡看的繪本有:《讓路給小鴨子》、《猜猜我有多愛你》、《愛心樹》、《我媽媽》、《爺爺總會有辦法》、《阿文的小毯子》、《媽媽的紅沙發》、《討厭黑夜的席奶奶》等。在他兩歲到四歲的年紀里一遍一遍的看,一遍一遍的讓我給他講,直至自己講。在這個過程中不僅他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大大提高而且也越來越讓我放心。從一個愛粘人的流眼淚小孩兒變成了活潑調皮的機靈鬼。在我看來,零到三歲堅持親子閱讀,會讓孩子終身受益,對於今後抵制電子產品的誘惑也很有幫助。更讓人欣慰的是我們的婆媳關係家庭氣氛也在一步步轉好。以前婆婆愛打麻將,但是因為我不在家時孩子會纏着她講故事,她不得不戴起老花鏡在茶餘飯後將自己的活動陣地從麻將桌轉移到書桌上來。看到一些有趣的故事情節,祖孫二人笑作一團,哪還有時間為家庭瑣事生氣。偶有老朋友造訪,看到孩子懂事,也會由衷地讚美二老會帶孩子。他們的臉上立刻露出欣慰的笑容。同樣的故事讀得遍數多了,孩子居然在潛移默化中認識了很多字。走在街上會特別留意各種有字的地方並大聲念給我聽,給我額外的驚喜。隨着孩子的逐漸成長,我和他一起在親子閱讀的過程中探索出新的花樣。有時是錄一段音頻給別的小朋友分享一段讀書感受。有時是安靜的坐着聽一段有聲讀物或者故事新編。我們經常玩故事接龍的遊戲。就是石頭剪刀布決出勝利者說一個句子,另一個人順着這個句子編故事。在這樣的互動中孩子和我都感覺其樂無窮。現在蹦兒六歲了,已經可以自主閱讀。我能做的就是坐在他的旁邊拿一本自己喜歡的書,靜靜的陪着他看。因為我知道:作為一名女子,讀書不是為了讓你富裕,而是讓你成長;讀書,不是為了讓你看得見繁華,而是讓你耐得住寂寞。如果說學校的學習和工作給了我細緻與知識,讀書,則給了我氣度與涵養。作為一名母親,讀書讓我有一顆包容的心。讓我有一顆安靜的、願意陪伴孩子成長的心。
我知道讀書不是目的,而是一種過程,潛移默化里包容了你生活的全部。作為女性,讓歲月雕琢我們的細膩與處世,讓讀書升華我們的氣質與莊重,也許讀書不能教給我們為人處事的方法,但是讀書卻可以給我們平心靜氣的態度。當我們在生活的泥淖中掙扎的時候,一定不要忘記好好讀書。作為母親,如果能每天抽出兩個小時進行親子閱讀,陪孩子看一些能夠讓我們心平氣和的文字,在另一個世界裏徜徉,相信我,那將是人世間最美的享受。網絡上有句話說:「旅行或讀書,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當你的身體被現實所束縛,不能夠去遠方旅行時,請你記得還有一葉扁舟,可以帶你到知識的海洋里遨遊,這一葉扁舟便是書本。
我通過那些優秀的繪本展示給我的孩子:為人要質樸、誠實、陽光、深情、善良和樂於奉獻。其實我們做父母的就應該以這樣的標準要求自己。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事實上孩子教給我的更多。孩子陪伴我們的時間真的很有限,在他們最需要我們的童年時代,如果我們用愛和耐心陪伴他們,等他們青年時期離開我們獨自奮鬥時便會多出一份溫情和自信。有人說每一個孩子都是上天賜給父母的珍貴禮物。珍惜這份禮物需要一生來證明。孩子家教好不好不是別人說了算,而是通過自己孩子的未來,他的表現才是最好的證明。所以我們從現在開始就要開始負擔起自己為人父母的責任,百分百的投入自己的愛給孩子。熱愛閱讀,知行合一,踐行親子閱讀,陪伴孩子一起成長。我相信親子閱讀是我們回饋給孩子的所有禮物中最甜蜜最珍貴的那一個。
(向上滑動啟閱)
一封不能寄出的家書
確山縣三里河鄉秀山小學 梁慧娟
媽媽:
你在天堂還好嗎?寫下媽媽兩個字我的眼淚就流下來了。你看!我還是那個愛哭的丫頭。要是你在,一定又要笑我了吧!
