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宇森導演, 蝙蝠俠大本主演, 這部本該是神作的電影卻成了爛作

這部2003年上映的好萊塢電影《記憶裂痕》由著名導演吳宇森執導,蝙蝠俠本·阿弗萊克、《殺死比爾》的女主角烏瑪·瑟曼以及貝爾版《蝙蝠俠》中雙面人阿倫·艾克哈特主演。但就是這樣一部巨星雲集的電影,卻成了吳宇森在好萊塢的最後一部電影。

電影的故事主要發生在大本飾演的男主角詹寧斯、烏瑪飾演的女主角瑞秋以及阿倫飾演的大公司老闆吉米之間。

大本飾演的男主詹寧斯是一個高智商科研人才,很多公司都會把業務外包給他,讓他研發出自己的需要的產品。

但是因為他不是公司的人員,所以每次完成產品後公司都對他進行記憶消除,以此來確保自己公司的技術不被泄露。

這天,阿倫飾演的大老闆吉米找到了他,邀請他幫自己研發出一件新的產品,為期三年。

吉米告訴詹寧斯,這次的工程有八位數的酬勞,還有公司的股份,妥妥地工作三年,休息一輩子。

因為詹寧斯和吉米是同學,再加上這麼豐富的報酬,詹寧斯答應了,在這個過程中,他遇到了烏瑪扮演的女主角生物學家。

三年的時間很快過去了,詹寧斯履行承諾完成了工作,但是當他打算領自己錢的時候卻出現了大問題。

他被告知自己在四個星期前已經放棄了這筆錢,自己能得到的只有二十件作用不明的小物品。

因為他已經被消除了記憶,所以他完全不記得這件事,隨之而來就是警察的追捕以及反派的追殺。

《記憶裂痕》的前半部分通過高科技、放棄的錢、被消除的記憶以及二十件不屬於自己的小物品牢牢吸引住了觀眾的心,讓觀眾們迫切想要知道這其中的原委。

但是俗話說得好,貪多嚼不爛,正是因為前半部分佈置的伏筆太多,導致電影在後半部分處理不過來這些伏筆,最終讓伏筆變成了困擾電影的大問題。

比如「高科技」這個點

影片開頭就展示了詹寧斯是一個能夠輕易做出「虛擬現實」的技術的高科技人才,展現出一種高能科幻片的感覺,後續也確實出現了一台能夠預測未來的機器。

但也僅此而已,影片後半部圍繞的大多都是打戲、追車戲等等與科幻不相關的戲碼,與其說是一部科幻片倒不如說是一部動作片。

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很有可能是當時好萊塢電影《碟中諜》系列的興起,畢竟吳宇森本人就是《碟中諜2》的導演。

又比如說「放棄的錢」這個點

電影前半部分一直用這些錢來吸引人的注意,讓觀眾迫切想要詹寧斯為什麼放棄這筆錢,但是電影到結束都沒有交代放棄這筆錢的原因。

影片中詹寧斯因為利用預測未來機器偷看了未來,所以他知道了即將發生的一切。為了應對這一切,他做了幾個準備:

1、收集了二十件可以應對未來狀況的物品,然後寄給未來的自己

2、給女主角瑞秋留了字

3、放棄了自己應得的錢

前面兩點很好理解,第1點是給未來的自己做準備,第2點是給女主留線索。

那麼第3點,詹寧斯放棄錢的目的是什麼?難道是因為他放棄了錢反派就不會對他下手,警察就不會追捕他?

其實都不是,警察追他是因為他涉嫌剽竊政府的機密科技,反派追他是因為他在臨走前把機器弄壞了。

這兩點與他放不放棄錢沒有任何關係,甚至在看完電影后也能發現詹寧斯放不放棄錢都不會影響電影劇情的發展。

除了高科技和放棄的錢這兩個點,影片在劇情設置上也非常強行

因為詹寧斯給預測未來的機器種下了病毒,所以機器不能使用,大反派吉米一開始是打算讓其他科研人員慢慢排查病毒,科研人員也告訴他再過一天就能找到病毒。

但是吉米突然間想到了一個非常「聰明」的方法:讓詹寧斯偷偷溜進去修好機器,然後再捉住他。這個想法看起來很好,但是事情真的那麼簡單嗎?

詹寧斯如吉米所願修好的機器,同時也給機器設置的一個自我毀滅。

詹寧斯一開始為了不讓吉米得到這部機器,所以他種下了病毒,既然詹寧斯能夠做出這種行為,吉米怎麼還敢讓他靠近這部機器呢?

所以最終結果就是詹寧斯把機器炸毀,大反派失敗,男主與女主過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電影前半部分佈置了多個伏筆,只要好好利用完全可以讓電影成為一部神作,但是吳宇森偏偏放棄了這些伏筆,選擇了簡單粗暴的動作戲。

這也造成了前後風格不一,導致劇情被前面設置的伏筆拖累,而導演為了推動劇情的發展,不得不設置一些「強行」的情節,讓其徹底成為了一部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