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著名女星,死後卻有30萬人為她送葬,當天還有7人為她殉情

追星族這個詞,在老一輩人看來或許是個比較貶義的詞彙。他們無法理解現代的年輕人為何會對着一個明星呼天搶地,也不知道一個明星為何有這麼大的魅力,能讓這麼多小年輕趨之若鶩。

事實上,追星這種東西,並不只是當代的產物。早在19世紀初的英國,就誕生了現代意義的第一位明星,他叫李斯特,是一位近代偉大的鋼琴家。據說,當時迷戀他的女子,可以從倫敦排到巴黎,而追星族見到明星本人尖叫吶喊,泣不成聲的現象,也起源於那一時期。其有個學名叫「李斯特狂熱」。

倘若把追星的定義再放寬一點,回看我國,早在西晉時期就出現了這種現象。當時有個叫左思的著名文學家,他曾寫下一首驚為天人的《三都賦》,征服了當時西晉百姓。大家紛紛爭相傳抄《三都賦》,導致西晉都城洛陽的紙價飛漲,後人稱之為「洛陽紙貴」。

而我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明星,大約起源於近代民國時期,那個時候的人追星更加瘋狂。譬如今天筆者要給大家說的這位,她活了25歲,死的時候竟有30萬人為其送葬,甚至還有7個粉絲為其殉情,足見當時人追星的瘋狂程度。而她就是民國上海灘著名的女影星,阮玲玉。

1910年,阮玲玉出生在上海一處貧民窟,6歲時,其父親還去不幸去世,讓這個一貧如洗的家庭更加捉襟見肘。為了謀生,阮玲玉母親帶着她前往張家做了女傭。

在那裡,阮玲玉度過了青蔥歲月,長得也是越發水靈,楚楚動人。她被張家的四少爺張達民看上了,阮玲玉以為找到了一個可以託付終生的男人,可惜這只是命運給她開的一個玩笑。

後來,張家人得知了兩人的關係,出於顏面,將阮玲玉母女兩人掃地出門。張達民竟也跟隨阮玲玉私奔了出來,兩人之後在外同居,張達民從家裡拿走了一大筆錢,專門供兩人消遣,生活過得也算有聲有色。

但錢總有花光的時候,因為阮玲玉姣好的面貌,她開始投身電影圈掙錢,沒想到,阮玲玉在電影界里順風順水,還榮膺了當時「默片皇后的稱號」。阮玲玉的成功,也給她和張達民的小家帶來了頗為豐厚的收入。而此時,張達民紈絝子弟的本性開始顯現。

由於阮玲玉事業繁忙,很少在家。張達民便經常在外面尋花問柳,還找阮玲玉勒索要錢,兩人感情很快破裂。而這時,阮玲玉所在電影公司的股東唐季珊趁虛而入,慰藉了阮玲玉受傷的心靈。而阮玲玉又以為自己遇到了對的人。

然而,事與願違,唐季珊對誰都是逢場作戲。很快阮玲玉就發現,他並不只對自己好,同時還包養了另一個女明星。這讓她大失所望,決定和唐季珊分手。而這時,張達民又找上門來向她要錢,還以其事業為要挾,要是不給錢就以男友的身份到處宣揚阮玲玉和唐季珊的醜事。

作為當時最紅的電影明星,這種威脅對阮玲玉無疑是致命的。然而最終張達民也出賣了她,將她的事在坊間宣傳的沸沸揚揚。1935年,在她最後一部電影《新女性》上映後,不堪壓力的阮玲玉在寓所吞服安眠藥自殺,享年25歲。

阮玲玉死後,震驚全國影迷,出殯那天,上海更是萬人空巷,都前來為她送行。還有7位影迷甚至為她殉情。魯迅更是親自為其寫了篇文章抱不平,叫《論「人言可畏」》。不難看出,那個年代的人們,追起星來其實更加瘋狂。可惜民國一代影后阮玲玉,最後竟落得如此結局,她這一生,終究沒逃出過一個情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