我今天特別難過。馬上就要六一兒童節了,同事叫我一起去買學生的化妝品為演出做準備,可是我卻沒有去。上一個元旦演出的前兩天,我在買完學校化妝品返回的路上一邊走一邊高興的哼着你最愛的豫劇。然而一回到家卻是接到了您重病的噩耗。當我連夜趕去也沒有看到你的最後一面。我蹲在醫院的長廊里,我多想你和以前一樣對我說,嫁那麼遠沒事別回來了。媽媽你知道當時我有多麼傷心嗎?
今天拒絕了同事,我帶着孩子回到家,趴在床上大哭了一場。媽媽~我想你了!
媽媽,我從來沒有給你寫過信。您總說我沒有嘴,不會說話。其實我一直有很多話想和你說呢!你離開了,我再也沒有機會和你說,今天就和你說說我小時候那些難忘的事情吧!
那是我很小的時候,爸爸在縣城打工,很久都不回家。我說想爸爸了,你教會我第一次寫信。到現在我都記得當時我寫的「爸爸你回來吧!我和媽媽都想你了,我不要錢我要爸爸」。至今想來,媽媽是想讓我做一個愛家有情的人吧!
還有一次,是三八婦女節,幼小的我送了一大束櫻花。可是你卻把我打了一頓,原來我把櫻花樹苗攔腰截斷,惹你生氣了。你和我說,櫻花好看,可是我把櫻花樹折斷了,它可能就會死掉,第二年就開不出美麗的櫻花了。媽媽這件事你讓我知道了要敬畏生命,要做一個善良的人。
我馬上就要過30歲生日了,三十年是多麼漫長的時間啊!三十年你教會我太多太多。三十年我長大了,而你卻老了。長大的我有了飛的本領,卻一步步離您越來越遠了。每次我帶着孩子回去,你都會和我說「小時候你最聽話,長大了卻是最不聽話的一個」。是啊,我愛上一個人,他的家很遠很遠。你的眼淚你的不舍都沒有能夠留住我,我義無反顧的嫁給了他。你每次都說,「你家那麼遠,就像不一片天一樣」。我卻總是笑着「說沒有多遠呢,我可以多回來看你啊!」卻沒有想到你想到我家看看我過得幸福不幸福。
媽媽,現在你再也不能來看我了,哪怕我哭得再怎麼凶,你也不會罵我了。再說眼淚又止不住了,媽媽,在你那裡沒有病痛,沒有煩惱,一定要要開心!
媽媽我好想你,哪怕讓我夢到你,好不好?
你的女兒:娟
2017年5月25日
(向上滑動啟閱)
永 遠 的 太 陽
確山縣直幼兒園 王靖
親愛的幼兒園喜迎六十周年華誕,我們開心無比!難以抑制激動的心情,提筆為華誕獻禮!
說什麼呢?還是來說說這個我們每分鐘都愛着的班集體!
在這裡,孩子們天真爛漫,笑容如花!從早晨一聲聲清脆的「老師,早上好!」開始,他們就把稚嫩、蓬勃的心歸屬到這裡。自然而然地開始吃早餐、散步、戶外活動、遊戲……每一個環節中,他們時而認真,時而嬉戲,時而撒歡兒,時而靜謐。在這裡,獨白、討論、合作、自由充斥着每一個角落。在心與心無聲交流的伴奏中,孩子們總是能把每一天過得像詩一樣美好,像小鳥一樣快樂,像雄鷹一樣自由,像太陽一樣溫暖。每一個孩子都是奇特的精靈,他們扮演的角色會讓你沉醉,感動,心顫,疼惜。這是一群怎樣的小人兒啊,讓我們愛不夠,疼不夠……看着他們如花的笑臉,聽着他們稚嫩的聲音,聞着他們清香的氣息,每個人都醉了,醉倒在這鮮花盛開卻又純凈無比的土壤里!
在這裡,家長們誠摯友善,理解支持!每一次活動他們都積极參与,家長助教、親子種植、拆洗被褥、積攢玩教具……都能見到他們忙碌的身影,都能感受到他們無怨無悔的聲息!對孩子照顧不周了,他們理解地一笑;說到孩子的問題了,他們坦蕩地接納;師生間溝通有偏差時,他們總是先流露信任的目光;聽聞我們做一些該做的工作時,他們又總是感恩無比。就這樣,磨合著,前進着,前進着又融合著……一年的時光里,我們的心越靠越近,我們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有共識。家長們用友善博大的胸懷愛護着孩子,珍惜着我們這個來之不易的班集體。他們的愛如同涓涓細流,滋潤着我們的心田,滋養着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
在這裡,老師們團結友愛,積極進取!對專業,我們細細分類,認真學習;對工作,我們合理分工,合作有序;對園所,我們積極愛護,擁護有加;對孩子,我們愛心蕩漾,呵護備至;對家長,我們理解接納,溝通無界;對自己,我們嚴格要求,銳意進取。向上,向上,這是我們給孩子傳遞出的一種生活信念!友善,友善,這是瀰漫在我們為師者之間的一種情誼!我們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相扶相持,愜意前行。每一時的陽光都是燦爛的,每一刻的笑容都是真誠的。包裹在這愛的集體中,我們渾身都充滿了力量,我們隨時都在「潤物細無聲」,職業的幸福感時時激蕩着我們不斷在無小事的大教育中前行!
