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觀《致命ID》:是誰殺了我?而我又殺了誰?

當我走上樓梯時,

我看到一個不在那裡的人,

今天他又不在那裡。

我希望......我希望他會永遠消失。

故事發生在一個破舊的汽車旅館,一場突如其來的特大暴雨,使得道路被淹沒、信號被中斷,許多人只能選擇在這家旅館暫避一晚,而旅店的老闆(賴瑞)負責接待他們。

被暴雨留在這裡的住客,分別包括:一家三口(父親喬治,母親艾莉絲,孩子提姆西)、妓女(巴黎)、剛衝動結婚的情侶(小路、吉妮)、過氣女星和她的司機(艾德華)、羅德警探及他捕獲的犯人。

沒想到的是,這家旅館忽然開始接連不斷發生殺人案。

過氣女星、吉妮、被捕殺人犯陸續死去,死相凄慘,兇手還留下了似乎意味着「死亡倒計時」的號碼牌。

本以為這是一部追蹤線索尋找兇手的懸疑片,但隨着劇情推進才發現,這是一部多重人格障礙患者的人格鬥爭全紀錄:

電影中的11個人物,全都是主人公麥肯分裂出的不同人格。在現實中,麥肯被指控殺害了6個人,但他的精神醫生髮現,麥肯存在精神分裂,那個曾經殺人的麥肯,只是麥肯分裂出的一個邪惡人格。

要麥肯避免被判決死刑,就需要確保消滅掉他分裂出的邪惡人格。

所以,就有了這個發生在麥肯內心世界、消滅邪惡人格的故事。汽車旅館,是他母親遺棄並虐待他的地方,也是他潛意識中,最恐懼和厭惡的地方。

一般來說,多重人格障礙患者平均擁有13-15個人格,這些人格會交替掌控身體和意識。

交替人格擁有自己的認知模式,擁有不同的年齡、性別、種族、宗教和性取向,還可能擁有不同的語言、口音、手勢及筆跡,甚至可能是動物。

在電影中,主人公麥肯正在接受第六期的藥物治療,為了完成人格的整合,需要強迫讓他的不同人格面對面。

而整合手法非常簡單粗暴:讓多餘的人格消失。

在現實中,不同人格未必知道其他每一個人格的存在:例如,人格A知道人格B做的所有事,但人格B根本不知道A的存在。

1

艾德華:正義

艾德華曾是一名警察,在一次任務中,因為一瞬間的猶豫,沒能救下一位自殺的女孩。從此,艾德華脫下了他的警服,成為一名普通司機。

因此,麥肯的心理醫生在整合11個人格的時候,最希望艾德華能夠活下來,成為麥肯的主人格。

基於這個出發點,心理醫生希望引導艾德華知道了汽車旅館殺人案的真相——汽車旅館只是一個虛構的,存在於麥肯意識中的地方,他們也並不是真實存在的「人」,而是麥肯小時候遭受創傷時分裂出來的人格,他需要找到並殺死那個隱藏在他們之中的「邪惡人格」,讓麥肯脫罪。

2

巴黎:母親

麥肯現實中的母親是一名妓女,曾因欺詐被捕入獄,也曾遺棄並虐待他......這些經歷嚴重影響了麥肯的人格。

心理學家曾發現,所有研究中有90%左右的多重人格障礙患者,都有過童年創傷(遭受身體虐待或/和性虐待),且創傷經歷通常發生在9歲之前。

這裡再順帶提一下嫖客這個人物,影片中妓女偷了他的打火機,估計是麥肯小時候看見母親接客的一個場景,這對他的心靈產生了極大的觸動,誘發了他人格的突變。

所以,這位年輕貌美、身材火辣、職業「妓女」、常有盜竊行為的母親形象,對麥肯的影響是巨大且深遠的。

3

小混混:父親

冒充旅館老闆的那個小混混是麥肯真實父親的影射,他終日渾渾噩噩無力養家,又受辱於妻子的皮肉營生而最終拋妻棄子,因此才會憎恨妓女。

4

假警察:偽善

佯裝警察的逃犯人格自然代表了胖子潛意識裡的罪惡感。這種罪惡感很強烈,麥肯犯下6人連環殺人案的時候,是由假警察人格掌控的,在麥肯的人格世界中,警察幾乎是惡的象徵了。

5

司機:人格分支

司機是善的,但卻是從惡人格中分裂出來的,與此同時,主人格隨時在侵襲他。

6

過氣女明星:精英階層

過氣女明星影射了麥肯印象中勢利自私的社會上層所謂精英人物,其沒落的形象反映出胖子成長過程中受到這類人的迫害,因此她雖然用錢買到了最好的套房,但卻莫名其妙的住進了另一件房間,最終又拿到了10號的門牌而第一個死掉。

7

新婚夫妻:父母的影子

新婚夫妻代表着麥肯心目中剛結婚時期的父母,他們一個假冒懷孕騙婚一個到處鬼混,他們的爭吵反映出麥肯父母的婚姻不幸。

8

小孩的父母:麥肯理想中的父母

小孩的雙親代表着麥肯心目中理想狀態的父母的樣子,他們對小男孩非常照顧,對家庭充滿着有責任心,與現實中他的父母形成了非常強烈的對比。

人格間的相互對話,表達的都是麥肯自己的情感。

那麥肯愛自己的母親嗎?當然愛,所以當巴黎訴說自己的願望,是回家鄉種一片柑橘林時,艾德華的人格才會眼泛淚光、被深深觸動。

正是因為這種複雜到極致的情感,艾德華在巴黎面對危險時,用自我犧牲來保護了巴黎。

但巴黎最終還是死去了,並得到了「妓女沒有第二次機會」這句「死亡判決」——潛意識裡,麥肯無法原諒拋棄了自己的母親。

最後活下來的小男孩,是胖子產生人格分裂的童年的影射,是所謂萬惡開始的原罪的本我。

正當那些心理學家以為他的罪惡是其它人格的時候,誰都沒想到原來他人格當中最罪惡的卻是他小時候。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