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無問西東》, 四段故事, 情緒上會有起伏, 沒掀起多大的波瀾

首先在電影《無問西東》里,戰爭,愛情和母子情是真實的,稍微大一些的情感完全無法給觀眾代入感。而之所以引起清北同學的共鳴。剛開始我覺得是作者不懂劇作法,節奏太慢,後來我覺得是以作者為代表的創作團隊不理解什麼是清北精神。我看過不少清北同學的畢業電影,有一部分真的是讓人感同身受,會心一笑,他們真的貼近了人物也貼近了生活。我們隨着他們的快樂而快樂,隨着他們的憂愁而憂愁。可是這個片子,導演和人物是隔着一層厚的玻璃,你沒有真正的觸碰到他們。

它背後的歷史是很偉大,但僅僅因為這些存在的歷史、存在的人物,這部電影也就跟着成為了上乘佳作嗎?情懷不是一蔬一飯,一房一舍的片段堆砌。情懷更不是吶喊,把口號等同於內心的真。情懷必須放在情境里,人物必須落實在內心。很明顯,這部以西南聯大這段歷史為素材的電影是想喚起有關大學文以載道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的電影,光以這種形式去表現理念,是非常蒼白的。影片無論是從影像形式還是劇作,都瀰漫著作者少年不識愁滋味的人生閱歷,都遍布着作者對於清北精神最表面的認識。

然而,影片的技法過於簡單,影像過於現代,對於嚴酷環境的描寫是溫室里的人才會有的想法。以學術來說,片子中根本沒有體現大師的藝業,學習的過程非常單薄。聯大當年有陳寅恪,劉文典,沈從文等一系列薪火相傳的大師,學術是凌駕於學校,文化的魅力凌駕於戰爭。對於外面的敵機才有效果。不然學生冒着危險學習的目地是什麼。不是為了上清華北大聯大,是為了在藝業上有所成,是被藝業的魅力吸引。

因為有甘於清貧,薪火相繼的大師,因為有被知識打動甘心守道求知的學生,因為有人,有一群相互同學少年的集體,才有了學校。聯大建成的目地是為了保存火種,保存文化屬性的血脈,這裏面的中心,是一個鮮活的,相信並追尋理想的學生。當然這也是這些年的現狀,隨着資本化和商業時代的到來,五四精神和民國西南聯大時期的大學品質逐漸成為了符號化偽精英式的品牌,脫離了原來的基礎也不再接地氣。於是電影的中心在不知所云的巧合的傳承里顯得那麼無力,歸根到底是這個五四以來的精誠所至的精神,在今天被稀釋的只剩下了口號。坐在個體主義的位置,是無法創作出集體主義的感染式作品來感動一幫持着個體主義的觀眾。

最後,這四則故事是好的,這一頭一尾在英勇犧牲的家國主義情懷以及那段縱橫在霍亂時期的愛情面前顯得是那麼得蒼白無力。四段故事,情緒處理上總會有起伏,但是這兩波駭浪似乎也並沒掀起多大的波瀾。沈光耀這波劇情里的小巨浪確實打濕了我的眼眶,畢竟當那位闊少爺的眼光堅定面色從容得願為身後的這片土壤義無反顧之時,導演的確讓我感受到了那一剎那間的慷慨悲壯,也就是那一剎那,讓這個角色欠缺的完整性一下子圓滿了,或者說一不小心就突然沒了討論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