歲月洗盡鉛華,華誕如約而至!不悲不喜,親愛的園所永遠屹立在這裡;不怯不懼,一代代幼教人終身奮鬥不息。摯愛的事業,美麗的家園,我們心中——永遠的太陽!為你六十歲生日喝彩,為你六十年華誕獻禮!
(向上滑動啟閱)
感受你的魅力 與你共同成長
確山縣直幼兒園 趙慧芳
「美麗的確山」是我的家鄉,因為是革命老區,又稱紅色確山。就是在這麼一個依山傍水、人傑地靈的好地方,屹立着一座擁有60年建園歷史的幼兒園——「縣直幼兒園」。今天是你的生日,雖然我不曾陪你走過60年這麼久,但是因為從小就是在這裡上學,工作後又光榮的成為一名教師,有幸成為其中的一員,看着你一天又一天的成長,期間注入的活力與風采,我倍感自豪。在你即將迎來60歲華誕之際,我想獻上深深地祝福,希望幼兒園越辦越好,更加輝煌,譜寫新篇章。
縣直幼兒園一直以來,始終秉承着「團結、奉獻、求真、務實」的園風和「童心童趣玩科學,童心童趣探科學」的教學理念,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育兒經驗豐富,在我縣幼兒教育系統堪稱標杆、旗幟。在縣直幼兒園裡,有着一支朝氣蓬勃、樂於奉獻的年輕教師,用自身的神智啟迪孩子智慧的心扉;還有一支勇於創新,求真務實的領導班子,帶領着全園教職工有條不紊的在幼教大潮中奮勇前進。一直以來,幼兒園始終以示範園創建為抓手,帶動幼兒園骨幹體系建設,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讓更多的家庭和孩子受益,社會上贏得了較高的聲譽。
我在幼兒教育工作崗位上已走過了16個春秋,在這裡,讓我充分領略到了歷屆園長們的那種愛園如家的風範和工作時雷厲風行的勁頭;在這裡讓我感受到了同事之間團結向上,業務上刻苦鑽研的良好學習氛圍;在這裡讓我體驗到了自己在不斷地成長,並感受到了成長的快樂。這就是我們縣直幼兒園,讓每個老師都會感到工作着是快樂的真諦。
在這60年歷史的輝煌歷程中,有多少在這裡工作過的老師,走上了領導崗位,為縣直的幼教添磚加瓦;有多少老師、孩子們在這裡揚帆起航,最後走向成功,就是她魅力四射的見證。作為縣直幼兒園這個大集體中的一員,我為身在這樣的團隊中而感到驕傲和自豪,最後我想說:我最愛的幼兒園,祝你60歲生日快樂,我願與你共同成長。
(向上滑動啟閱)
詩書繼世長
確山縣普會寺鎮初級中學 劉麗麗
如果說一代名臣曾國藩的個人成就讓人敬仰的話,那麼更讓人嘆服的是他的後裔人才輩出,成績斐然。這跟他嚴謹的家教密切相關。曾國藩家書中提到:「不望代代得富貴,但願代代有秀才」。他的家書和「明理修德,勤儉習勞」的家教理論是留給後代的最珍貴的遺產。
所謂「以德遺後者昌,以財遺後者亡」,我國歷史上的眾多有識之士都注重家風傳承,從顏之推的《顏氏家訓》、諸葛亮的《誡子書》、朱子的《治家格言》到《錢氏家訓》《傅雷家書》無不閃爍着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體現着「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的良苦用心。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它可能並沒有形成一定的文本掛在牆上,也沒有形成一定的條文細則放在床頭,它在無形中發揮着教育功能,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家庭成員尤其是孩子。家風因為背景各異,也各有千秋,或講仁愛寬厚,和睦鄰里,寬以待人;或講克勤克儉,常思一粥一飯來之不易;或講孝義恩長,兄友弟恭,父慈子孝;或講詩書傳承,知書明理。可以說,有什麼樣的家風就有什麼樣的孩子。
我出生在農村家庭,小的時候家裡就有一些不成文的規矩,比如:吃飯的時候,大人不落座不動筷子,小孩子即使再餓也不能先吃;東西即使再少,也不能小孩子吃獨食;大人說話,小孩子不能隨意插嘴等。那時候家裡經常有客人,這些規矩父母並沒有整天掛在嘴邊,他們自己這樣做,我和妹妹也就自覺遵守了。
在我最初的印象中,家裡的春聯都是父親親手寫的。陽光正好的午後,父親拿出準備好的紅紙,仔細地裁剪好,先折成一個個均等的方形,然後展開,平鋪在桌面上,拿起準備好的筆墨,俯身開始書寫。寫一個字輕輕挪動一下紙張,這個工作通過由我來做,我站在父親對面,手輕輕捏着紅紙頂端,屏息等待着,見他寫完一個字,趕緊興奮又小心地抽動一下紅紙,越抽越長。這個時候即使再好玩的事情也很難叫得動我。父親最常寫的一幅對聯就是「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世長」,每次寫的時候,他都會給我念一遍,但由於年幼,懵懵懂懂,不解其意,只是記得這幅對聯總是貼在堂屋的門框上。
