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哪吒》《上海堡壘》哪部對中國電影更有意義?

對於我這個因為工作原因,在資本的壓迫下看了兩遍《上海堡壘》的人來說,可以說是沒有人比我慘了,更悲慘的是自費出了一次電影票的錢和一個會員的錢。當時也提交了我的《上海堡壘》觀後感,雖然沒有引起多大的反響,但好在老闆他自己沒去看,所以也勉強算是交了功課了。

對於這三部哪部電影對中國電影的意義更加重大,肯定是《上海堡壘》完爆另外兩部。

《上海堡壘》雖然讓中國科幻電影崛起的憧憬幻滅,但我們也學會了不要動不動就給自己的作品貼上火熱的標籤,蹭流量。也知道了電影觀眾是越來越理智的,容忍度都是有限的。觀眾支持國產電影尤其是中國比較詬病的題材,但不是相關製品方製作方亂作為,不用心的籌碼!

《上海堡壘》的失敗是給那些以流量為王的商業資本當頭一擊,題材再好、演員流量再大,也不能忘了影片質量才是關鍵,用心打磨的作品觀眾是不會吝嗇他們的支持的!對於演員來說,應該都利用這邊部來好好反思一下自己,流量再大也不要無休止的消費自己,有演技有實力才能走得更遠,好好打磨演技才是正道。真的喜歡演藝事業,就應該用心對待演員這個身份,不要回過頭,身後只有罵名。想對粉絲說:溺愛不是愛,鞭打才能讓愛豆更優質!所以從這些角度來看還是《上海堡壘》成功的。

當時主要是從這幾方面進行抨擊的。但當我看到跟《哪吒》一起對比的時候,我發現又有另外的一個角度去論證《上海堡壘》對中國影視更加有意義了。

《上海堡壘》跟《哪吒》這兩部作為科幻跟動漫題材可以說一直是國人心中的一塊心病,迫切希望看到這兩個題材崛起的國人對這樣的作品肯定都是不會吝嗇的。所以,以《上海堡壘》為代表的以流量為主的影視,最後出現口碑票房雙撲街的局面,資本會不會更加地青睞於那些演員自身因素更加可控的動漫題材?我覺得《哪吒》的成功跟《上海堡壘》的撲街,資本應該以後會更加考慮動漫題材了。

雖然動漫的製作成本跟難度都比真人出演要大,但是相對於真人的自身素質的不確定性帶來的潛在風險,是不是要划算的多?因為動漫的角色可以說是擁有絕對的控制權,這時候只要考慮製作團隊的水平就好了。

當有資本湧入這個領域的時候,相信會培養一大堆的動漫產業鏈相關的技術人才,而且這些技術也是可以用到真人影視製作的,會讓國產電影的製作水平更加豐富細膩。而且現在的動漫產業的消費能力並不輸真人影視的市場,動漫的觀影人群擁有更高的消費水平。

但是如果,資本還是不斷地湧入真人影視領域,可能更多的是推高了演員們的出演費。雖然廣電規定了演員的片酬,可是這個可以操作的空間,大家都不知道。

而且因為動漫的技術堡壘比較高,資本方也很難帶資進場,亂作為,亂安排。資本跟製作方都可以省不少心,資本方只要看燃不燃,好不好看,特效牛不牛就完事了,想要安排秘書出演都沒啥機會。

《上海堡壘》不止能虧醒那些唯流量論的人,還能促進國產動漫更好的發展。這兩個重要意義都是《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不具備的

所以說哪部對中國電影的意義更重大,另外兩部都不夠資格跟《上海堡壘》比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