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喜劇之王》: 星爺, 我還能叫你星爺嗎?

寫在前面:

「你知道周星馳嗎?」

我問了一個18歲的小年輕。

「我看過長江七號,但是我不認識周星馳。」

也是啊,如果不是像我們這樣上了年紀的老叔叔老阿姨,誰還記得周星馳。

一說到周星馳,我們心中總是湧出一種難以言表的特別的感情。

這不,今年春節星爺經典作品《喜劇之王》的翻拍版上映了。

ps:本文約3200字,含劇透,閱讀時間約12分鐘

Part1.時隔20年,再見《喜劇之王》

《新喜劇之王》,顧名思義,就是重新演繹《喜劇之王》的故事。

女主人公如夢是一個跑了十多年龍套卻一直掙扎在底層的一名小「演員」。

長久以來的原地徘徊,早已令她的家人對她失去信心,她的父母希望她能找份正經又踏實的工作。

在父親的生日宴上,如夢又因為這個事情和父親吵起來,被大發雷霆的父親趕出家門。

當然,表面上父母和如夢雖已決裂,但畢竟血濃於水,即便不同意,但也一直在背地裡默默支持。

而被趕出家門的如夢也還是一直樂觀如初,和她的浮誇男友查理(張全蛋飾)相依為命,相互扶持。

為了支持男友的事業,也為了攢夠他們的結婚基金。如夢更加拚命地工作,不但繼續跑着龍套,還做起了送外賣這份辛苦的工作。

即使同住一個寢室的室友不費吹灰之力被星探挖掘,如夢依舊能夠堅持如初。

即使被過氣明星——性情古怪又狂躁的馬可(王寶強飾)羞辱,如夢依舊沒有絲毫退縮。

直到如夢撞見男友在街上挽着別的女孩子時,如夢才如夢初醒。

這一殘酷的打擊,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樂觀、堅強的的如夢一去不復返。

如夢終究還是做起了人們口中的「踏實工作」。

與如夢「頗有淵源」的馬可,在經歷了大起大落之後,想為如夢曾經給她的啟發而致謝。

馬可的這一次拜訪,又一次點燃了如夢心中的火種。這一次拜訪,也成了如夢改寫命運的開端。

如夢憑藉著超乎人們想像的堅持和熱忱,最終圓夢。

總之,人生就是堅持到底不放棄,宇宙毀滅了都不可以的那種。

Part2.周星馳何以成神?

春節檔先後有14部電影上映,其中還有半退出娛樂圈狀態的國際巨星成龍。

《新喜劇之王》能順利躋身「春節檔四天王」的行列,全仰仗「周星馳」這3個字。

可見周星馳在國人心中的地位有多高。

不知從何時起,這個被我們成為「星爺」的男人,已成了我們心中的神。

我想這與他在我們童年時帶來的驚艷是有着莫大的關聯的。

在物質不那麼豐饒的小時候,要說看上一部星爺的電影,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時的我們基本靠相互借VCD光盤,誰要是能有一張大家都沒看過的光盤,指不定就成了小夥伴中最受歡迎的那一個。

光是看上一部星爺的電影就能高興上好多天。

片中不少經典台詞,都成了我們打鬧嬉戲的口頭禪;片中的那些經典橋段,也成了我們爭相模仿的樣子。

再後來,我們有了電腦和網絡,一切資源都變得唾手可得。

我們也變得有能力買得起任何自己想看的電影的門票。

遺憾的是,我們卻再也看不到周星馳的電影了。

於是我們感慨,欠星爺一張電影票。

有時候恰恰是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星爺成了我們最大的遺憾,也成了我們心中無可替代的存在

Part3.新喜幾何?

《新喜劇之王》可以說是星爺復出後最受爭議的作品了,除了小部分鐵粉之外,幾乎是罵聲一片。

原版《喜劇之王》可以說是半個周星馳的自傳。

即使起初不被理解,但隨着影迷們不斷地深入解讀,大眾逐漸理解了影片的深意與內涵,《喜劇之王》也因此被奉為神作。

新喜的故事很好地沿襲了原版的框架和創意,不過相比之下,新喜要更加通俗與直白。

然而原版最為人所稱道的就是那幾處意味深長的片段,少了它們,就是「空有其形,卻無其神」了

因此新版大概就只繼承了原著60%左右的的精髓,也難怪不少觀眾看後大呼上當。

可是《新喜劇之王》就真的那麼一無是處嗎?