父親是那時候村裡少有的高中生,畢業回到家因為識文斷字先後在村裡擔任生產隊會計、生產隊長,一直到大隊書記。記憶里,總是有許多人到家裡,吵吵嚷嚷,說不清的嘴皮官司需要父親調解。甚至大年三十的早上還有老頭老太太到家裡哭訴,兒孫不管,沒法過年。我覺得特別厭煩,他們翻來覆去就那麼幾句話,但父親母親總是耐心傾聽,溫言安慰,有時還要分一些年貨給他們。我抱怨的時候,父親總是說:「誰都有難的時候,能幫一把是一把。」就這樣,芝麻大的小官,父親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別人有什麼事找到他,他一定熱心地幫忙,同村的人一直都很信服他。
父親雖然很忙,但一直都很關注我的學習,在物質匱乏的年代,我的精神食糧都從未短缺,只要我說想要買書,父親從來沒有二話。他愛看書,所以也很樂意我與書結友。小學畢業,父親送我到縣城讀中學,村裡有很多人都認為沒有必要,一個女孩子,花那麼錢,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呢。同村的許多女孩初中畢業甚至是小學畢業,就輟學在家,幫父母干兩年活,然後出去打工。對別人的議論,父親從來沒有放在心上,總是對我說:「只要你願意上學,我砸鍋賣鐵也供應到底。」就這樣,我成了村裡的第一個本科生。
我在縣城上學的時候,寄居在親戚家,他們家裡有很多藏書,我如魚得水,一下子扎進了書的海洋里,每天都在想辦法偷偷地看書,結果第一個學期我的成績就由班級前十名退步到三十多名。過年回家的時候,我非常忐忑,害怕父親批評,更害怕他不再讓我到縣城上學。父親問明情況後,並沒有大加批評我,而是和我約定:每個月他給我準備一本書,我給他寫一封信,交代學習的情況和看書的心得。後來考上大學的時候,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中文,繼續我的看書愛好。我給父親寫的信,現在他還完好地保存着,看着當時稚嫩而又認真的字字句句,我再一次的體會到父親的良苦用心。現在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將給她講解這個做人的原則,希望她也成為一個熱心、實在、熱愛讀書的人。
法國作家羅蘭曾說:「生命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的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葉。它又似一架靈敏的攝像機,沿途攝入所聞所見。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造就人格的纖維。環境中每一個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長過程的建材,使這個人的思想感情與行為受到感染,左右着這個人的生活態度。環境給一個人的影響,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塑造。」留物質財富於子女不如留精神家產。好家風不僅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珍貴的精神財富,影響着每一個家庭成員,而且能從小家輻射到大家,改善整個社會風氣。它充盈在我們每一天的生活中,是我們從父輩那裡接受到的為人處世的美好品質,也應當由我們繼續傳承下去,讓它成為我們正衣冠、去污垢的鏡子,成為指引我們前進的明燈。
(向上滑動啟閱)
書香伴子快樂長
確山縣第五小學 王玥琦
經常聽到家長說:孩子不喜歡讀書。我會小心地詢問:「你喜歡讀書嗎?」家長的回答往往是:「我喜歡看電視,不喜歡讀書。」「我一看書就頭疼,看不下去。」「朋友經常來我家湊局,哪有閑空?」諸如此類的搪塞令我啞然失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讀書這件事上也同樣適用。自己不去讀書,沉迷於玩樂,卻要求孩子讀書,自身不正難正人,孩子又怎能乖乖去讀書呢?因此,我經常對家長說:多買好書,多讀好書,哪怕是裝模作樣地讀讀,對孩子也會有潛移默化地影響;更何況通過與孩子同讀書共探討,可以增加親子交流,使親子關係更加和諧。
