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AIGC概念股:退潮之後,誰在裸泳?

娛樂頭條 2341℃

文 | 硅基研究室,作者 | kiki

生成式ai技術狂飆一年多以後,a股市場的「aigc概念股」正在經歷一場集體的「去泡沫」。

截至9月12日收盤,相比去年的漲幅,今年以來,萬得aigc概念指數(8841660.wi)和chatgpt概念指數(8841669.wi)已分別下跌30.70%、30.34%,一位科技分析師指出,人工智能指數的回撤主要是由於短期漲幅過大,且大多數標的並沒有可觀的業績兌現。

不過,全球人工智能還在飛速發展。2024上半年來,從年初的sora爆發,開源陣營與閉源陣營的論戰,小模型與大模型的並行發展再到各類層出不窮的ai終端發展,為了讓大模型落地,新的競爭已經開啟了。

借勢ai,無論是被寫進財報與業務里的新故事,抑或是以概念進行市值管理,尚在發展早期的ai產業似乎給不少公司的未來增加了「奶與蜜」。

過往技術周期告訴我們,ai從不缺炒作故事,只是歷經潮水之後,裸泳者終將會浮出水面,這些aigc概念企業的發展成色究竟如何?哪些上市公司是在蹭熱點,缺乏基本面支持?

  • 1、ai無法雪中送炭,只是錦上添花,大部分的ai相關業務都未對公司當下的業績表現產生較大的影響。
  • 2、利用ai目前獲得短期成效的,大多是家底厚的巨頭以及商業模式清晰的企業。
  • 3、大部分公司都強調技術投入,但捨得花錢的並不多。同時,不少公司在嚴峻的財務表現下,也更需要考慮的是如何花錢。

在復盤相關企業的具體表現前,首先需要釐清整個ai產業鏈的布局情況。

簡單來說,ai產業鏈可以分為三部分:上游的算力,中游的模型和數據,以及下游的應用和產品等方向,對應的公司所屬行業也可以進一步劃分為三塊——在上游算力,對應的是一些算力概念股,做的是ai服務器、ai新品以及算力租賃生意;在中游模型和數據,主要是一些ai大模型公司以及數據要素相關產業鏈公司;在下游應用則更加多元,包括一些遊戲、傳媒影視以及saas軟件開發與服務公司。

距離人工智能的第一輪暴炒已經過去,在行業逐步走向ai祛魅的今天,外界關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這些企業真的賺到錢了嗎?

拆解a股55家相關aigc概念股今年上半年的營收與凈利表現,我們發現:大多數的aigc概念股的盈利能力都堪憂。

起底AIGC概念股:退潮之後,誰在裸泳? - 陸劇吧

今年上半年,超七成企業的歸母凈利實現同比下降,有的跌幅達到了三位數、四位數,虧損持續惡化,增收不增利或既不增收也不增利是常態。

比如,大模型行業里的明星企業崑崙萬維(300418.sz),今年上半年由盈轉虧,凈利潤虧損達3.89億元,同比下降208.64%;另一家榜上「文生視頻」浪潮的企業中文在線(300364.sz)虧損狀況也在加劇,上半年凈虧1.5億元,同比擴大305.03%。

顯然,大部分的ai相關業務都未對公司當下的財務表現產生較大的影響,短期內ai無法雪中送炭,只是錦上添花,

另一個問題也隨之產生:為什麼這些企業賺錢這麼難?

我們或許可以從那些「能賺錢」的企業身上找到答案,在55家企業中,僅有約兩成、13家企業實現「增收又增利」,它們的「賺錢密碼」也擺在了檯面上——

• 一類企業是:家底足夠厚,或是主營業務護城河足夠寬。

• 一類企業是:轉型早或是在商業模式上本身足夠清晰。

• 一類企業是:規模不大,但與ai的相關性上,有着剛性需求,賽道的短期確定性較強。

第一類家底足夠厚的企業,典型如「中字頭」的中國移動(600941.sh)和中國電信(601728.sh),還有家電賽道的海爾智家(600690.sh)和美的集團(000333.sz)。

ai離不開流量和入口,而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作為國內運營商,擁有最廣泛的客戶群體,海爾智家和美的集團有產品與場景入口,可以集成ai技術融入家居生態,主營業務的穩健是這些巨頭投入ai的底氣所在。

因為天然具備數據優勢且產業鏈環節複雜多元,電商也被視為ai最易落地的場景之一,馬雲曾說過:「「ai電商時代剛剛開始,對誰都是機會,也是挑戰。」在13家「增收增利」的企業中,焦點科技(002315.sz)、易點天下(301171.sz)、返利科技(600228.sz)都是電商產業鏈企業,它們有的賣ai工具,有的賣營銷方案,有的背靠海內外電商大廠,有的則吃到出海紅利。

起底AIGC概念股:退潮之後,誰在裸泳? - 陸劇吧

以面向跨境電商的焦點科技為例,就推出了ai客服等效率類工具,以付費制的形式,公司推出的「ai麥可」降低了外貿交易的門檻。而像易點天下這樣的ai營銷類企業,也通過較早介入ai大模型,試水文生視頻、數字人等應用,推進自身的商業化。

第三類企業則是看似是少了明星ai企業的光環,但在與ai的相關性上,有着剛性需求,賽道的短期確定性較強,典型的一家公司就是吃到數據標註紅利的海天瑞聲(688787.sh)。

