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季「五子登科」盛夏開啟,5位崑劇演員「正青春」

娛樂頭條 6739℃

7月17-21日,上海崑劇團的「五子登科」演出季在三伏天中火熱開演。蘭心大戲院連續5晚迎來專場。5個專場悉數來自「昆四班」「昆五班」的青年演員,分別是六旦周亦敏、小生倪徐浩、閨門旦袁佳、老生張偉偉、武旦錢瑜婷。

「五子登科」系列演出是為青年演員搭建的演出平台,也是上海崑劇團的品牌項目。自2009年首創以來,映照出上昆數代青年藝術家從青澀到成熟的蛻變軌跡,也讓觀眾見證了他們逐漸成為劇團乃至崑劇界中流砥柱的過程。去年「五子登科」在蘭心大戲院重新恢復後,「昆四班」和「昆五班」首次成團亮相,今年再度重回蘭心,依舊由上昆最年輕一代挑梁。

新一季「五子登科」盛夏開啟,5位崑劇演員「正青春」 - 陸劇吧

上海崑劇團的「五子登科」演出季海報

此次四位演員都是「昆五班」同學,今年正值三十而立,但他們幾乎都已經從藝近20年,積累了很多舞台藝術經驗,並且有很多觀眾伴隨一起成長。這幾天的演出,雖然正值酷暑,但觀眾熱情不減,每天的劇場里都氣氛火熱,鮮花掌聲,伴隨着每一位青年演員的專場。

5位青年演員大都是第一次迎來藝術生涯的專場,演齣劇目也都是他們自己精挑細選,以展現各自多年所學和藝術積累。甚至有一些劇目都是新學新演,第一次公開演出。專場的每出折子戲,都由5位演員的老師親身指導和精心雕琢。謝幕時,師生一起登台,感人場面不斷。

上海崑劇團團長谷好好表示:「『歲歲花前人不老』,崑曲傳承正青春。青藍相繼、薪火相傳,為青年演員搭建成長的階梯,正是我們創立『五子登科』演出季的初衷所在。」

周亦敏:崑曲將是我一生的摯愛

7月17日,「五子登科」系列演出之周亦敏個人專場率先拉開帷幕。作為一位崑曲六旦演員,周亦敏挑選了《西廂記·佳期》《義俠記·戲叔別兄》和《釧釵記·相約討釵》三折截然不同的戲,雖然都是六旦應工,但人物跨度極大。

新一季「五子登科」盛夏開啟,5位崑劇演員「正青春」 - 陸劇吧

周亦敏

「對我來說,這場演出有着特別的意義,這是我的首個個人專場。」周亦敏表示,這三齣戲的女主角紅娘、潘金蓮與芸香是三個年齡、性格、境遇和心態都完全迥異的女性。其中《義俠記·戲叔別兄》是新學的劇目,此前從未演出過。

雖然挑戰很大,但周亦敏說,「一方面是希望能走出舒適區,挑戰自我,給自己和觀眾留下一個特別的回憶;另一方面也是想借這個機會,盡情感受表演帶來的快樂。」

其中,《西廂記》是周亦敏向梁谷音老師最早學習的劇目之一。而《義俠記·戲叔別兄》也是梁谷音的代表作,「我第一次看到梁老師演這齣戲的時候,就被迷住了。藉著專場的機會,向梁老師提出想要學習演出這齣戲。」

《釧釵記·相約討釵》是周亦敏在戲校學藝時倪泓教授的劇目,「學會這齣戲的時候,我和裏面的小六旦芸香大約正是同樣的年紀。彼時的我,雖已與崑曲結緣,卻懵懵懂懂,並不知道這意味着什麼。時光荏苒,這次『五子登科』,梁老師也幫我規整了《相約討釵》的表演,此時的我與年少的我在舞台上重疊,我終於明白,崑曲將是我一生的摯愛。」

倪徐浩:越來越感受到舞台上的快樂

小生倪徐浩今年迎來了學習崑曲的第二十個年頭。他的專場用一出巾生戲《拾畫叫畫》,一出武小生戲《雅觀樓》,一出大冠生戲《迎像哭像》,向所有人展示了自己崑曲學習之路的縮影。

「《拾畫叫畫》是我學的第一出小生戲,那時,我跟隨岳美緹老師,一字一句、一招一式地琢磨,前後有兩三年。有些工作後學的戲,一段時間不演可能會生疏,但像《拾畫叫畫》《琴挑》這些早期學的戲想忘都忘不掉,刻在骨子裡了。」

新一季「五子登科」盛夏開啟,5位崑劇演員「正青春」 - 陸劇吧

倪徐浩

武戲《雅觀樓》則展現了倪徐浩能文能武的藝術功底。「演這齣戲,一方面是對自我的一次挑戰,另一方面也希望能通過拓展自己的戲路,以更多元化的作品回饋觀眾們的厚愛。」

《迎像哭像》是崑曲中大冠生的唱功獨角戲,也是倪徐浩在學習這齣戲8年後第一次落地公演。「我在2016年的全國小生培訓班上,有幸跟隨蔡正仁老師學習此戲。那時我年僅二十齣頭,學習這齣戲時覺得挺難的,總感覺難以把握精髓。去年在學館制中我跟隨蔡正仁老師學習了大冠生行當的巔峰之作《撞鐘分宮》。正是蔡老師的肯定與鼓勵,讓我鼓起了勇氣,在八年後決定挑戰《迎像哭像》。」