為了拓展兒子的知識面,我給他買了各種各樣的書籍。像「四大名著」繡像珍藏本、《中學生優秀作文選》、《青少年日記》、《軍事世界》、《輕兵器》、《中學生百科全書》、《我們愛科學》、《特別關注》、《濰坊家庭》等書刊,涉及軍事、科技、文藝、體育、歷史、地理等,往往是我先睹為快,讀到好文章,看到新知識,我都會和兒子探討一番。有時候會為文章中的疑問爭論地面紅耳赤,誰也不服誰,只好向他爸爸「求救」或者是上網去查找答案。就這樣,在我的帶動下,兒子無所不讀,無所不看,既開闊了視野,懂得了更多的關於歷史、地理、軍事、科技、日常生活等方面的知識,又為身心健康成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了使兒子取得更好的成績,我們夫婦經常陪着他一起讀書。為了督促兒子閱讀「美麗英文」,我總是率先垂範,自己先讀。我有二十多年未學習和使用英語了,以前學的差不多都忘記了。不會的太多,我就抱着英語字典,一個一個地查找,單詞語法句型……事無巨細,一一尋求着答案。經常向老公和兒子請教。我就用這樣的勤學好問、刻苦鑽研激勵著兒子好好學習,奮發圖強。數學是我兒子的薄弱學科,為了增強他學習數學的信心,爸爸給他買了《數學家的故事》《在科學的入口處》《我愛發明》等科學家的勵志故事,父子共讀,感受着科學家超乎常人的拼搏與快樂,從而收穫着勤奮與堅韌,增長着自己的人生閱歷。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引導孩子讀書,其樂無窮!
(向上滑動啟閱)
以身為范,做好孩子的領路人
確山縣新安店鎮郝崗小學 吳莉
縱古今中外,英雄的兒女背後往往有一個偉大的母親。「岳母刻字」,「孟母三遷」的故事讓我們耳熟能詳。現代社會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堂課,家庭環境的健康與否,對孩子的成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響,儘管優裕的物質基礎可以為孩子的成長提供優越的條件,但真正讓孩子有「家」的感覺,並不在於家有多大,家有多富,而是在於精神環境的質量高低。良好的家庭環境,氛圍和風氣在孩子成長中具有重要作用,健康的家庭環境對孩子成才起着深遠的影響。
我是一位六歲孩子的母親,從事教育工作。同天下所有孩子的母親一樣,「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我殷切的希望。孩子出生以來都是我和丈夫一手撫養,我們非常愛她,疼她,但孩子從小好動,頑皮,非常難管,令我傷透腦筋、費盡心機。為了尋求正確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我們嘗試過很多方法,閱讀過很多書籍,也從閑談中向別人請教,功夫不負有心人,現在我的孩子他正在健康快樂的成長,像春天的幼苗,經過家庭的精心呵護,散發出蓬勃的生機。
一、從小培養孩子富有愛心,學會關愛生命。
孩子兩歲時,第一次看見一隻螞蟻,也許有的母親會鼓勵孩子踩死那隻螞蟻來鍛煉孩子的膽量,但是這樣做似乎會讓孩子走向另一個極端,畢竟愛的種子生根發芽更重要。於是,我輕聲對孩子說:「寶貝,你看它多可愛啊,螞蟻媽媽一定很疼愛她的螞蟻寶寶吧」!於是孩子就趴在地上驚喜地看着那隻螞蟻,並認真的觀察他們的樣子,遇見障礙物過不去了,孩子就用小手搭橋讓它爬過去。看着孩子那專註、驚喜地神情,我知道,我做對了!誰說父母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呢?我想,我的這一細微的舉動也許就已經把愛的種子播撒在孩子心田,在未來的人生中他將受益無窮。
二、與愛「頂嘴」的孩子平等交流。
我認為,家長在家庭中佔主導地位,言行要有原則,講究方法,語言的分量不一定以聲音的大小來表達,所以家長與孩子交流時要注視孩子,你眼神的溫和、嚴肅、堅毅、可以告訴孩子你的態度,語言的平和緩慢,有利於孩子對你講話的重要性理解和接受。我的孩子個性較強,有時愛與大人「頂嘴」,一張小嘴甚是靈巧。你讓她幹什麼,總是不願干,總是找個理由,有時候還和她爸爸發生爭吵,在一次爭吵過程中,我擋住了丈夫,我說:「先讓孩子講完她的理由,聽聽她的想法」。並鼓勵孩子把她的想法說明白,我認為這樣不僅是對孩子觀察事物,思維,言語表達能力的訓練,也使我們更全面的了解孩子。所以家長要學會時刻耐心地與孩子平等對話用心了解孩子,使孩子從小學做講道理,遇事冷靜的處事態度。
