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塑造人格, 情境改變行為, 這部7.1分的電影讓人久久不能釋懷

環境可以逐漸改變一個人的性格,而情境可以改變一個人的行為。一個溫文爾雅的紳士,在某些情境下會變成嗜血的狂魔。

人之間,是否真的存在善惡差別?這部根據美國著名的斯坦福實驗改變的電影——《死亡實驗》,揭開了人善惡分別的秘密。

源於著名的斯坦福實驗

這部電影由兩大奧斯卡主角——阿德里安·布勞迪和福里斯特·惠特克領銜主演。雖然豆瓣評分不高,但觀影之後讓人久久不能平靜。

原本地位、金錢、身份幾乎不存在差別的人,被監獄實驗分成了囚犯和獄警,並且在隨後的實驗中,每個人都深深地陷入自己的身份無法自拔。禁錮、毆打、辱罵,那些飾演獄警地人員一步步變成了虐待狂。與此同時,囚犯們變得更加膽小、脆弱和抑鬱。

那些原本和善相處的實驗人員,在經歷了暴動、反抗的一場戰鬥後,才恍然大悟自己不過是實驗的參與者。

與真實實驗不同的是,電影為了塑造劇情,布勞迪領導的囚犯在最後不堪屈辱,奮起反抗。而在斯坦福實驗中,囚犯們一直受着獄警的虐待,卻從未有人拿起武器反抗過。甚至連實驗的主導者,津巴多教授都深陷其中,享受這個掌控監獄一切的權力。

可想而知,現實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要比我們想像的複雜得多。

環境塑造人格

還記得不久前那個因為開家長會而紅遍全國的孩子嗎?僅僅一名小學生,在家長會上官腔十足,架子極大,言語間透露出一股傲慢之氣。

一個十歲的左右孩子,社會經驗、工作經歷,莫說豐富,簡直是一片空白。然而就是這麼一個我們認為單純的像白紙的孩子,卻擺起了「領導」的架子。

難以想像這個孩子所處的環境是怎樣的,更可怕的是,他的老師、家長竟然知道孩子這種情況都不去糾正,任憑他在這種環境下成長。孩子以後能不能做官我們不知道,但這種可怕的成長會毀掉一個孩子。

就像電影中惠特克飾演的角色,本身是一個內向、靦腆的人,卻因為環境、身份的不同徹底把內心的陰暗面釋放了出來。

影片中,囚犯和獄警本就是一件小事產生的糾紛,卻被獄警一次又一次自以為聰明的懲罰措施無限放大,導致了最後的暴動。

獄警本有機會避免這一切的發生,但是他們沒有,因為他們在監獄中擁有了至高無上的地位,根本不去考慮受虐囚犯的心理狀況,咄咄逼人,越來越過分。

生活中,我們又何嘗不曾遇到過類似情況?

情境改變行為

當年,震驚全國的馬加爵案件讓社會反思。一個優秀的大學生,省「三好學生」,卻被周圍人日復一日的嘲笑、排擠而無限地自卑,進而發展為怨恨和怒氣,墮落成殺人犯。

不得不說,情境改變行為。若不是當年周圍同學的鄙視、嘲笑和挖苦,他又為何能至此?倘若當年有人可以真正地為他創造一個寬容、理解、積極的環境,或許,他能繼續他的學業,將自己的一腔熱血撒在科研上。

所以,環境塑造性格,情境改變行為。實驗尚可結束,人生不能重來。寬容、理解、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氛圍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倘若人人擁有陽光,生活豈不是更絢爛多彩?

歡迎關注「路圖圖看電影」,一個新晉的電影解說人,更多影評、解說和感悟與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