數據是ai時代的關鍵核心要素,ai在開發過程中需要經曆數據採集、清洗、標註等流程,讓數據成為ai可用的數據集,特別在數據走向多模態、定製化的趨勢下,數據標註的必要性與重要性也逐漸凸顯,但需要指出的是數據標註不是什麼新興行業,作為中間層,與底層大模型建設相比,其技術門檻也相對不高,市場也比較分散。

而海天瑞聲成立於2005年,也是國內目前唯一一家 a 股上市的人工智能訓練數據服務企業 ,在語音標註上有一定的積累。據其財報,目前客戶數量已超過1000家,包括阿里、meta、騰訊、微軟、位元組等均是其客戶。儘管同比實現扭虧,但海天瑞聲顯然賺到是辛苦錢,上半年歸母凈利也僅有41.64萬元。

起底AIGC概念股:退潮之後,誰在裸泳? - 陸劇吧

海天瑞聲同類企業對比, 圖源:公司2024年半年報

02 「裸泳者」或已出現: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

盈利能力堪憂外,經歷了一年多的狂飆,aigc概念股的熱度正在消退,究竟是真概念,還是蹭概念,裸泳者或已出現。

去年,有不少企借勢aigc成為「香餑餑」,但在今年,截至9月12日收盤,我們統計了這55家企業的股價變化發現,年初至今,僅1隻個股漲幅超20%,大多數都一片「飄綠」,其中股價跌幅最大是一家名為鴻博股份(002229.sz)的企業。

熟悉aigc「賣鏟人生意」的,對這家企業一定不陌生。因為傍上英偉達,布局算力生意,這家主營業務為彩票印刷的企業靠着倒賣英偉達的算力和芯片,和百川智能、minimax 等明星大模型企業簽下算力大單,成為2023年的現象級個股。

但好景不長,2024年4月,鴻博股份火速解聘了旗下負責算力生意的英博數科ceo周韡韡及多位核心高管,據「新浪科技」報道,鴻博股份此前與英偉達等聯合籌建的「ai賦能中心」也迎來了變故。

起底AIGC概念股:退潮之後,誰在裸泳? - 陸劇吧

鴻博股份解聘英博數科前ceo周韡韡,圖源:公司公告

「眼看他起高樓了,眼看他樓塌了」,或許可以用來形容這家跨界而來的「算力黑馬」的無常命運。

不過,除了跨界玩家外,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下,一些大模型行業的明星企業過的也沒想像中那麼好。

典型案例就是萬興科技(300624.sz)和崑崙萬維。

曾對標「國內adobe」的萬興科技其上半年營收7.05億元,同比減少1.8%,凈利更是同比減少43.99%,首次單季度轉虧,增收不增利的原因指向兩點:一是成本逐漸走高,二是競爭更加激烈。

在成本方面,大模型是吞金獸,報告期內萬興科技營業成本同比增長32.62%,包括了服務器、ai軟件等採購支出。在市場競爭上,今年上半年,受行業內的「價格戰」影響,也掀起了新的流量競爭,公司在談及外部競爭環境時就指出:「外部流量競爭激烈、優質流量獲取難度加大」。

ai產品從早期使用者跨越到大眾,激進的國產模型廠商在今年開啟了一場營銷戰,以月之暗面為代表的大模型獨角獸旗下kimi的出圈也得益於此,營銷背後是對流量的渴望,但也帶來了高企的營銷費用。

上半年,萬興科技的銷售費用高達3.65億元,崑崙萬維為9.34億元,同比增長21%。而據業內人士的預測,這場營銷的燒錢大戰目前還不會停止,玩家們的獲客焦慮依舊會延續。

03 彈藥儲備:不得不追的研發投入

每一輪技術周期,人們似乎總是高估短期的影響,低估長期的影響。面向未來,一個行業共識在於,無論是家底厚,抑或是家底薄,保持高強度的研發投入是每一個企業都必須面對的課題。

在相關技術上的堅定投入與快速迭代,不僅決定短期的技術商業化能力,從長期來看,它也決定一家aigc企業能走多遠。

在55家aigc企業中今年上半年的研發費用來看,有16家企業投入超1億元,佔比接近三成;7家企業投入超10億元,佔比約佔1成,超百億的僅有中國移動一家,半年研發費用就花了近120億元,海爾智家和美的集團等家電龍頭在研發端的投入也超過了50億元。

從研發費用投入前10的企業名單來看,大模型的研發佈局速度和廣度和研發投入呈現正相關關係——科大訊飛(002230.sz)、三六零(601360.sh)、金山辦公等都十分注重研發投入,從研發強度(研發費用占營收比重)來看,上述企業研發費用佔總營收的比重都超過了20%。

起底AIGC概念股:退潮之後,誰在裸泳? - 陸劇吧

不過,研發投入是一回事,如何進一步將研發的錢花在刀刃上,還得看c端和b端ai相關產品、服務與方案的能力,研發是否能轉化為實際的商業化,都需要這些企業後續的不斷探索與努力。

一些企業已經在探索更有性價比的方案。比如,科大訊飛管理層就提到,未來幾年不會大幅度增加重資本的算力投資,科大訊飛將採用如模型蒸餾、裁剪等技術手段形成可商用的大模型版本,用「沿途下蛋」的方式確保在商業化過程中保持強大的市場競爭力。

這也意味着,研發花錢固然重要,但怎麼花錢,這就考驗各家「花錢的藝術了」。

從風起到祛魅,復盤上述aigc概念股的起伏,是硬實力還是炒概念,終將會等待時間的檢驗,這樣的鐵律在ai 1.0時代已經驗證。對更多想要搭載aigc之風的企業來說,見真章的時刻已經到來了。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