三、以身示範,做好孩子的領路人。
我是一名教師,平常工作很忙,往往每天下班很晚,在孩子的印象中我總有干不完的事。但不管工作再忙,我也總放不下我的愛好,閑暇之餘,讀書、唱歌、畫畫,孩子受我的影響,也漸漸對它們產生了興趣,每次我坐在書桌旁看書時,她也會拿本幼兒書坐在我身旁認真的看,有時看到她認為好笑的圖畫,她還會做我的「小講解員」給我認真地講她的發現,那一刻我才感到自己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是多麼重要。
做為孩子的母親,要真誠的關注孩子的喜怒哀樂,把孩子成長中的一點點進步都掛在心上,不僅關心孩子的身體狀況,學習成績,而且對孩子的心理、思想、品質、個性有足夠的了解,並能夠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意識地幫助他改掉缺點,做孩子的良師益友,引導孩子修身養性做到自信、自強,腳踏實地、奮發努力,走上健康快樂的人生之途。
(向上滑動啟閱)
讓我們共同打開一扇門
確山縣第二初級中學 王燕紅
我步入初中學習的第一篇課文是當代作家趙麗宏寫的《為你打開一扇門》,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向青少年朋友發出了呼籲,讓我們青少年熱愛文學,努力打開一扇文學的大門,力爭做一名具有現代文明意識的文明人。無獨有偶,我今天站在這裡,心潮澎湃,我想說,朋友們,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共同打開一扇明禮誠信的大門!
打開明禮誠信的大門,擁有明禮誠信,會讓我們全社會這個大集體更加和諧幸福。最近幾年,我們常看到新聞媒體曝光許多讓人揪心的事情:老人摔倒了,我們該不該扶起來;有人病倒了,我們要不要幫忙;有人遇到困難了,我們該不該伸出援助之手;債務人離世了,債務該不該還……面對這些諸多的問題,大家各執一詞,那麼,我們到底該怎麼做呢?我曾看過這樣一個報道:在河南商丘,有一位72 歲的孤寡老人,十年前,這位老奶奶的老伴在一場意外車禍中不幸離世了,這個消息對於老奶奶就像是晴天霹靂。而且它的老伴在生前曾借了朋友二十萬巨款做生意,最後卻以破產告終,這筆錢一直沒有還上。老奶奶在承受喪夫之痛的同時,還要接受這一殘酷的現實。她對債主說:「人死債不能死,我已經失去了老伴,不能再失去誠信了」!從那以後,她為了還債,去大街上當清潔工人,去飯店給別人洗碗,她拿出家裡所有的積蓄,甚至連撿破爛換來的一元一角錢,她都拿去還債。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她沒有吃過一頓像樣的飯啊!老奶奶的誠意感動着她身邊的人,大家都對她施以援手,甚至連債主也不再向她討債,反而來幫助她。就這樣,老奶奶硬是把債務一筆一筆還清了。人無信不立,老奶奶在誠信上就是一個大寫的人字!
打開明禮誠信的大門,擁有明禮誠信,會讓我們身邊的小集體更團結更有活力。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中,同事之間、同學之間會產生很多不開心的事,如果處理不好,就會產生矛盾,甚至發生大的衝突。要知道這一切的不團結、不和諧都是因為我們彼此之間缺少明禮誠信造成的。所以,我們要一起打開明禮誠信的大門,共同擁抱明禮誠信!它能讓我們的集體團結向上,充滿活力!
打開明禮誠信的大門,擁有明禮誠信,會讓我們個人的家庭更和諧更幸福。每個家庭都是由不同性格、愛好、心理、素質的人組成的,儘管我們有維繫彼此關係的血緣與親情,但還是會因為彼此的不同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試想,如果我們每個人天天生活在猜疑、誤解、怨恨、糾紛的家庭里,我們快樂嗎?我們幸福嗎?答案是否定的。所以,我們要敞開心扉,共同擁抱明禮誠信!它能讓我們的小家幸福美滿!
朋友們,明禮誠信從你、我、他做起,讓文明、禮貌、誠信的幸福之風溫暖我們的心田,讓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國家更加和諧美好,讓我們共同打開一扇明禮誠信的大門!
