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華語演員來說,正兒八經演員扛票房的只有成龍一人,爛片也能賣出高收益。
雖說這兩年成龍年紀大了,爛片層出不窮,但不妨礙他過去輝煌且難以超越的戰績,《狂怒沙暴》這種究極全死角,處處是bug的三無爛片,在網飛上線當日還能登頂熱搜第一。
在香港,雙周一成,只有成龍是各類型片都能扛票房。
無論是民國戲還是時裝片,即便是文藝片《奇蹟》也賣出了3404萬,位列1989年年度票房榜第二。
那時候的成龍確實可以讓人不看內容,直接進場,羅維在成龍大火之後,把成龍以前拍的《龍拳》《拳精》《少林木人巷》等片隨便剪輯一下拿到日本都能賺的盆滿缽滿。
而周星馳和周潤發更多是類型片演員,他們的存在可以讓觀眾感興趣,為電影背書。
換句話說,他們主演可以保證一個下限,但最終票房大賣還得依靠電影本身,單憑他們的名字就讓觀眾直接為他們買單比較難。
香港電影沒落,內地市場崛起之後,香港演員的號召力也日漸式微,凡是討論扛票房基本不提他們,都以內地演員為主,但再也沒有成龍式的演員了。
之前的六大中生代,吳京、沈騰、王寶強、鄧超、徐崢、黃渤,鄧超和黃渤有些湊數。
鄧超從來沒有單抗過20億的,《美人魚》從始至終主打的都是周星馳,並放出「欠周星馳一張電影票」的情懷。
《乘風破浪》倒是破10億,但那是韓寒+鄧超的雙重結果,不要小看韓寒的底盤,《四海》口碑那麼爛,沈騰被指詐騙都能賣5.42億。
黃渤甚至都沒有單抗過10億,最早的50億影帝也是營銷的成果。
而他之所以與其他人並列,一方面是國民度與好感度,另一方面是他當初是六人中唯一一位金馬影帝。
現在徐崢也有了,但經歷過一系列事件之後,徐崢的號召力早已大不如前,《逆行人生》的大面積輿論便是證明。
剩下的沈騰、吳京、王寶強,他們都有單抗過20億的戰績,但這不代表有他們就能大賣。
沈騰得在喜劇領域才能叫人心甘情願的買票,《逆鱗》這種明擺着圈錢的片子就撲的悄無聲息,吳京得拍大片能讓成片不歪,可以讓觀眾進場。
王寶強與他倆不同,吳京有許多ptsd患者,沈騰因客串太多,綜藝太多,路人友好度沒那麼高,但王寶強是憑藉真誠殺出了一片天,《八角籠中》說實話拍的一般,但得益於同行的襯托,以及王寶強無敵的口碑讓票房大賣22億。
換句話說,他們在各自的舒適區和與自身氣質相近的領域能夠以演員的身份扛起票房,一旦走出去便是未知數,票房的因素就多變了。
有他們背書,排片不用擔心,若沒有他們,能不能擴大排片並讓排片轉化為票房那就得看質量、營銷、類型、情緒。
質量是長尾效應的根本,也是吸引自來水的關鍵,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聖歸來》。
國漫崛起為先鋒軍,自來水是糧草,最近的《姥姥的外孫》也是如此,若沒有逆天的9.0,這類片子基本一輪游,一兩千萬就收場了,但現在破億應該問題不大。
營銷是票房是否迅猛的關鍵,從《滿江紅》開始,去年到今年年初的高票房電影基本都可以概括為兩個字,營銷。
《孤注一擲》《消失的她》《熱辣滾燙》都是擊中熱點,側重主義的電影,劇本本身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引起大範圍討論,從而將議題轉為票房,今年的《解密》沒了這塊金字招牌,票房可不止攔腰斬。
類型是在無流量,無大牌的條件下贏得票房的萬金油。
強如張藝謀,拍《第二十條》也要整成小品、相聲式的說學逗唱,然後再加入正當防衛的主題,以合家歡讓人買票,以嚴肅話題叫人思考。
去年的《人生路不熟》更是範例,純粹的短視頻合集,但因檔期的稀缺性與市場剛需,以及部分情節專門切中打工人,票房水漲船高。
情緒即情緒價值,在某一時期特別管用,去年的女性主義、現實主義,只要蹭到,票房都不太差。
再比如碰到歷史節點,國家一整年都在宣傳,而電影則可以借勢,博納深諳此道,如《長津湖》《長津湖之水門橋》等
跨年、情人節之類的檔期,給足儀式感,情緒價值拉滿也能有不俗表現,如《一閃一閃亮星星》,還有大鵬這樣的後起之秀,在小人物賽道鶴立雞群。
當然,有時候也會有些玄學,如《這個殺手不冷靜》。
但大部分情況下票房大賣都基於這四點,至於演員扛票房,已經是個偽命題了,演員是引子,口碑與其他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