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時深度】印度「大婆羅多」敘事為什麼惹怒多國?

娛樂頭條 5425℃

【環球時報駐印度、尼泊爾特約記者 曹沖 陳劍揚 環球時報記者 陳子帥】編者的話:在8月6日巴基斯坦新聞和廣播部組織的一場研討會上,該國學者舒賈特狠批印度的「大婆羅多」計劃邪惡。這並非巴方人士首次批評印方這一概念,巴基斯坦也並非唯一一個對印度「大婆羅多」敘事提出抗議的國家。就連美國《外交政策》雜誌、法國《世界報》等歐美媒體也都認為這一敘事是印度教民族主義意識形態的一部分,是「歷史修正主義」。那麼,到底什麼是「大婆羅多」,它又為何在國際上引發廣泛爭議?

領土野心vs文化概念

在今年印度人民院(議會下院)選舉期間(4月19日到6月1日),巴基斯坦再次出現關於印度新議會大樓內「大婆羅多」壁畫的討論。據印度《經濟時報》5月報道,該壁畫引發的爭議凸顯了印度鄰國對自身安全的擔憂。巴基斯坦很多記者以及專家認為,這幅壁畫表明印度想對鄰國的領土提出主權要求。還有巴方學者表示,各國有必要對「印度的姿態」作出回應。

其實不僅是巴基斯坦對這幅壁畫提出強烈反對。去年5月,當它在印度新議會大樓落成典禮上亮相時,尼泊爾以及孟加拉國的政界、學界等人士,都對印方做法表示抗議。據《加德滿都郵報》等媒體報道,2023年5月30日,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主席奧利(現任總理——編者注)呼籲計劃訪問印度的時任總理普拉昌達「要求新德里撤掉這幅壁畫」,並「糾正這個錯誤」。2023年6月5日,孟加拉國外交部就壁畫一事要求印度作出解釋。孟加拉國反對黨民族主義黨領導人阿拉姆吉爾表示,將孟加拉國作為其他國家「不可分割地圖」的一部分來展示,是對孟加拉國獨立和主權的威脅。

那麼,這幅引發眾怒的「大婆羅多」壁畫到底是什麼呢?據《印度時報》、法國《世界報》等媒體報道,「大婆羅多」的字面含義為「不可分割的印度」,是印度聲稱的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統治印度孔雀王朝的所謂「領土範圍」。印方認為,這一範圍從今天的阿富汗延伸到緬甸,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斯里蘭卡和馬爾代夫等多國領土。《世界報》稱,這片領土類似於大英帝國統治下印度地區的邊界,但對於印度教民族主義者來說,它描繪了一個基於印度教影響的「更大印度」的夢想 。《印度斯坦時報》稱,掛在印度新議會大樓里的「大婆羅多」壁畫上描繪有尼泊爾的一些古代遺址,例如佛祖釋迦牟尼的誕生地藍毗尼。

「幾十年來,與印度執政黨印度人民黨(印人黨)關係密切的國民志願服務團(rss)一直在推介『大婆羅多』的理念。」據美國《外交政策》雜誌報道,rss將8月14日,即1947年印度成為獨立國家的前一天,定為「不可分割的印度宣誓日」。該組織創造了關於「大婆羅多」的地圖和命名方法,並在其管理的學校將這些內容教授給學生。rss在一本教科書上描寫了「大婆羅多」的範圍,書中使用梵文名稱來稱呼海洋,以消除伊斯蘭文化的影響,如孟加拉灣變成了「恆河之海」,印度洋變成了「印度教徒的海洋」。rss下屬的出版社製作了一幅地圖,上面阿富汗、緬甸、斯里蘭卡等國都被起了新名字。