倪徐浩說,「通過崑曲,我越來越感受到了舞台上的快樂。崑曲已經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就像前面說的,已經刻在了骨子裡,不是隨意可以拋卻的。現在問我最開心的事是什麼,就是演出時下面坐滿了觀眾。以前谷好好團長曾說過:想和觀眾一起慢慢變老。她覺得這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情,我也深以為然。」

袁佳:讓觀眾看到我未知的一面

 「昆四班」的閨門旦袁佳是個人演藝生涯的第二次專場演出。她為自己選定了《紅梨記·亭會》《雷峰塔·斷橋》《南柯記·瑤台》三出極有表演特色和挑戰性的劇目,對應着三個性格各異的閨門旦形象,也偏重於不同的表演風格。

新一季「五子登科」盛夏開啟,5位崑劇演員「正青春」 - 陸劇吧

袁佳

「這幾折戲可以說代表了閨門旦表演藝術的『一體多面』。三齣戲碼都傳承自我的授業恩師、崑曲表演藝術家和教育家張洵澎老師。值得一提的是,這三齣戲也是張老師的藝術生涯中具有特殊意義的存在,特別是她傳承這三齣戲的不同路徑——學戲、融戲、看戲。」

「一般說到專場,演員大多會選擇自己最拿手的戲碼。但《斷橋》和《瑤台》對於我來說都是完全的『生戲』,其中《斷橋》更是偏唱念多一些。我以前常演的多是一些小清新的戲,觀眾對我的印象一直是漂亮。我也想讓觀眾看到我未知的一面。」

袁佳說,這三齣劇目中的主人公雖然在舞台表演時各有不同,但她們有一個突出的共同點,就是骨子裡都很勇敢,為自己的命運做最大的努力。「默默地努力了這麼多年,我也想像她們一樣,也想跨出勇敢的一步,給自己和觀眾一個驚喜。」

張偉偉:成為計鎮華的弟子是最值得慶幸之事

老生演員張偉偉出身梨園世家,自幼受家庭藝術氛圍的濡染而踏上戲曲之路。在上昆「學館制」項目期間,劇院邀請南北名家為青年演員授業解惑。張偉偉向北方崑曲大家侯少奎學習了《夜奔》,向江蘇崑曲名家柯軍學習了《雲陽法場》,向蘇州崑曲名家楊小勇學習了《馬陵道·孫詐》,向上海京劇院麒派名家陳少雲學習了麒派名劇《徐策跑城》。

而在張偉偉踏上學習崑曲的漫漫征程中,他覺得最值得慶幸之事,是成為「昆壇第一老生」計鎮華先生的弟子。

「在眾多的老師中,我跟隨計先生的時間最長。也正因如此,我得以學習到最為豐富多樣的劇目。從最初與先生相識,到後來長久地相伴學習,先生始終如一地將他在崑曲藝術上的拿手好戲和體悟到的精髓毫無保留、循序漸進地逐一傳授給我。在那些學習的日子裏,先生會耐心地為我示範每一個動作的細節,會細緻地講解每一句唱詞的韻味,讓我能深刻感受到崑曲的無窮魅力。」

新一季「五子登科」盛夏開啟,5位崑劇演員「正青春」 - 陸劇吧

張偉偉

此次專場,他精心籌備了兩齣戲,即經典崑曲老生戲《搜山打車》和崑曲文武老生代表作《別母亂箭》,都由計鎮華親授。

「此次專場演出不僅是我個人的展現,更是對眾多老師教誨的彙報,是我多年來在崑曲藝術學習領域不斷探索與積累的一次集中呈現。這是我對崑曲藝術的深沉熱愛與執着追求的體現,也是我獻給廣大觀眾的一份真摯禮物。」

錢瑜婷:老師們對武旦藝術的執着精神照亮了我

錢瑜婷是崑劇武旦,她的專場從自己武旦生涯的開蒙戲《扈家莊》,到武戲文唱的《借扇》,再到積澱傳承的《虹橋贈珠》,是她對自己在崑劇武旦、刀馬旦成長之路的回顧。

「回想初入門的那些日子,練功的辛苦還彷彿歷歷在目。每一個清晨的壓腿、踢腿,每一次揮汗如雨的練習,身體的酸痛、演出的不易曾無數次生出了想要放棄的念頭……然而我是幸運的,一路走來,得到了王芝泉、谷好好兩位老師的教導與關愛,她們對武旦藝術的執着精神照亮了我心中對崑劇藝術的那份熱愛,使我能夠始終如一堅持至今。」

但即便如此,武旦這個行當相比其他旦角還是殘酷了很多。「武戲演員能在舞台上演出的機會不多,舞台生命也沒有文戲演員那麼長久,時間對武戲演員來說每一分鐘都是寶貴的。」也正因如此,同樣工刀馬旦的谷好好深知時間的重要性,在百忙之中她教授了錢瑜婷《虹橋贈珠》這齣戲。

新一季「五子登科」盛夏開啟,5位崑劇演員「正青春」 - 陸劇吧

錢瑜婷

「回顧自己的崑劇武旦成長之路,我滿懷感恩。學無止境,我願繼續懷揣着對崑劇武旦的熱愛與執着,在這方舞台上綻放屬於自己的光芒,將這門藝術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領略到它的獨特魅力。」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