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冲, 一個被生活逼迫而獲得掌聲的女人

電影快訊 1298℃

三級片這個名字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

特別是在七八十年代,那個時候的娛樂圈,

大多數女星都拍過大尺度寫真及三級片。

其中少數是為藝術獻身迎合了當時電影市場,

但更多的是為了生活所迫無奈之舉。

但是沒有那個女星願意拍大尺度寫真及三級片的,

只是把這些作為一個跳板,一旦成名馬上轉型,

不過一旦拍了,即使有些女星後來成為了天后級的,

但她們的玉女形象就早已不在,

隨之而陪伴她們的都是風情萬種這樣的詞彙。

看過這麼多拍三級片的女星,如果問你,大陸拍禁片第一人,

和全裸拍片第一人是誰,你知道嗎?

她就是陳冲!

陳冲, 一個被生活逼迫而獲得掌聲的女人 - 陸劇吧

年輕時候的陳冲是偏可愛型的,臉上肉嘟嘟的,

透出的氣質更多的是女性的柔美。

對於她的美,簡單點說,

她就是你爸媽那個年代的一線女星,偶像。

所以很少會有人把她和三級片聯想到一起;

也沒人會想到她既然走上了拍三級片的那條路上。

不過更多是因為文中開頭所說,

她之所以會走那條路完全是生活所迫。

陳冲, 一個被生活逼迫而獲得掌聲的女人 - 陸劇吧

陳冲,1961年4月26日出生於上海一個醫務工作者家庭,

她的祖父陳文鏡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醫學院,

美國芝加哥大學醫學院,是著名外科醫生;

外祖父是藥理學家張昌紹;

父親陳星榮是上海華山醫院放射學專家;

母親張安中是復旦大學神經藥理學教授。

有人調侃陳冲一家人,

個個都有成就,

個個的視野都不凡,

在中國女明星的家境中實在是少見。

陳冲, 一個被生活逼迫而獲得掌聲的女人 - 陸劇吧

或許是受家族影響,

她從小就養成了愛讀書的習慣,並且還喜歡文藝,

這為後來從事演藝事業奠定了良好基礎。

不過,陳冲的成名路上,也是一波三折,並非坦途。

她的性格勁道十足,直來直去,彷彿應了名字里那個「沖」字。

這是她外公給起的名字,意思是「第二個阿中」(阿中是陳冲媽媽的名字)。

15歲左右陳冲就開始在娛樂圈混,

那時候中國還處於很多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階段,

由於陳冲選擇了當演員,所以不用下鄉。

但陳冲本人真的很有表演天賦,18歲就拿下了金雞獎影后的桂冠。

這個獎讓陳冲一下子紅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

陳冲卻覺得 ,

這麼年輕就突然站到了頂峰,

對於那種輝煌,她從來沒有信任過 …

在她的世界觀里,沒有付出就得到的東西,肯定靠不住。

所以正當陳冲獲得大眾認可的時候,

大家以為她接下來,

肯定會再接再厲出演更多讓人稱讚的角色。

沒想到陳冲選擇的是出國留學,

而且對自己在中國取得的成績,絲毫不眷戀。

而她選擇的課程不是電影,而是自己家族的醫學事業。

電影對她有吸引力,

但她不覺得是自己可以做一輩子的事業。

一個不計後果的抉擇,

意味着冒險,

而且是一無所有的冒險。

當時的出國不像今天,好多人都可以去旅遊,

那時這可是一件特別大,特別困難的事。

多年以後在接受採訪時,陳冲說:

「我之所以去國外留學是有很多原因。

當時改革開放,每個人自身也需要學習成長。

到了國外以後,我也慢慢學習和認識世界的寬度。

尤其是在當年,

能夠有這樣的機會去了解,

自己世界以外的人、事、其他人的世界觀,

我覺得很重要。」

到了美國之後的苦日子,是陳冲始料未及的。

在國內,陳冲的生活一路走來也很艱難,很貧困。

但從來沒覺得自己貧困,從來沒感覺自己窮,

一直是很豐足的感覺。

到了美國突然間覺得窮了,

哪怕吃到一個雞蛋都不容易,

一下子要自己交房租,自己買吃的,

這是她以前沒有擔任過的任務。

為了湊足房租和下個月的飯費,

不上課的時間,

陳冲就去打工賺錢維持生計。

餐廳端盤子,當保姆、圖書館當管理員以及刷馬桶。

在紐約的一家台灣餐廳打工期間,

老闆認出了陳冲就是國內那個家喻戶曉的「小花」,

逢人便說「這是大陸來的最紅的演員」。

昔日的殊榮和眼下的窘迫所形成的強烈反差,

以及「有失國體」的羞愧,讓陳冲無地自容。

對於這個爭議「有失國體」的羞愧,

當時陳冲的外婆不得不一次次發表聲明:

