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分的《大約在冬季》: 用歌名當片名的片子, 雷片率太高了

凡是拿歌名做片名的,十有八九都是爛片。——別人說的

上映幾天,豆瓣評分5.3,38%的觀眾打出了三星,另有30%打了兩星。

男主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樣子,像極了人渣。

女主作為北師大才女,怎麼著也是個高階文青。莫名其妙的愛意也讓人不能理解,因為錢嗎?因為演唱會的票和BB機嗎?

「尬」、「無聊」、「男女主三觀不正」是觀眾普遍的聲音,可以說在這個冬季,《大約在冬季》毫無懸念地撲街了。

這種前任男女朋友沒能結婚,情感讓後代來繼續的情節設定實在是一種缺乏想像力的狗血劇情,在給少年人看的快餐小說里也許可以被接受,而這樣的感情無法得到更成熟觀眾的認同。

「突如其來愛的死去活來的愛情」

故事開始於1991年的一個冬季,齊秦首次在北京開演唱會。

女孩安然因為沒有票,只能可憐巴巴站在場外。

從台北過來的攝影師齊嘯因為女朋友爽約恰好多了一張票。

兩個緣分般的相遇後,齊嘯送了她一張演唱會門票。

一起看完演唱會的兩人從相知到相識,從相識到相愛,從相愛到別離,從別離到重逢,多年的糾葛見證了兩人的成長,也奠定了一段30年讓彼此掙扎纏綿的愛情。

「北大才女天真爛漫的痴」

在這部電影里,女主安然愛的如此不知所以然。我們在霍建華扮演的男主身上,沒有看到足夠讓女主淪陷的理由。

女主是北師大才女,雜誌社編輯,是個高階文青。

因為男主的一句土味情話「有些人見三百次也沒用,有些人見三次就足夠了」

年紀上的差距,甚至地域差距也不管了,輕而易得的俘虜了女主的心。

還有齊嘯在撩妹上的熟練,曖昧階段的進退自如…讓這個人物有了些許的油膩感。

「姑娘你醒醒吧!他有什麼好?他離過婚還有娃啊!」

作為文藝女知青的女主,在電影里完全就是個沒腦子的「戀愛腦」,真的很難讓觀眾找到共鳴,尤其是現在的女孩子也沒那麼好騙。

「演員設置上的尬」

電影里有金馬影后馬思純,還有金馬最佳女配文淇。

文淇在電影中演馬思純的女兒,但她們倆真的沒什麼母女感…

怎麼看,都覺得媽媽生閨女時,沒成年。

如果馬思純捨得把妝畫老一些,可能會好很多。

如果說演員的臉,就是她的故事,那馬思純在外形的限制,讓角色遜色了不少。

現在,「情懷」是這些歌曲改編電影的最大賣點之一。

每當金曲響起,就能喚起人的時代記憶。

但是在契合現在人的感情上,把握度都不是太好。畢竟現在主要貢獻票房的人都是90後,95後,00後…

單純販賣情懷,沒有品質支撐,觀眾很難買賬。

饒雪漫的小說曾在中國青少年裡擁有不少讀者,她的小說里書寫青春的疼痛,善於描寫女孩的成長故事,更喜歡錶現具有時代感的故事。

這些故事在十年前還是比較有受眾的,那個時候的青少年都還活在天真爛漫的世界裏。

曾經被她小說感動過的少男少女步入社會後,都有了自己的社會生活。

她書寫的那些刻板的青春故事還會受到大家的共鳴嗎?

前段時間熱映的《少年的你》,大部分人都能從電影里看到曾經的影子。

很多人走出影院感悟最多的還是那首歌吧,《大約在冬季》的創作靈感來源自齊秦與王祖賢之間的思念之情。

齊秦用了15分鐘,造就了這首傳唱了32年的華語經典。

但是好聽也不代表好看,我想現代人更需要更直白、真摯一些,真的不要再有狗血的愛情了,我們想看的是像《瑪嘉烈與大衛》這樣的。

生活已經如此艱難,別嚇的人更不敢戀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