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電影人扎堆演技綜藝, 綜藝開始消費電影了?

這是一種必然,必然的「不幸」

文/七月 龐宏波

一場全民矚目的演技「矯正」活動。

當流量無法撬動市場,演技成為全民群嘲,那麼隨之而來的「矯正」就是一種必然。當影視寒冬來臨,整個市場的下行似乎也決定了電影人的「親自下場」。

今年,演技類節目扎堆。相比前兩年踏實演戲但不紅的演員,今年則是電影人「入侵」綜藝的集體狂歡。對於綜藝來說,這是造勢的絕佳時刻,但對於電影來說,這是逼近危險的「艱難時刻」。

起碼到目前為止,今年電影人在綜藝里表現鮮有亮點,且不說是否證明了「演技」。大量導演+演員的組合模式陷入了掙扎。爆款電影的段落放在舞台上不出彩、演員不知道究竟該呈現舞台感還是鏡頭感、電影導演不停的「黑燈換場」同樣在破壞着舞台的觀感。

如果說,電影人的「下場」是綜藝吸引流量的招牌,那不得不說想要矯正演技的綜藝正在消費電影。

1

對演技的「誤解」

舞台標準。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整個國內電影市場被唯流量論和「履歷、顏值」等浮於表面的詞彙所支配,陷入了彷彿只要遵循了「流量+IP」的公式就能擁有票房的誤區。

經過了這一段粗放的野蠻生長期,產業化水準開始有所提升,整個行業和市場已經逐漸回落到了一個相對理性的發展階段。不難發現,在這個回歸的過程中,流量體系幾乎受到了大眾普遍質疑,口碑為王、內容為主逐漸成為國內影視行業的發展現狀。

在大眾市場對整個市場的專業要求歸位漸趨高漲的當下,大眾開始更加關注好演技、好演員,優質的內容和過硬的演技逐漸成為市場的硬性需求。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演技類綜藝節目應運而生。

但近年來頻繁出現的《演員的誕生》《我就是演員》等演技類綜藝節目真的達到了所標榜的證明演員演技,最大限度地發掘、培養新人了嗎?目前看來,並不是這樣的。演技類綜藝節目似乎讓觀眾們對好演技有了誤解。

演技類綜藝節目,因為本質上還是呈現舞台效果。所以演技的標準更趨向於舞台劇,但舞台劇演員的「小眾」顯然又無法匹配大眾化的綜藝。所以電影演員的親自下場,是一個必然。

今年《巔峰對決》在同類綜藝里,明星最多、導演最多、經典片段相比也最多。但所呈現出來的問題也最多、矛盾同樣最多。

梁靜與佟大為合作的《夏洛特煩惱》,喜劇嘗試的效果差強人意,甚至被當場質疑引發「演員應不應該走出舒適圈」的討論。沒有參加過此類節目的梁靜也坦言自己演得並不順暢,開始迷茫怎樣的表演方式才能打動現場評委和觀眾。

從電影本身來說,《夏洛特煩惱》的效果呈現是搞笑的。但是放在舞台上,在並不「喜劇」的演員呈現下,尷尬是必然的。

而在下一期,梁靜選擇的則是截然不同的表演風格,在看似極為「感人」的片段結尾,甚至一起同觀眾唱國歌,以希望達到最大程度的舞台渲染力。

實際上,這幾年出現在小屏幕上的表演類綜藝,無論是喜劇還是悲劇,讓觀眾「哭」成為了唯一的準則。從舞台呈現的方式來說,這可能是最簡單也最快速能夠激發觀眾情緒的表演方式,但演技的好壞難道僅僅是觀眾哭與不哭、笑與不笑嗎?

對於有一定舞台經驗的演員來說,切換表演風格稍顯容易。但例如像佟大為、梁靜、秦昊本身並不擅長舞台表演的演員來說,可能就並不容易。那麼所謂的「巔峰對決」,真的有所謂「巔峰」嗎?起碼從演員的角度來說,迷茫和困惑「我為什麼來」成為了節目一開始的核心。

2

對經典片段的「誤操作」

舞台劇式呈現。

演技類綜藝從一開始便與電影元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節目嘗試着將許多電影的經典片段搬上舞台,通過演員的現場表演呈現給觀眾不一樣的詮釋。再加上,電影演員與電影導演也越來越多地活躍在演技類綜藝節目中,電影元素已經成為演技類綜藝最重要的一部分。

