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相當於過去的中專生,一出「關公戰秦瓊」的荒唐戲?

娛樂頭條 4822℃

大學生相當於過去的中專生,一出「關公戰秦瓊」的荒唐戲? - 陸劇吧

□陳奇(井岡山大學)

近日,一位經濟學家在採訪中表示:「今天我們大部分的大學畢業生,其實就相當於80年代90年代的中專生、大專生。而今天上的一本其實就是以前的大專,二本以下就是以前的中專。」這引發了熱議。

現在的大學生和過去的中專生,到底誰更勝一籌?這位經濟學家說二者旗鼓相當,而不少網友則認為過去的中專生更強。在筆者看來,二者完全沒有可比性,因為根本就沒法進行比較。

倘若非要將二者放在一塊比較,倒是讓人想起「關公戰秦瓊」的故事。話說當年有人在會堂點戲,硬是要讓漢朝關羽和唐朝秦瓊比試高低,演員只好在台上即興發揮,瞎編一通。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不同歷史時期的人物根本就沒辦法比。

那麼回到當下,拿現在的大學生去比過去的中專生,不也是這個道理嗎?然而很多人還是要比出個高低來,並且擺出了一系列證據來。他們給出的論據主要有兩點,一是過去的中專生包分配,二是過去能上中專的人很少。

乍一看確實很有道理,實際上卻經不起過多推敲。中專生包分配,更多的是因為當時的就業崗位能夠滿足畢業生需求,屬於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特殊產物。而能上中專的人很少,也有教育發展不充分的原因,導致接受教育的人不多。

不同的時代背景,註定了這樣的比較沒有結果。從就業機會,晉陞空間等方面來看,過去的中專生顯然更有優勢。然而從知識體系,整體素質等方面來看,現在的大學生既乘着時代發展的快車,又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自然會更有優勢。

說到底,二者的相對優勢,其實都建立在時代的基礎上。倘若將二者的時代背景同時剝去,把過去的中專生和現在的大學生,放置在同一時代條件下去競爭,誰又會更勝一籌呢?這誰也說不清,因為誰也沒有辦法做到這個實驗,所以這樣的比較可以就此打住。

「關公戰秦瓊」大家都知道是場鬧劇,而「大學生戰中專生」為何又成了非要爭出個高低的話題呢?事實上,這是因為迎合了當下的社會焦慮,也映射了部分現實問題。近年來,學歷貶值導致的大學生就業壓力大,大學生所學知識與就業市場嚴重脫軌等現象,都不斷加劇着人們的焦慮。

高等教育從精英化轉向大眾化的過程中,大學生的含金量在不斷稀釋。其中自然有僧多粥少的客觀原因,但從高校來說,專業與就業分離,擴招而不深耕等現象,不同樣值得好好反思嗎?如何讓大學生具有競爭力,高校應該結合時代需求,在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上多下功夫。

荒唐戲看似荒唐,但實質卻並不荒唐,演員明知「關公戰秦瓊」不對而演,是因為點戲人能夠管飯吃。現如今「大學生戰中專生」不妥而爭,是因為大學生面臨著現實挑戰。作為大學生,也的確應該反問一下,自己從大學獲取的究竟是一紙文憑,還是能夠捧起飯碗的真傢伙?倘若是前者,「大學生敗給過去中專生」的論調,也就不失為一種鞭策大學生的價值判斷。

標籤: 娛樂頭條