(向上滑動啟閱)
我和書的故事
李新店鎮王樓小學 塗麥妮
莎士比亞曾說過:「書是全人類的營養品。」沒錯,讀書就是我的「精神食糧」,我的最愛。每逢讀書時,我都會感到讀書是我最大的快樂。我愛讀書,因為書給予了我很多知識,也讓我學會了做人的道理。
我讀課外書其實從三四歲就開始了。只不過那時,我看的都是彩圖版的,只有幾個字的那種「小人書」。當時,我就很痴迷於這種書,經常一看就是幾個小時,吃飯睡覺都忘了。而且,我還會把同一本書翻來覆去看好幾遍,樂此不疲。
我們這一輩的童年,常伴左右的有:柿子核,銅板,紙板,彈弓等,偶爾有一本小人書,父母更沒有給我們講故事,陪我們讀書一說了。我們的童年無拘無束,可也有點「淺溥」了,用現在的話來說,輸在起跑線上了,為了不讓自己孩子長大後再有這樣的遺憾,我們決定從小在睡前給她講故事,每天抽時間陪她讀書。
從最初的蔬菜書,水果書,生活用品書,到一本本可愛的童話故事書,一本本充滿自然奧秘的科普讀物就在睡前飯後不經意地看完了。一個或坐或趴在床邊講,另一個躺在床上聽,不時還問一兩個可笑或深奧的問題,惹得兩人哈哈大笑一通。
隨着她聽得故事越來越多,知道的事情也越來越多。對周圍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有時竟問一些我們大人都不知道怎樣回答的問題。雖然被她問住,但還是覺得我們的努力有了收穫。
陪她讀書增進了我們的互相理解。對同一件事情,大人和小孩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得到的結論自然不一樣,但是為什麼不一樣,只有和她在一起才能知道。和孩子一起讀書講故能較好地理解他們的心理活動,能較準確地分析她的思想狀態,這對理解孩子思考問題的方法很有用。
陪孩子讀書,可以幫助她養成愛讀書的習慣,陪孩子讀書,可以幫她選擇適合她看的書,陪孩子讀書,可以加深和下一代的交流!陪孩子續書,可以給孩子留下一個令她懷念的童年!
我深知,培養孩子讀書的好習慣並不是一日之功,它不僅是對孩子的考驗,也是對我們家長的考驗,我會一直陪孩子把每天讀書的良好習慣堅持下去,讓孩子把這個習慣一直保持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乃至以後的人生成長中。讓孩子通過讀書(廣義的)對將來要面對的這個複雜的世界有一個正確的認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以熱情、樂觀、堅韌、坦然的態度來走好她們人生中的每一步!
(向上滑動啟閱)
淺談家風
王大榮
家風,是一種接地氣的、生活化的「家族式美德」 ,具有深入人心的無形力量。它可以是做人的道理,也可以是處事的原則.更可以是哲學式的人生態度。它不拘泥於何種領域,也沒有家庭貧富之分。家風是每個人從小就不斷觸及的,因此,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整體和全方位的。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道德規範、傳統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它首先體現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風建設是我國歷史上眾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從古至今,顏之推《顏氏家訓》、諸葛亮《誡子書》、周怡《勉諭兒輩》、朱子《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着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歷史上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 等等,同樣展現着良好的家風.「非淡澹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訓至今為世人尊崇. 北宋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官高權重,歷仕仁宗、英宗等四朝皇帝。但他嚴於教子,很注重培養子女自律自立意識。他寫了篇傳誦至今的《訓儉示康》,告誡其子:"儉以立名,侈以自敗"。
曾國藩的家書,共有330多封,是歷史上家書保存下來最多的一個。曾氏家族,向來治家極嚴,也很有章法。曾國藩受家風熏陶,對子弟也要求極嚴,並諄諄加以教誨。他的家庭教育指導思想中,有許多可取之處。諸如在教子弟讀書、做學問、勤勞、儉樸、自立、有恆、修身、作官等方面,都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周恩來的侄女周秉德女士說,伯父要求我們要和全國老百姓一樣過簡樸日子。我們周家兄妹都是普通老百姓,沒有人當大官,沒有人經商掙大錢,沒有小車子、大宅子。「踏踏實實地本分做人是我們周家的家風。」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着大眾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人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風好,這個人就會茁壯成長;原生家庭不重視家風建設,這個人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好的家風會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如:良好的道德氛圍、健康的思想氛圍、積極的情感氛圍、認真的學習氛圍、節儉的生活氛圍等等.正是這種氛圍,造就了一個個身心健康的人、有作為的人乃至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可以說,好家風打造了兒童成長的好搖籃.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婚姻家庭領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戀愛觀上的拜金主義、婚姻中的草結草離、家教中的過分溺愛、孝親中的漠視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會地位的人由於不重視家風建設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訓是沉痛的.它從反面證實了家風建設的重要性.
家風建設的關鍵在家長.家長首先要成為家風建設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識地創立自己的好家風、延續自己的好家風,使整個家庭與子女受益.各級領導幹部尤其要帶頭搞好家風建設,帶頭教育好子女.人們習慣於上行下效,領導幹部的好家風會對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實現中國夢的新形勢下重提家風建設,有着重要的意義.家庭建設影響着社會建設,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所以,好家風就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從每個家庭做起,讓家家有個好家風、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堅持下去,社會的正風正氣就會發揚光大、中華民族的文明程度就會進一步提高.