目前,演技類綜藝正在不斷升級,嘗試以舞台呈現給觀眾更多電影質感——「電影演員+電影導演」的組合已經成為節目為了打造電影經典片段的高配置。

但是,隨着節目的播出,在將電影表演搬上舞台、有限的創作時間、不熟悉的搭檔和劇本等不利因素,再加上賽制、規則的設置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下,電影經典片段非但沒能得到創新詮釋,反而開始受到了各種質疑和爭議。

上一期《巔峰對決》中的《調音師》片段,作品本身引發了不小的爭議。導演田羽生直接質疑這個經典短片本身並不適合舞台,因為原短片的氣氛營造、懸疑色彩都是藉助鏡頭推進來完成的,舞台表演並不能呈現出這些。

此外,還有很多經典電影片段改編的舞台表演不盡人意。改編自張愛玲作品的文藝片《半生緣》被搬上舞台,雖然有影帝影后的詮釋以及知名電影導演的執導,呈現出來的效果也不過表現平平。而《王貴與安娜》也存在着同樣的問題。

究其根本,無非是原作品《半生緣》和《王貴與安娜》本身文藝屬性偏重,並沒有太多戲劇張力和衝突點來匹配具有強爆發力的現場表演方式。再加上,原作品整個故事脈絡較長、內容複雜度較高,並不適合改編成舞台劇呈現,一小段舞台劇表演只是片面的內容,無法給觀眾帶來代入感,更談不上打動觀眾、產生共鳴。

同樣,隔壁的《演員請就位》在新一期同樣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郭敬明嘗試改編經典影視作品《大話西遊》。這種陪伴許多年輕人成長的經典本身就是「雷區」,而郭敬明在缺乏基本人員配置的情況下,無論是對人物關係還是故事脈絡亦或者主題表達,都有極大的反差。從結果來看顯然是失敗的,而且失敗的根本是這種改編帶來的爭議顯然無法讓大眾的聚焦點放在演技上,而是對改編本身的討論更為熱烈。

3

對電影導演的「消費」

電影導演的危險處境。

以往演技類節目,頂多是明星「下場」,但今年電影導演成為了演技節目更大的「賣點」。相比《演員請就位》常駐的四位導演,《巔峰對決》的導演陣容極為「豪華」。上到張紀中、高希希、尹力、李少紅、許鞍華等在行業內具有極高地位的老導演,再到陸川、田羽生等在市場具有一定號召力的爆款導演,還有忻鈺坤、劉傑等文藝片導演。

如此多的電影導演「操刀」內容,看似是對演員的保證。但實際上,導演和演員所呈現出1+1>2的寥寥無幾。甚至不少導演操刀的段落備受質疑。電影導演也被扔到了舞台標準中去呈現電影作品,專業性沒能得到匹配的同時反而引起質疑,僅僅滿足了綜藝節目的娛樂性,卻使自身處於被消費的危險邊緣。

電影導演本身是一個時間計算極為精細的工種,鏡頭拍攝甚至以秒為計量單位。而舞台劇本身更像是長達15分鐘以上的「一鏡到底」,導演需要對劇本、表演以及服化道進行全盤集中把控。這對於大部分導演來說,都是一個極高的挑戰。而很多導演實際上並不懂得舞台的燈光、轉場,所以很多呈現在舞台上的表演片段用了大量的字幕甚至是「黑幕轉場」。

這讓演員本身的表演情緒斷裂,實際上也讓導演受到了大眾的口誅筆伐。上一期《父王》雖有郭濤、張國立的演技加持,還是受到了內容創作上的批評;而佟大為的《調音師》也被指出由於缺少了矛盾的遞進而導致內容快慢進度失調的問題同樣突出。

此前,李冰冰與郭濤的《冬之光》由於角色與故事的複雜,需要不斷進行換場和換裝,考驗演員更考驗導演,但最終的成果不如人意,在沖淡了觀眾代入感的同時,更多的是引起了對尹力導演選擇作品初衷的不解以及舞台調度能力的疑惑。

絕大多數演技類綜藝節目都是為了影視拍攝「供血」,但實際上最後都背離了初衷。或許演員演技好壞,標準各有不同。但導演呢?誰會在意導演在舞台和影視二者「跨界」技能的不同?

那麼回過頭來,演員是否能夠通過這樣的節目曝光獲得更多的演戲機會?而導演又通過這樣的節目獲得了什麼?而節目的初衷對於「演技」的重視,在這種矛盾頻發爆發的節目里如願了嗎?

很難想像,電影圈集體入局綜藝的根本目的是什麼。但起碼,從目前綜藝節目來看,綜藝似乎正在「消費」電影,這給電影圈又帶來了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