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犬愛》重拾「愛的奉獻」

湖南省長沙市第十三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獲獎作品名單已經揭曉,院線電影《犬愛》榜上有名。在現今眾多大歷史題材背景的電影作品中,《犬愛》沒有採用常見的現實主義表現形式闡述故事,而是重拾浪漫主義的電影表現形式傳遞情感,它着重於社會人文應有的溫暖。到底《犬愛》因何可以脫穎而出呢?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沒有一個家長不希望孩子能夠成為一個敢於愛,懂得愛的人。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如何讓孩子擁有奉獻、給予的品質,是當今每一位做父母的課題。《犬愛》從原生家庭治癒的角度,借用男主人公的轉變,給觀眾帶去思考。在家庭教育中,輔導孩子擁有正確的愛的養成方式,對於孩子日後成長有着重要意義。

《犬愛》不止於陪伴和忠誠。該片作為寵物題材電影,其大膽突破該題材電影中狗對於人的「陪伴與忠誠」的故事主題,反而從人之於寵物愛的付出的角度,深挖人內心中愛的養成方式。愛與被愛,只因給予而不同。愛的給予,會生出感恩的心。一顆感恩的心不會生來就有,俗話說不養兒不知父母恩,意思是人只有愛過且付出過,才會懂得愛是多麼來之不容易。犬愛,向觀眾傳達的是人生而不是人性。愛的奉獻給予是一種人生選擇,選擇不同,結果自然也不同。

《犬愛》比大愛多一點兒的愛。電影中男主人公的轉變動力,是因他對狗狗的保護,讓他體會了愛的責任、忍耐和包容。犬愛也藉著人與狗的情感,針對人與人之間愛的表達,也提供了可探討的話題。犬愛所表達的「愛」不同於我們在路邊的一次行善,不同於朋友某一次的舉手之勞。《犬愛》比大愛多一點的愛,多的一點兒正是那份能夠經歷時間檢驗,且承載着責任、忍耐和包容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