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北京文化論壇舉辦,著名導演鄭曉龍作為特邀嘉賓,在「文化傳播:影視製作與時代表達」平行論壇上發表演講,分享了自己對於影視作品如何講好中國故事的觀點。
鄭曉龍表示,過去30年中國影視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諸多的挑戰。在這一過程中,從業者不僅要考慮如何擴大國際影響力,更要思考如何通過影視作品展現中國的文化內涵和精神風貌。影視作品的核心在於故事,創作精品必須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人的故事,講好中國人性的故事。
文藝理論當中有一句經常說的話:「形象大于思維」,鄭曉龍對此深表贊同。他認為,如果形象做得不好,不能讓人代入、信任或者是沒有獨特性,就不可能長時間「活」在人們心中。例如《紅樓夢》被譽為封建社會的一面鏡子,曹雪芹並不知道什麼是封建社會,但是他客觀真實地塑造《紅樓夢》里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回顧自己幾十年的從業經歷,鄭曉龍深有感觸地表示,真正的好作品都是能經得住時間考驗的作品,這些作品往往也是能夠很好地反映時代和記錄時代的作品。比如當年創作的《渴望》《編輯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紐約》《金婚》《紅高粱》《幸福到萬家》等,無不打着鮮明的時代烙印。今年年初《南來北往》之所以能夠熱播,也因其將中國鐵路人的故事作為切入點,展現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經歷的變遷,彰顯時代精神。這要求影視創作要從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怒哀樂以及背後折射出的社會現實中提取素材。
創作人員要提高自己對社會、對生活、對人性的觀察力和認知力,要不斷提高講故事的技巧和製作水平,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和審美能力,這是練內功。很多導演的作品完成度不錯,但就是差口氣,總也拍不出上上作品,就是因為內功不足。再一個就是傳遞中國價值觀,通過作品展現人類共通的情感和價值觀,以此增強中國文化在全球語境中的影響力。
在談到如何傳遞價值觀時,鄭曉龍以《甄嬛傳》為例。他表示,在改編這部電視劇時,主創團隊將原本架空的歷史背景定位到清朝,並把作品的價值觀定位在批判和揭露封建婚姻制度的腐朽和殘酷上。海外版的《甄嬛傳》介紹詞是「一個不屈的靈魂,一個弱女子對抗整個大清帝國」。這不是中方團隊提供的,是海外觀眾自行領悟的,可見價值觀的共通性,為國際傳播提供了價值紐帶。《甄嬛傳》走紅很大程度上是以思想的穿透力贏得了生命力,進而提升了影響力,並通過劇中服裝、禮儀、建築、飲食、音樂等各種元素,多方面展現中國傳統文化魅力。
鄭曉龍最後表示,創作具有中國品格、中國氣派、中國風範的影視精品,需要創作者從真實的中國故事出發,堅持現實主義的創作原則,關注作品的價值觀,並在創作過程中深刻挖掘人性和時代背景,只有這樣才能創作出真正的經得起時間考驗,被觀眾銘記的精品之作。
記者:王立奎 編輯:呂冰 校對: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