《印度時報》等媒體報道稱,1965年,印度人民同盟(印人黨前身)通過了一項決議,稱「統一印度和巴基斯坦,『大婆羅多』將成為現實」。2015年12月莫迪訪問巴基斯坦期間,印人黨時任全國總書記馬達夫表示:「rss仍然相信,有一天(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會通過『民眾的善意』再次走到一起,創造『大婆羅多』。」當時印人黨與這一表態劃清了界限。2022年4月,rss主席巴格瓦特在一次公眾集會上說,印度將在10到15年內成為「大婆羅多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表示,這為印度教民族主義的「白日夢」提供了第一個時間表。

2023年5月「大婆羅多」壁畫在印度新議會大樓「亮相」時,印度議會事務部長在社交媒體上寫道:「決心非常明確——『大婆羅多』。」對於這幅壁畫,巴基斯坦外交部發言人當時表示,印度有關設想是「一種擴張主義心態的體現,這種心態不僅試圖壓制印度鄰國的意識形態和文化,還試圖壓制印度本國宗教少數群體的意識形態和文化」。在上述壁畫引發了多國不滿後,印度外交部發言人表示,印度在南亞其他地區「沒有領土野心」。據印度the wire新聞網等媒體報道,rss一位發言人聲稱,「大婆羅多」是一個文化概念,而不是一個政治概念。

可能是意識到通過重新劃分國家邊界以建立「大婆羅多」不可能成為現實,所以一些印媒以及印度政界人士都希望通過文化的聯繫,建立所謂「文化婆羅多」。例如《印度時報》稱,重建「大婆羅多」是不現實的,但建立一個「由志同道合國家組成的聯盟」,有一些成功的機會。該媒體表示,2012年,尚未擔任印度總理的莫迪稱,「大婆羅多」並不意味着印度會對任何國家發動戰爭,「沒有戰爭,通過民眾的同意,它就會發生……我們稱之為梵文婆羅多 (文化婆羅多)」。

據美國《外交政策》雜誌報道,莫迪政府制定的政策越來越多地反映了「大婆羅多」這種超越了國家邊界的政治地理概念。2019年,印度通過了《公民身份修正案》,選擇性地為來自阿富汗、孟加拉國等國的宗教少數群體(主要是印度教徒)提供了獲得印度公民身份的途徑,但不包括穆斯林。印度內政部長沙阿隨後將相關標準與國家公民登記冊聯繫起來,引發了穆斯林對他們可能被剝奪公民身份的擔憂。同年,莫迪政府剝奪了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特殊地位。莫迪還高調訪問了孟加拉國、尼泊爾和其他地方的印度教寺廟,暗示這些國家屬於印度教的保護範圍。

【環時深度】印度「大婆羅多」敘事為什麼惹怒多國? - 陸劇吧

印度總理莫迪 資料圖 圖源:視覺中國

「強力的修正主義行為」

《外交政策》雜誌直言,「大婆羅多」長期以來一直是印度教民族主義意識形態的一部分,與rss的核心原則「有組織的團結」和「凈化」有關。法國《世界報》談及這種「修正主義行為」時表示,「大婆羅多」是「印度民族主義者的古老夢想」,這種對國家地理的看法是印度教特性的核心。

復旦大學南亞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謝超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印度的「大婆羅多」敘事本質上是國內「婆羅多」敘事的延伸。隨着印度教民族主義成為當前印度社會的主導意識形態,印人黨需要思考如何維持「婆羅多」敘事的存量和未來增量動員效應。此前,藉助新議會大樓落成的壁畫事件,印人黨成功將「大婆羅多」敘事推上國內和國際輿論舞台,可以預見印人黨未來將通過「婆羅多」敘事的升級版繼續增強該套敘事的民眾動員能力,通過向印度教徒植入恢複印度教「歷史和榮光」的夢想,吸引更多對印度教民族主義敘事仍存遲疑的民眾,以及動員其龐大的海外印度教徒,為保持印人黨長期執政地位布局。

復旦大學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民旺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莫迪政府上台之後,其基本理念是典型的印人黨核心理念,即「印度是印度教徒的印度」。在這樣的思想大背景下,他們需要重新修改和解讀歷史。「大婆羅多」敘事主要為處理兩個方面的關係,一個是與西方的關係,另一個是與穆斯林的關係。「大婆羅多」敘事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將穆斯林和西方人列為印度的「入侵者和外人」。