(向上滑動啟閱)
良好的家風是未成年人的基石
確山縣第五小學 王海蘭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的基礎性教育,良好的家風是未成年人成長的基石。
家風是人們在家庭生活中形成的一種穩定的風格、作風和傳統,包括為人處事的態度和行為準則。家風還包含着我們常說的家范,家范就是人們在家庭生活中的行為規範。它們猶如一種磁場被人們深深地感受到,促使人發自內心地服從和遵守某些被認同的準則。
家風是由家庭成員的態度、行為及輿論營造的,存在於家庭日常生活中,表現在成年人處理日常生活中各種關係的態度和行為中。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正確的輿論營造良好的家風;不良的行為習慣和不正確的輿論營造不良的家風。
父母親在日常生活中習慣性的言談舉止營造了特定的家風,未成年人在這種特定家風的熏陶下,會經過耳聞目睹接受影響。這其中,「模仿」起着重要的作用。不管成年人是否意識到自己的言談舉止會對未成年人產生某種性質的
影響,未成年人都在模仿。未成年人早期的行為習慣折射着父母親的人格和行為習慣,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大學生章某成長在一個三世同堂的家庭,祖孫三代人過着平靜和睦的生活。這個家庭從沒有和鄰居發生過爭吵。奶奶是個勤快人,每天早早起床,拿着大掃帚把整個大院打掃得乾乾淨淨。章某從小跟着奶奶,奶奶還專門給他也準備了把小掃帚,讓她跟在後面比畫,還告訴她:「人的雙手是個寶,勤勞可以創造一切。」幼小的章某雖然還聽不懂那些大道理,但她愛勞動,並從勞動中體驗到了快樂。
媽媽每次帶章某去公園都要帶上一個塑料袋,把吃剩的果皮、糖紙裝進去再扔進垃圾桶。章某到現在也有隨手帶着塑料袋的習慣,把不用的廢棄物裝進去放到垃圾桶里。章某的父親雖然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但他酷愛讀書,把節餘下來的錢幾乎都買了書,並經常寫讀書筆記。在父親的影響下,章某從小也愛看書,從上小學起就堅持寫日記和讀書筆記,現在已經在報刊雜誌發表了十幾篇文章。
和睦、平靜、溫馨、嚴謹的家風為章某的成長奠定了良好的基石,她勤勞簡樸,學習成績優秀,氣質優雅,與同學、朋友相處得十分融洽。不管是什麼工作她都做在前面,但從不與人攀比。有人說:「現在是競爭時代,你不覺得吃虧嗎?」章某笑着說:「我只想把我能做的事情努力做好,沒有想過吃虧佔便宜,我們家裡的人做事都是這樣的風格。」
再舉一個截然相反的例子。初中生王某從小家庭生活非常優越,父母在外忙於生意,家中請了兩個保姆,一個負責家中日常生活,一個專門負責照顧王某,一切都不用王某動手。小的時候有時王某出於好奇學着保姆的樣子要擦桌子擦地,媽媽就說:「沒出息,這些事不用你干,你天生就不是干這個的命,這是下人做的事情,你要做人上人。」幼小的王某看到母親每天對保姆挑三撿四,從來沒有滿意的時候,也漸漸地以為自己天生就是人上人,好吃懶做是天生最大的幸福。
在幼兒園時,老師讓她擺一下椅子,她會說:「我媽媽說幹這種事沒出息,我要做人上人。」現在已是初中學生的王某仍然只習慣做「人上人」,對同學、親戚、朋友指手畫腳、吆三喝四,經常要求別人為她做事,卻從來不肯為別人做一點事情。由於她的自私、懶惰、自以為是和狹隘,她沒有朋友,內心孤獨,而且學習怕吃苦,成績差,沒有人喜歡她。許多鄰居也認為王某一家粗俗、傲慢、霸道、貪小便宜,不願意與他們來往。更可悲的是,王某的父母親仍不知問題的癥結在哪裡。
這些事例告訴我們:家庭教育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它的每一個細節都帶着家庭風氣的影響;而家庭風氣不是想出來的,是由家庭中每個成員的生活和自己的操行創造出來的。如果成年人的言談舉止有失規範,即使是精心研究出來的教育方法也無濟於事。只有正當的家風,才能給未成年人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良好的家風是孩子終身的財富。
所以,每一位成年人都要把握好自己的言行,為子女的成長營造良好的家風。子女的未來其實就掌握在成年人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