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立春》: 春回大地, 歌聲永存

眾所周知,戲劇性的故事情節往往更能抓住觀眾的眼球,《立春》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案例,儘管在這部影片中沒有精美的道具和國際巨星,但是它憑藉著紮實的劇本,熟練的敘事策略,導演敏銳的才華,濃郁的生活氣息,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本部電影運用故事化的敘述手法,講述了一個關於師範音樂教師王彩玲在追夢路上所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以及王彩玲情感的一大轉變的故事。而在本篇中,導演通過生動的筆墨運用刻畫,人物形象呈現逐夢主題,意象彰顯人物命運,多元視聽深化藝術氛圍。

主題是導演對現實的觀察體驗,分析研究以及對材料的處理提煉而得出來的思想結晶,它既包含了所反映的社會生活本身含義,也包含了導演對其的理解,該片通過展現出像王彩玲,胡金泉,高欠欠等人的形象,進一步的呈現逐夢主題。

在追逐理想的過程中,可能會遭受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或是眾人侮辱性的非議,而這些磨難被導演巧妙地安排在影片中,讓觀眾深刻地感受到劇中人物在逐夢之路上的艱辛。作為師範學校的音樂老師,王彩玲本應該安穩的生活,但她為了自己的音樂夢想來回奔波於北京,只求可以有一份北京戶口,讓自己再續音樂之夢,可奈何自己的才能一直沒有人欣賞,而與王彩玲同病相憐的胡金泉命運則更為坎坷,他選擇了舞蹈,選擇了與世俗背道而馳。

但是他換來的卻是別人的辱罵與諷刺,最終終於承受不了社會的重擔,再也不願意再世俗鄙夷的刀尖上舞蹈選擇證明自己是正常人,最終因為一系列事情坐牢。可是即使胡金泉身處牢獄,但她的心卻從未像如此這般的自由,這何嘗不是一種新的怒放與追夢呢?有的人撈起一輩子都可能無法實現自己當初許下的理想,但春回大地總會帶來希望,而那些曾經夢想的歌聲也會永存世間,證明你也曾經努力過。

意象是寓意之象,是用來寄託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是客觀事物,經過創作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該片通過鄰居夫妻的呻吟聲和滿天的大雪作為主要意象,調動着人物悲慘的命運。

王彩玲與黃四寶的相識相知,本就是各懷心思,而在二人兩次的深夜會面時,更是暗潮湧動,鄰居夫妻的呻吟聲兩次出現,分別是王才林做人體模特和黃思寶醉酒的時候,當兩人同處在幽暗狹小的房間時,一股曖昧的氣息在其中瀰漫開來,而此時隔壁傳來的呻吟聲,不停的敲打王彩玲躁動的心,而這一呻吟聲,其實也是王彩玲心理的外化是一種情慾的象徵,雪本是聖潔希望的象徵,而在本片中多次出現,增添了一抹蕭瑟,孤寂之感,滿天大雪下是胡金銓一人落寞的身影,沉重的腳印踩在雪白的積雪中,留下了一個個深刻的印記。一血一人獨行,在世間何嘗不是一種絕望的隱喻呢?而這雪也預示了之後胡金泉做出的最終選擇。

視聽語言作為傳情達意的重要手段,很好地深化了情感主題,本片通過大量的特寫鏡頭及特殊光線的運用,充分調動觀眾的情感,給予其極佳的視聽感受。昏暗的光線下人物心理的暗潮湧動,彷彿被放大版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觀眾眼前,導演正是巧妙地運用了這一點,多次將人物處於昏暗的光線下,將人物的情感與心理變化一一展現,而特寫鏡頭的運用則更加突出,在王彩玲去看望胡金泉時,特寫鏡頭的運用將王彩玲臉上流露出的愧疚與沉重和胡金泉的真正解放呈現在銀幕上,完整的詮釋了人物的情感心理。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曾經的冰封也隨之消散,唯獨那曾經的歌聲永存於世間,一年一輪迴,生活的起起伏伏也終將在立春時分塵埃落定,一切都回到了原點,無論是人亦或是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