「我們一家人都回來了,小沖也一定會回來的。」

陳冲出國的時代,是個尷尬的時期。

30年後,社會輿論對「出國留學還是留在中國」

這個事早已不再糾結。

但包括陳冲在內,

當年那些出國的明星們放棄國內影星光環,

到國外端盤子,現在想來,簡直不可理喻。

當時陳冲的班上有另一個女同學在好萊塢做特效演員,

她還推薦陳冲也去試試,

一聽說做演員一兩天,比在餐廳打工一個禮拜掙得多,

陳冲去了,得到的角色是當背景板,

讓她欣慰的是,真的比刷盤子掙錢。

重新接觸電影,陳冲又有了一番新的感受。

比起為瑣碎折騰煩人的一切日復一日,

她更憧憬在電影的世界裏一心一意的活着。

回到紐約,她又做了一個決定,改學電影,

並立志要在好萊塢混出名堂。

期間,她也接拍了一些電影,

但好萊塢覺得捲髮大眼的陳冲不像他們心目的中國人,

中國人則不解純真美好的小花竟然出演外國電影片。

陳冲在好萊塢出演的第一個角色,

只有一句台詞:「翰莫先生,你需要來些茶嗎?」

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

被意大利製片人蒂諾·德·勞倫蒂斯在停車場發現,

她被邀請主演美國電影《大班》這也是她主演的第一部好萊塢電影。

《大班》火了,紛至沓來的卻不是榮耀,

而是來自祖國、人民的爭議和強烈指責。

陳冲在片中扮演一名賣到美國的愛奴,

該片在現在看來粗製濫造,毫無藝術感,

只是滿足、延續了西方對東方女人的刻板印象:

羊的服從,異國的情趣。

一個中國演員扮演這樣的「辱華」角色已經夠觸犯眾怒了。

何況,她可是陳冲啊——

我們那個「妹妹找哥淚花流」的小花。

《大班》給陳冲帶來的,

是當年一頂「漢奸」的帽子。

她覺得自己再也回不了國了。

陳冲的家人也因此承受着來自周遭巨大的壓力。

家人也着急,卻從未指責過陳冲。

那段時間裏,陳冲在上海的姥姥,

每天都給當地各個報社寫信,

讓他們給陳冲平反,解決問題。

在全世界都在指責陳冲的時候,卻沒有人關心,

國內頂級,炙手可熱的中國女演員出國來到大洋彼岸,

如果不演戲能做什麼?

當一切維持你正常生活的服務設施,

在你沒錢的時候會斷然停止。

美國這社會公道到了殘酷的地步,

所以每個人都被逼得去玩命地工作、掙錢。

人人在談到錢上,也就沒有羞恥感,

因為錢給你獨立和自尊。

陳冲說,對於那些「我閉着眼睛都能演,

睜着眼睛也是浪費」的客串角色,陳冲也不糾結,

她說:「我總得做一些折衷。

比如角色不夠好,

但是報酬非常好,

我會考慮接受。

相反,有的角色很有趣,

我非常想演,我是不計報酬的。

當今社會,誰做事不是圖一頭?

總得有失有得吧?」

幸運的是,

雖然《大班》令人陳冲被評價為「情色女星」,

但也因禍得福,

1988年,一部中意英三國合拍的電影《末代皇帝》,

真正將陳冲推向國際。

《末代皇帝》的機緣是這樣,

當年導演貝托魯奇已經在全球各地找東方人的臉孔,

同時會說英文的演員。找了一大圈,

沒找到合適的。

熟知陳冲的副導就跟貝托魯奇說,

其實你也不用找了,有個合適的,陳冲。

這是我的一個優勢,當時甚至都沒去試鏡,

就見到導演本人,一開始就帶有一種親切感。

能出演《末代皇帝》讓我覺得,

你所有付出的努力可能在當時沒有(一個機會),

但只要你付出了,這一輩子當中一定是有用的,

哪怕是所經受的絕望也是一種財富,

這讓我恢復了做演員的信心。

不過到《末代皇帝》拍攝時,

陳冲為了不讓家人再次承受這些壓力,

「逼着」導演跟她簽了協議,

保證不播出裸露鏡頭,也因此一度跟對方鬧得很不愉快。

不過,這部電影大獲成功,拿了9項奧斯卡大獎,

也徹底為陳冲打開了歐美市場,

更讓她成為了第一個登上奧斯卡頒獎典禮的華人女演員。

她說自己沒什麼野心,

但至少是開放的,

肯嘗試新鮮的東西。

於是1993年,導演羅卓瑤,

根據李碧華小說改編的《誘僧》上映。

陳冲又「破戒」了。

何止裸體,還要剃光頭。

因為這陳冲再次走向輿論的風口浪尖。

但小編以為,對於一個職業演員來說,

最重要的「道德」就是演好每一個角色。

陳冲做到了。

可惜的是陳冲沒有生在一個開放的時代,

不過她卻用行動去證明:「每一個時代,

它有每一個時代的光輝,

如果一個人總是覺得自己生不逢時,

無論她生在哪個年代都會有所不滿。」

從國內得到百花獎最佳女主角,

到在美國餐館打工;從演沒有台詞的小配角,

到奧斯卡獎台。

如今的她,

已經不需要再拿獎來證明自己了,

因為她除了演員,

導演以外,

還是編劇,

而她本人對於這些跨界的工作,

做的都非常得心應手。

正如陳冲所說,

老不可怕,

可怕的是朽,

是對理想的遺忘。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