顯然不是的,瘦死的駱駝都還比馬大,再爛也不是《愛情公寓》、《阿修羅》之流能比的。

其實,星爺還是那個星爺,電影也還是原來的味道

星爺作為一個嚴苛的電影人,對自己的作品是絕對的一絲不苟。任何的表情與動作沒有達到星爺的標準,是無論多少遍都要重來。

王寶強作為一個成熟演員,也經歷了重拍50多次的生涯之最。

片中的張全蛋一角與當年的醬爆有着異曲同工之妙,那種自然的違和感依舊是觀眾熟悉的周星馳式幽默。

以及恰到好處的惡俗:王子發現自己睡了一個男人——白雪公主變成男人。

新喜雖然淺顯,但依舊有幾處耐人尋味的設定。

我對片中王寶強塑造的角色馬可並沒有什麼好感,但在看到他被趕齣劇組的那一幕,我才意識到這個角色的多面性與複雜性,才開始明白個中意味深長。

又比如如夢在最終晉級時打動評委的表演,彷彿是星爺在向我們闡述對表演真諦的理解:重要的不是誇張和做作,而是貴在真實;你不是在表演一個角色,而是成為這個角色。

同樣是發生在如夢參賽的那一幕,如夢痛罵男友是個從小缺愛又自卑,只能靠玩弄別人感情來證明自己的可憐蟲。

可影片中卻分明對張全蛋(查理)的身世隻字未提,不免讓人有些詫異。

不過只要對星爺稍作了解,就不難猜到這一幕其實是星爺在罵自己

從小父母離異,媽媽獨自一人拉扯星爺和姐妹三人長大,生活拮据。

缺愛又自卑的童年,使他成了片中和查理一樣的人,先後辜負了羅慧娟、莫文蔚、朱茵等。

等到明白時卻已太晚,有的只是遲到的懺悔和道歉。或許正是因為那份追悔莫及,星爺直到今天依舊單身。

此外,片中如夢的父母這兩個角色也被塑造地很成功,我看到了一對典型的中國式父母: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希望你好,無論那是不是你真正想要的,是不是真的會讓你快樂。

眼睛在為你下着雨,心卻為你撐着傘,無條件為你傾盡所有。

長大後,我們對他們總是感激多於埋怨

而最應該為人稱道卻不為人知的是,周星馳在電影之外真正地上演一出「喜劇之王」的故事

在拍攝之前,在現實生活中,周星馳為電影選角真實地上演了片尾海選的一幕。

鄂婧文是迄今為止顏值最不高的星女郎,在此之前跑了長達8年龍套。

她在收到入選通知後一度以為是騙子,直到副導演給她打了三次電話,給她看了微信截圖後,她才相信。

20年前的《喜劇之王》中,尹天仇努力奮鬥了很久,但後來他還是失去了來之不易的機會。

而20年後《新喜劇之王》,星爺希望所有為夢想堅持奮鬥的人都不被辜負,所以常年龍套依舊對表演飽含熱情的鄂婧文就成了星爺的理想人選。

Part4.星爺如何走下神壇

可為什麼反響普遍不好?

一個是敗在翻拍。

第一個叫原創,第二個就叫抄襲了。同樣的故事在聽第二遍時,除非是有極具創新的改編,否則是不會像第一次那樣引人入勝的。

另一個就是今天無論是電影行業的現狀,還是我們所處的大環境,都跟星爺活躍的那個年代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這些年隨着電影行業的蓬勃發展,現在的電影在質和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可以說是完成了從一枝獨秀到百舸爭流的過渡。

在這個人才輩出的年代,影視領域也湧現出了大批的富有才華的電影人以及優秀的作品。

觀眾不但比以前更容易審美疲勞,在不知不覺中,觀眾的整體審美水平也被拔高了不少。

20年前,有人給你發單頁,你還會覺得新奇,20年後,你卻只想給他來上一個巴掌。

星爺消失的這幾年,真的可以用「洞中一日,世間已千年」來形容。

觀眾對被神化的周星馳是抱着極高的期望的,希望它會是神作。

然而因上述種種原因,新喜達不到神作的水準,希望越大,失望自然也就越大。

有着類似境遇的,還有曾經的世界巨星——成龍大哥。成龍大哥的電影還是和當年一樣原汁原味,卻漸漸變得沒有以前的那麼吸引人了。

可問題又來了,為什麼只周星馳被罵,成龍卻沒有?

我們作為星爺一生的粉,只要我們能看到他的努力和誠意,哪怕他被時代拋棄,我們也依然會無條件地支持他。

然而我們看到的卻是生硬地植入廣告,直白地致敬《喜劇之王》,這些多少都讓人感覺少了點誠意。

星爺似乎在透支自己的影響力,有吃老本的嫌疑。

如果星爺能全力以赴,不會是這樣的結果。

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寫在最後:

不過話說回來,作為一個看着周星馳的電影長大的老叔叔,就算他被全世界噴成篩子,我依舊在心中為他留有一席之地。

也願意再為他嘗試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