印度加爾各答大學聖澤維爾學院政治學系助理教授達斯表示,「大婆羅多」敘事似乎將當今大多數南亞國家描繪為過去一個更大的、不可分割的政體的一部分。「將印度視為一個古老得多的政治實體是一種強力的修正主義行為」。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直言,事實是,這樣的國家或政體並不存在。南亞的歷史是由多個王國組成的,這些王國的統治者來自不同的種族,說著不同的語言。此外,大多數歷史學家認為,即使在古代,印度的領土也從未包括不丹 、緬甸、尼泊爾或斯里蘭卡等國。那些曾經屬於印度的地區,除了在英國殖民期間,從未由同一個直接領導人統治過。

《外交政策》雜誌還表示,歷史上,印度爆發的衝突並不是主要因為宗教矛盾而爆發。在過去,印度教領袖曾僱傭穆斯林將軍與穆斯林統治者作戰,反之亦然。rss和印人黨的「理論家們」則將印度描述為「長期遭伊斯蘭教統治的國家」,他們認為印度是一個印度教國家,必須恢復其所謂的昔日輝煌。這種「輝煌的印度教統治被穆斯林侵略者終結」的想法,實際上是英國殖民主義的一種蓄意構建,旨在分裂和統治該地區,而rss欣然接受了這種說法。

「或導致暴力、流離失所和種族清洗」

除了在國際上引發抗議外,所謂「大婆羅多」敘事在印度國內也並非總是獲得讚揚之聲。

一名經營印度教用品商店的老闆對《環球時報》駐印度特約記者表示,「大婆羅多」在情感和文化上與他產生了共鳴。這名老闆認為,現在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是「古代印度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1947 年的印巴分治是一個創傷性事件,它撕裂了曾經基本統一地區的地理和文化結構。一名信仰印度教的政治學專業學生則表示,作為一名印度教徒,「大婆羅多」這個想法牽動着其心弦。他認為「大婆羅多」敘事源於一種願望——恢復被殖民者破壞的文化統一。不過,該學生稱,維護和平、宗教和諧以及提高所有印度人的生活水平必須優先於任何民族主義意識形態和領土修正主義,「現代民族國家是建立在自決和民主的原則之上的,因此印度必須尊重其他國家的主權。強行將該地區統一在印度教民族主義議程之下或導致衝突和流血動亂」。

「雖然印度教民族主義者可能會用古老文化統一的浪漫概念來掩飾這一點,但現實情況是,現代民族國家早已超越了這種原始的身份認同。」一名政治學專業的穆斯林學生對《環球時報》駐印度特約記者表示,建立「大婆羅多」的前提是對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等現代民族國家主權的侵犯。宣稱印度教至高無上並試圖將其他國家的領土歸屬於印度,將是一種極不民主的舉動,可能會破壞整個南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追求「大婆羅多」的行為可能導致暴力、流離失所和種族清洗,這些都是不堪設想的。任何破壞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來之不易的主權和世俗民主的企圖都將是一種倒退的、不可容忍的舉動,國際社會必會斷然拒絕。

除了建立「大婆羅多」,印人黨和rss的另一個目標是建立印度教國家。據《印度時報》報道,印度教民族主義者長期以來一直夢想建立一個「大印度」,一個與古印度的「規模和榮耀」相匹配的國家——「大婆羅多」和印度教國家。「我們的一個最高目標是讓我們的印度教國家全面煥發出榮耀和偉大。」rss在其宣言中這樣寫道。2017年,150個印度教團體代表在果阿舉行會議,討論建立印度教國家的計劃。不過,包括《印度時報》在內的媒體提醒,建立印度教國家將削弱印度的民族團結,鼓勵分裂傾向,造成更大的內部衝突,扼殺印度成為「世界領導國家」的夢想。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